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式感之必要
文/张晶
提起仪式感,常常会想到《小王子》中的一段对话。狐狸对小王子说:“如果你说你下午四点钟来,从三点钟开始,我就开始感觉很快乐,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来越感到快乐。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发现了幸福的价值,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准备好迎接你的心情了。要有一定的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道。
“这也是经常被遗忘的事情。”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仪式所蕴含的意义被《小王子》简单质朴的故事诠释的很美。正如狐狸所说,相识是需要一定的仪式的,这很重要,因为伴随着这个仪式,很多平淡的事物被赋予了特殊意义。就像狐狸看到了小麦,就会想到小王子金黄色的头发。也会有所期待,比如那人五点到,那么四点半的时候,我们就会紧张的充满期待。我们时常感觉生活无意义且无趣,千篇一律,宛如一潭死水,也许正是因为少了一丝这样的仪式感。不妨试着用庄重认真的方式去对待生活,也许就会发现一种精雕细琢的、意趣盎然的人生的快乐,而后才能拥有此生此世下的诗意的世界。
有人说人生本无意义,但是可以自己赋予意义。仪式感,就是为了突出某个特定的时刻,使那一时刻与其他时刻得以区分,为人生赋予特殊的意义。关于仪式感,并没有一个精准的定义,在我看来,仪式感就是对生活的重视,是对生活一丝执拗的认真,是把一件普通平凡的小事变得不一样。世俗的声光色相中总有一些事物需要认真的态度特殊对待,只有观察世俗并品味其中的悠长滋味者,才算是一个广义上的生活家。
对生活对事物怀有仪式感,是以一种神圣和谨慎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值得注意的微小细节。精致的布置整理我们起居和工作学习的地方是最基本的。三毛在撒哈拉艰苦的大漠生活中仍热情认真地布置自己简陋的小木屋,打造出沙漠中最美丽最有艺术氛围的家,在流浪中开出了浪漫之花。我们带有仪式感地将自己每天生活的环境布置整洁,桌上的花瓶插上一束鲜花,将零乱与灰尘洒扫,浑浊的世界一瞬变为明窗净几,悠然置身其中,游目骋怀,心游万仞,是一种不可言喻的愉悦舒适。
又譬如饮茶,烹茶品茗的过程何尝不是一种庄重的仪式。一碗茶从风雨甘露到焰火清水的轮回流转,只为与品茶人的因缘际会,终在色声香味中完成了自己。一款好茶的体现,确实需要与之相称的茶器、水和时间感来与之融合体现。吃茶也是自然之道,无需主义和边界,只需用心对待,无论你是资深茶人抑或普通茶客,无论是唐宋细致讲究的饮茶法还是日本茶道“和、敬、清、寂”的侘寂美学,无论是闲来与友红泥火炉不亦乐乎的小聚,还是春雨雪夜里孤然一人的热炉烹煎,茶都不会计较,善待当下的光景,一碗茶汤,随时可以带来最朴素和最自然的心灵慰藉。茶是纷扰尘世中的最平常之物,你如何对待它,它就会如何呈现,你待之以仪式感地朴素与庄重,它亦会在翻腾流转中回报你以“杯中山水远,壶里日月长”的人间清欢。
节日总是一道不可忽略的仪式,也是在平日应接不暇的忙碌中一次愉悦身心和制造美好回忆的机会。也许我们回首往昔,就会发现收集故事和回忆所带来的幸福感远胜于物质的满足甚至学业事业上的成就。尤其是家庭传统,它给所有家庭成员留下的回忆和带来的幸福感是源源不断的,不会随着时光流逝而消逝。当下我们觉得年味越来越淡了,仪式感的缺失使得过年的仪式越来越精简,最后连期许也都会丢掉,这就是我们越来越随便随意的结果。我们仍需要那些看似细细碎碎的家庭小传统,一次家庭聚会,一顿精心制作的餐饭,一份节日礼物,无需繁文缛节,带有一点仪式感地认真对待,花一点小心思,就能和家人朋友度过留下珍贵回忆的充满色彩的节日。
许多仪式不可或缺,往往伴随着仪式出现的,是生活前后的区分。生活本是非线性的混沌状态,仪式能以一种较为清晰明了的方式划分和界限生活里的一些事情,如毕业礼、婚礼等等。一场盛大的喧嚣之后,代表着你的人生已同过往截然不同,而后是充满希冀的新开始。婚礼,即使是繁琐的、大费周章的一道仪式,但是仍有其不可替代的必要性。婚礼就是一条线,标志着从只对一个人负责的生活跨入为一个家庭负责。如此,若是真性情,便认认真真办一次家家酒,那才是红尘中的好汉烈女。往后的日子里,回想起那婚礼时的一字一句的誓词和伴侣坚定不渝的眼神,心早已柔软成一湖秋水,因为,“一切终将黯淡,惟有被爱的目光镀过金的日子在岁月的深谷里永远闪着光芒。”
对人的仪式感是什么?正是你在这场关系里投入的心思、精力和努力的表现形式,是用尽一切的方式去告诉对方:你最重要。在一个人性迷失的时代,仪式感试图重新唤起我们对人性的信心,它提醒每一个人:你心中不但要有爱和善意,也要公开地、及时地表达你心中的爱和善意。许多时候我们忙于自己的事,顾不上表达,甚至羞于表达,即使是最亲的亲人,仍然缺少情感语言的交流。事实上一切真诚的爱本质上都是给予,是不求回报的,我们本应该及时表达,和爱的人共享。例如节日中的一束鲜花,一次真挚情感的交流,我们对重要的人带有仪式感的行为举动,绝不像成人的个人主义般的权衡利弊,此时的我们更像是一个稚嫩的小孩,单纯地将一束手中刚摘的花送给喜爱的人,显得如此可爱。
温柔之必要,鲜花之必要,誓言之必要,品茶之必要,一点点酒和仪式感之必要,而后才能如王尔德所说的那样的:“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善于生活者彻底认真,让自己的生活不受一尘一芥妨碍和谐。带着些许仪式感地生活,是诗意的栖居,是人间烟火气的升腾,是对庸常生活的直接反击,是平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仪式感是在平凡生活中依然坚持的认真与热爱,请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忘记用心生活,为宇宙中渺小的自己点燃一盏灯。
作者简介:
张晶,女,内蒙古大学汉语系大三在读生。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