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甑山城的首筑
——东晋名将王廙首筑甑山城
文‖吴雷
甑山城,湖北省汉川市古代县治故城之一。今属马鞍乡,与汉川城区仅一河之隔。因其地势位处汉津要道,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然而,当年的古县城建筑于何年何月?由何人具体负责筑建甑山城,却不为今人所知晓。
甑山原名小别山,此名出处自春秋战国时期左丘明《左传.定公四年》所记载:“乃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此段核心讲叙的是公元前506年,吴楚两国在此地发生战争的事情。而史料记载中,最早出现甑山一名,是出自于唐代房玄龄《晋书·列传第五十一.朱伺传》的记述:“乃还甑山。时王暠与李桓、杜曾相持,累战甑山下。伺惊创而卒,因葬甑山。”陈述的是东晋名将朱伺因与杜曾打仗受重伤而亡葬于甑山。
朱伺何许人也?经查考:朱伺 字仲文,安陆人。东晋名将。历任骑部曲督、绥夷都尉、亭侯、骑督、明威将军、威远将军、广威将军、竟陵等职。
又查清代顾祖禹《方舆纪要.卷七十七》有记:“汉川县 甑山城县东南十里。《晋书》中也有记述:朱伺为杜曾所败,自扬口垒 ,就王廙,于甑山。甑山城,盖廙所筑,以山为名。” 由此可知,朱伺被杜曾打败后,是从扬口垒投奔王廙所在的甑山城。甑山城为王廙当任时所筑,并以所在地甑山为名。
王廙又是何方神圣呢?史料中查悉:王廙(276年-322年),字世将,山东临沂人。东晋著名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音乐家。历任太傅掾属、参军、辅国将军、武陵县侯、尚书郎、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平南将军、荆州刺史等职。他还是丞相王导、大将军王敦的弟弟,晋元帝司马睿的姨弟,“书圣”王羲之的叔父。把这些亲戚关系一捋,其名望更加不凡。
又考《晋书.卷七十六.王暠传》的文字:初,王敦左迁陶侃,使暠代为荆州。贼杜曾与俊、攀北迎第五猗以距暠。暠督诸军讨曾,又为曾所败。”王暠即王廙,王敦让弟弟王廙代为荆州刺史,但因误中杜曾奸计,为杜曾所败。时朱伺为王廙手下一员大将,曾与杜曾,在位于汉川汉江边的扬口垒和甑山多次正面交锋,后来,终因伤过重战死于甑山。
王廙当政时,他负责首建了甑山城这一条逻辑,已然比较清晰了,但具体建筑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据查史料,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第九十卷·晋纪十二》有记述:“中宗元皇帝上建武元年,廙将赴荆州,留长史刘浚镇扬口垒。竟陵内史朱伺乃就王廙于甑山,病创而卒。”而建武元年是晋王司马睿的年号,即公元317年。由此推断,甑山城最迟不会迟于公元317年,是在此之前建成。
当年的甑山城,虎踞于汉江之滨,虽经历无数次洪荒战火与兵燹,但它的雄关之姿历经千年却仍得以保留下来,为历代文人雅士著文吟诗所称颂。
例如,南宋诗人范致虚曾赋诗一首被千古吟唱。
《甑山城》
朱伺屯兵古战场,甑山城堞久凄凉。
閒来搔手高冈上,万里碧天秋思长。
时光荏苒,经年累月,沧海桑田之变幻,汉江水依旧川流不息;多少名士风流,几多古今兴亡。然甑山古城昔日的名气与风光犹在,更因他的缔造者,和其身上发生的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情节,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比的璀璨夺目。
【责任编辑 胡采云】


作者简介:
吴雷,男,七零后;始终以一颗求知的心致力于荆楚文化的探索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