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条溪流足以丈量我的故乡(组诗)
诗/施云
一条溪流足以丈量我的故乡
一条溪流足以丈量我的故乡
像整个乌蒙,有了牯牛
就有了巍峨的高度,所有的
磅礴,都因山峰簇拥
所有的河流都因汇入无数溪流
我的故乡只是个小小的村落
十二世人的沿袭,村庄还是
那座村庄,森林还是那片森林
山峰还是那些山峰
变了的只是老去和出生的人
一条流溪丈量了所有人的光阴
而土地还是那片土地。永古不变的
还是那条深深的沟壑里流淌的流水
仿佛总是无法打破村庄的寂静
我却从未听懂过一句它的哩语
我写下的汉字多么笨拙。发不出
一滴水的响声。我操纵它们
以溪流的形状存在,却不曾发出
溪流的轨迹和反光
我的歌唱全是哑默的赞歌
一条溪流足以丈量我的故乡
从山头到村脚它一直流淌
飞跃而下的壮观没有人叫瀑布
跌水之痛也很少有笔墨触及
我的故乡只有一条溪流为它歌唱
在牛栏江边的某个下午
我不是为了找到江的源头
顺流而上,我想找到
更高的仰望,像水里的鱼
找到广袤的海洋,像山上的
羊群,找到肥美的嫩草
在牛栏江的河床上,我还想
从大河的滔滔里,找到
潺潺的流水和儿时那些
渐渐衰老的玩伴。多年来
他们一直在远离江水的山头
望天心叹。他们中的许多人
都像我的父亲,一辈子
未曾走出过站在山头环视的
远方。乌蒙的群山是他们
破不了的栅栏。或许
他们也曾像我一样想过要
骑着云朵去旅行,去到比天边
更远的远方。最好有一次
飘洋过海的经历。而此刻
我就站在江底的沙滩上,看着
故乡方向的山头。那些
高高在上的山头,阻挡了我
眺望的目光。只有江水
像在为我加油,它们发出
浑浊的怒吼。与它们相比
我不会走如此曲折的路
打开卫星地图,我为源头定位
整个下午我便兴奋不已
落英
一条河匍匐在静默的乌蒙
我看见的闪光来自山头的星光
连接它们的是条曲折的飘带
是青春抵达爱的蜿蜒行程
沿河而下,或者逆流而上
我们从未在中途有过相逢
宛如没有焊点的两块铁
焐热的却是一路的落英缤纷
春天的山花,夏天的稻子花
秋天的野菊和冬天的雪花
它们都因时而开,背世而落
其间的孤苦,只有风在不停抚摸
虫鸣像一节节闪光的疼痛
每朵落英,都从草丛渗入梦乡
而这些慢慢渗出来的文字
只不过是我无法忘却的疤痕
村庄一样墨守陈规
那条溪流流出了我的眺望
它潺弱的银丝被新绿掩映
只足以濯足的一条溪水
把乌蒙再次拔高前
一场覆一场的雪是它的前身
弱小,迂回,曲折
身怀几乎所有贬义的词语
见得最多的是天空和云朵
发出最多的是哗啦啦的哭
它的命运就是乌蒙之水的命运
羸弱,脆弱,微弱
所有的弱小都是它的写真
大都在数十公里外汇入河流
坚守的村庄依然默默坚守
村庄从不在意一条溪水的消失
也不在意有谁潜入或离开
那条溪流流出了我的眺望
我学会了村庄一样墨守陈规
一条河在纸上流淌
一条河在纸上流淌,干涸的只是
尸骨,灵魂依然拥抱着影子
源头干涸,支流引渡,都只是
一条河消失的不完全理由
剥夺了众多的可能性,一条河
被禁锢纸上。一枚枚文字
铁钉一样钉实凝固河床的石头
岸上操纵的垂柳纷纷垂下手臂
沿着一条河流,画下一条河流
让一页纸,呈上历史的证据
画卷里藏着大于一条河的阴谋
谁可泅渡一页纸的海洋
是座安放灵位的祭坛
还是座掩埋白骨的坟墓
咆哮止于波涛,生命止于流淌
一条河预告了见证者的归宿
作者简介:
施云,男,1970年10月出生,现为《曲靖日报》会泽记者站记者,兼任会泽作协副主席。已出版诗集《九十九朵玫瑰》,在《星星》等近百家刊物发表诗歌等300余首(篇),作品入选《中国诗人自选代表作》等50余种选本。2015年获中国咸宁“金叶·香泉海”杯第二届世界华文诗歌大奖赛一等奖等奖项。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