
步行人生
文/杨桂玫
本想把文章题目定为人行道,但一想,虽说能显我的文字技巧,但实在太过矫情牵强。我所在的这个老县城区域,我所写的人事几乎都不关人行道的什么事。整个县城里实在没有多少人行道,人们走的,无论步行还是骑车、驾车,恐怕只能泛泛称之为路。
常常步行上班,说实在的,主观原因有两个,其一是我不屑与那些骑摩托车上街买菜的时尚家庭妇女为伍;其二是心存不服岁月的想法,就想在上班路上和自己的少年学生们比一比速度和耐力,真不想轻易承认自己年纪大了。客观原因是我住的这套老房楼下没有足够的停车空间,停着老公一辆男装摩托,我已经觉得有碍邻居了。
为此,我振振有词:“为环保事业尽一份力,坚持步行,直至有政策不允许为止。”
因为步行,一路走来,我不必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只为安全问题。脚步再紧,我也有点点滴滴的余暇将擦身而过的人、事、景收入眼底,瞬息之间内心再与之积极反应,一天天地日新月异着。
那开车的人哪能看我之所见,听我之所闻,又哪能感我之所悟。他们也许从不知道,流浪狗的眼睛是清澈还是浑浊;燕子反哺是痛苦还是幸福;更不可能先知——行道树花开何时,落花几多……
每天早晨,小巷人来人往。拐弯抹角时,总能见到扫地的阿婆。薄薄的晨雾中,一边扫地一边左闪右躲,回避那些赶着上学仍不忘调皮的小孩。她娇小的身段尽显柔婉婀娜,合身的衣服顺从地紧贴着身子,色彩一样柔顺,于是,她整个身子在小巷空间画出了优雅柔美的线条,经晨光渲染,那是一幅氤氲朦胧的国画。
小巷尽头,一口水井旁,洗衣的少妇蹲着,婀娜的身段前倾, 投入我的眼帘,是裤腰上一抹艳丽的粉色,这是一抹永恒的动人春色。
街道一角,老相识不期而遇,邻居、朋友、同学、同事或是童年玩伴、少年冤家,一两声知根知底的招呼寒暄,让周围的空气瞬息之间温热了或清爽了;迎面而来,那绽放的笑容就是那春日的花儿、夏夜的月儿,金秋的果子、寒冬的太阳。
路经小巷人家门前,听少妇凭门唤儿。一声声嗔怒的数落伴随甜蜜的母爱随风飘舞,一路婉转悠扬。唤儿早起似与晨光争辉,呼儿晚归似与月晕竟美。
一路走过的庭院,石框大门总是宽容而憨实地敞开着,我稍稍放慢脚步,一眼便可尽见院落中花草姹紫嫣红;我的目光总逡巡于院里那棵石榴树,从新芽萌发到果挂枝头,这庭院的人情世故天天如春华秋实般绚丽馨香。
狗儿摇着尾巴正送别主人,被留在门口也心甘情愿,望着主人的眼里流露着淡淡的委屈和孤独,祈求能被允许跟随。对面屋檐上正打瞌睡的猫儿不屑地白了那狗儿一眼,打个哈欠,顺便讽刺一声:真肉麻,个子都那么大了,也不嫌腻味!
背书包的小姐弟,小手相牵喃喃细语,甜甜的稚笑是那清脆的莺啼,纯洁的眼眸就是那苍穹星点,弟弟不安分如蹦跳的小鹿,姐姐的责怪,既气又急,小粉脸绷得无比娇嫩。
小街却偏是闹市,老人坐在轮椅上,小伙子推着他,爷孙俩开着玩笑,一样的顽皮,身旁的中年男子一脸严肃,目光笼罩着那一老一小,朦胧着满满的疼爱。
容颜憔悴的妇人搀着腿脚不再灵便的汉子,并着肩用碎步颤颤微微地丈量着属于他们两人的路,向路人炫耀着他们忠贞而厚实爱情。似乎是不甘心快速就走向终点,憔悴的容颜和衰老的腿脚还要慢慢践行着爱的承诺,喧嚣中昂首而过,脸上是分担彼此苦乐的满足。
只有小年轻的情人才会在这街上情不自禁。旁若无人地相互凝视,相傍相依勾肩搭背,任凭身后焦急赶路的人怒目而视。禁不住了心头的甜蜜那相牵的双手就用力一握,好像只有他们才有爱情,才会享受爱情。
赶着上班的做工人,常常步履匆忙,理直气壮地前行,而一脸厚实是心中有把握的缘故吧,付出辛劳好像已成了惯性,那么,得到的回报应该有了一定积蓄。
走过店铺柜台之边,店主洒扫擦拭。忙碌的身影是动人的舞姿,俯仰之间伴以动听的招揽。热情聩赠的问候联络着不一定成交的顾客,似乎能弥补不一定存在的猜忌。
油头滑脑的小贩充满智慧的狡辩又在上演着滑稽,一丝不苟的顾客满腔热忱的挑剔还在无谓地努力着,你来我往唇枪舌剑,辩论大赛正现场直播。
对我点头微笑的那位,是我熟识的妇人。小时候的我,从妈妈的解说中认识她。那时候,她就已经是眼前这个模样,时间好像在她身上凝固了,就如她身上的故事凝固在她的音容笑貌中,一天天地重现于与之熟识的人眼前心里。
每天见到路上那一棵棵大树,我总不能抢先一步与他们打招呼。一进我眼帘,他们便热情招手,每当此时,我都不好意思了。对我来说,他们都是长辈。说不定会比我自己更了解我,每每心中有郁闷,我会在步过他们的树阴时得以安抚慰籍。
自由的鸟儿因为它的表达没人注意,正不耐烦地在路旁的树间跳来跳去,尽量高分贝地尖叫着,它想劝解路人不要总是行色匆匆,而我正笑它,不必为此急躁不已。
是啊,何必着急,反正明天还会是一样的人情景观。但我绝不因此觉得腻烦,因为每一天的每一细节都可能有新鲜的味道,这一幕幕,这里的点点滴滴,绝不可不屑一顾,绝不能掉以轻心!
我的生活因此情此景而多姿多彩,我的人生因摄取此情此景而充足实在且日新月异!
作者简介:
杨桂玫,女。已近知天命的暂且年轻的中庸之辈,身处大时代,既缺豪情壮志又无豪言壮语。居住小县城,既少闲情逸致也无荣华富贵。多年的“老”教师,浸泡于校园之中,以写作自娱自乐。偶有投稿得逞,刊于本地《潮州日报》居多。教书匠酸性较强,日积月累,心不锦口难秀,仍期待一吐为快。笔下文章,只望能博读者心思一舒,权当今天“肥腻”日子的佐餐小菜。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