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年
(2023.01.14 腊月二十三)

简介: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民俗专家说,在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无论是哪天过小年,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却是一致的”。)(四川和贵州等部分地区腊月三十为小年,正月十五为大年),在山东部分地区小年为腊月二十三。
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

小年
实践者(王运义)
灶王奉旨赴天宫,陈述凡间质朴风。
玉帝尊前言好事,笙歌四起慰苍穹。
七绝.小年(平水韵)
李 俊
祭灶升天言好事,开门度世净浮尘。
寒梅瑞雪华灯挂,煮酒烹茶共赏春。
七律•小年祭灶
高德军(村夫)
瑞霭盈盈交小年,祥风阵阵袅轻烟。
焚香祭灶张生喜,煮酒拥炉伊尹虔。
觐见玉皇言好事,归来百姓种良田。
三春梦作桃花雪,五谷丰登碧草棉。
注:张生,灶王爷原名,伊尹,夏末商初,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美食家。烹饪技艺高超,调料鼻祖。
七律•过小年(通韵)
浮生若梦(李广臣)
冬去春来紫气稠,更新万象细筹谋。
小年祭灶习俗改,癸卯吉祥幸运收。
庭院宅居常雅净,社区建设展风流。
乡心此际天涯共,华宴除夕备九州。
小年
赵国忠
腊月神州遍庆年,家家祭灶二十三。
张单秉奏新冠疫,帝遣青耕赤县安。
注:
张单:灶王东厨司命。
青耕:负责清除人间大疫的神仙鸟。“青耕现,瘟疫除。”
小年随感
徐淑芳
转瞬欣逢过小年,灶神复旨弃民烟。
历来风俗传承久,此日儿孙拜祖先。
碧宇寒云仍俯首,红尘雪雨总随缘。
祈求黎庶安无恙,但愿天恩把世怜。
七律•小年今昔(通韵)
刘凤亭
时逢腊月小年关,忆旧穷人似火煎。
草舍糠蔬难果腹,朱门酒肉竟成山。
灶王未必言佳事,上帝何曾保泰安。
喜见今朝华夏富,祖国强大众心宽。
小年饺子
孙文
和出吉利面,擀好健康皮。
包进平安馅,飞来笑脸曦。
小年感赋
王义
灶王今又上天庭,陈述凡间病疫情。
玉帝怜惜人世痛,慈心降旨慰民生。
虞美人·小年有感
杨明才(晋)
临年小庆欢迎兔,远望林归虎。送前心致美河山,绣锦喜添新彩贺言宣。
宣言贺彩新添喜,锦绣山河美。致心前送虎归林,远望兔迎欢庆小年临。
绝句
杨明才(晋)
一
临年小庆欢迎兔,远望林归虎送前。
心致美河山绣锦,喜添新彩贺言宣。
二
宣言贺彩新添喜,锦绣山河美致心。
前送虎归林望远,免迎欢庆小年临。
七律.小年(通韵)
金蘭
飒风寒冽二十三,入口糖瓜似蜜甜。
家训续承常善乐,灶王回述必嘉言。
诉词凡界瘴迷雾,凑本上苍晴朗天。
屡抗疫瘟行险路,盼来仙兔赐民安。
七绝:小年日祭灶(今声)
王海顺
灶王嘴上抹甘糖,历久民俗盛未央。
洒扫庭除迎岁夜,相期诸事兆吉祥。
七绝•小年寄怀
刘凤亭
张君述职赴天庭,口蜜安能乱帝听。
禹甸方舟诚可信,神州万众得康宁。
高德军(村夫)
小年
围炉煮茅台,祭灶求神,玉帝门前言好事;
点墨书古殿,登坛礼佛,甘泉坝外赐良田。
小年安康
王明
天降琼花北风寒,小年快乐迎春欢。
寅虎驱毒归山林,卯兔降临保平安。
冬梅绽放迎大年,吉日祥光耀河山,
染冠阳康抗疫成,亲人康健喜团圆。
七绝·小年 (新韵)
张立国
二十三日小年来,喜鹊声声嫩蕊裁。
玉兔深情燃锦梦,七天不过下瑶台。

巴彦诗词楹联协会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