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月二十三
文‖康建勋
腊月二十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蒙古民族的圣火祭日!这个不寻常的日子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中华大地上源源流传,历史悠久,从古至今述说者一个个美好而又经得起时光印证的传说,让人们共同徜徉在历史与现代,幸福与向望的涌动不息的潮流中。
腊月二十三一到,就意味着大年的临近。每家每户都开始打扫卫生,置办年货,增添新衣,蒸炸美食,购买烟酒糖茶、年画、窗花、春联等,每当这时,大人们有计划的天天操心着忙碌着,可也不觉得累,生怕把过年的东西给落下了。小孩儿们则是无忧无虑的开始玩耍,主要担心大人给买的新衣服漂亮不漂亮,过年时的花炮品种齐全不齐全,各色糖果符合不符合自己的口味……除夕前几个小家伙凑在一起还要把各自过年准备的东西进行相互告知,进行比试一番了。总之,从这天开始在人们的心里就步入了过年的程序。
腊月二十三这天是普天下的祭灶日。在过去,每家都要在这天修整炉灶,给全家人买的吃点麻糖,预示着灶神通天顺利,下一年的生活甜甜美美。更重要的是为过年做好生火吃饭的准备工作。这天,每家每户都要吃一顿好吃的。在这里,我要重点介绍蒙古民族腊月二十三的饮食美味:羊胸叉肉粥。讲究的人家在卧羊时就要留一个肥壮带皮毛的羊胸叉,把毛燎尽,皮呈焦黄焦黄的虎皮色,专等这天,再配上一些好吃的手扒肉一起下祸,待肉煮熟后出锅,在煮肉汤里开始烹制内容丰富的羊肉粥。里面有碎羊肉块、大米、炒米、红枣、葡萄干、奶酪、黄油、冰糖、红糖等各种美色食材,漫火熬制不到一个小时后就可分享这道营养丰富,色味俱全的美味大餐了!一家人在鸣放花炮后,围坐在一起,由年长者手持斟满醇香烈酒的银碗主持家宴。首先,敬天敬地敬列祖,然后,向每一位家人祝福新年的吉祥,大家共同举杯同声祝福,一起畅饮这杯开运祝福的美酒。再由长者开始从长到幼有序的分食胸叉肉、达椤马哈、羊脖、羊脊、羊腿和羊尾等不同部位的肉,就着浓浓的奶茶,吃着别具风味的肉粥,一家人其乐融融,温馨无比,幸福满满。
腊月二十三这天,许多民族地区都要举行盛大的祭圣火活动仪式和那达慕活动。在广场中央架设好祭祀用的高大圣火炉,供桌上摆放着各式糕点、散子、油饼、茶食子、麻花、奶皮、奶酪、酥油、酸奶、生奶油、糖块、美酒、砖茶、手扒肉和浓香的奶茶。四周有各色彩条妆扮的蒙古包和各种民族元素组成的祭祀场景,还有象征蒙古民族英勇善战、威猛雄壮的索勒定耸立在祭祀场景的中央。藏传佛教的喇嘛身着佛衣,手持佛经、佛铃、佛号和其他佛件端坐一侧。人们身穿民族服装有序的从四面八方入场。高音喇叭流淌着动听悦耳的民族歌曲和祭祀弦律。圣火手骑着装饰一新的雄峰手执神火苗严阵以待。各级受邀出席活动的领导陆续到来。整个会场庄严肃穆,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各位记得穿梭在不同的角度做好了记录这一不同寻常的难忘时刻。当祭祀时辰一到,鸣放礼炮,奏响祭祀号角,点燃圣火,由当地领导致辞祝福,各级来宾和观众在主持的引领下开始有礼有节的叩首、祝福、敬献哈达,围着圣火正转三圈,手持祭祀品洒向熊熊燃烧的圣火,祝福政府欣欣向荣,祝福家人平安健康,祈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把各自的美好愿望寄予苍天,把心灵的希望洒向大地!
神圣隆重的祭灶活动结束后,人们还会继续观看内容丰富多彩的冬季冰雪那达慕活动:摔跤、赛马、赛驼、驼球赛、划雪、划冰和歌舞表演。虽然天寒地冻,但人们参与的热情和观看的激情一点也不逊色,为营造这天隆重的庆祝氛围增添了活力,助长了人心所向的更大的凝聚力!
腊月二十三,是我从小到大非常难忘的日子,也是我们天地轮回,岁月更新的启点时刻。她年复一年,随着时光的更迭和日月的积累,把人间的朴素情怀和民族的优秀传承有机的结合起来,为一个时期,谱写出一曲曲壮美的乐章,为一个时代,镌刻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更重要的是在我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唱响了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社会更和谐的雄伟高歌,点燃了各民族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奉献精神和积极进取的凝聚力!啊!美好的腊月二十三,你的色彩永久不衰,你的魅力耀射九州,你的盛誉万古流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