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赵树理》,全书23万3千字,郝怀明著,中国言实出版社2022年1月出版。
作者郝怀明,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原综合组组长(正局级)、研究员,曾参与中央文件和中央领导人文稿起草。他勤奋笔耕,著有《文明探访录》、《如烟如火话周扬》(2008年度《中华读书报》百佳图书)、《徐悲鸿》、《凡高》、《达•芬奇》、《杰裴逊》、《米开朗基罗》,还有回忆录《“文革”中在阎王殿》、《改革开放在中南海》和论文百余篇。《重读赵树理》是他的最新力作。
赵树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著名现代小说家、人民艺术家,新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之一的"山药蛋"派文学的创始人。他熟悉农村,热爱人民,有丰富的乡村生活经验。他的作品乡土气息浓厚,真实地表达了农民的愿望和心声,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农村几十年来的巨大变革,深入地表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印记,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赵树理和郝怀明都是山西人,生活、风俗、语言、习性相同。郝怀明对赵树理的人和事,有一种特别亲近之感,喜欢他的作品,对他情有独钟。郝怀明在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时,就讲过现代文学作品选读和《李有才板话》课。工作调动后.仍一直关注赵树理。
纪念赵树理诞辰100周年,拍摄了十七集电视连续剧《赵树理》。郝怀明认为,这部电视剧中,赵树理身上的一些闪光点看不见,“文革”悲剧不见了,没有反映历史的真实,很是失望。于是,他重新阅读了赵树理的全部著作,其他学者写的赵树理传记和有关研究成果,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熟悉、研究赵树理的一生。
通过还原赵树理的历史真实面貌,看到他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确立了民主与科学、人权与法治观念,形成了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现代精神;他的著作体现了自由、平等、民主、人权、法治精神;看到他对土地和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时刻不忘为维护农民的权益,为农民的自由、尊严和幸福而奋斗;看到民生、民主、法治一直是他作品的中心内容,新中国成立后,他始终认为发展经济是根本问题,对以阶级斗争为纲表示冷漠与不屑。赵树理不仅是群众喜爱的“人民艺术家”,也是爱人民、讲真话、讲实话、干实事,敢于顶狂风、战恶浪,有真知灼见的思想家和实干家。了解到赵树理的遭遇,使郝怀明内心难以平静。通过加深对赵树理的了解,郝怀明禁不住挥笔写《重读赵树理》。
这本书是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写的,11月中旬初稿完成。2021年6月给出版社交稿,2022年1月出版。
《重读赵树理》以大量事实,还原了赵树理真实的一生。
赵树理的著作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也曾经得到领导的赞扬。
在1947年,赵树理被树为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方向”“标兵”和“旗帜”。周扬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大会(即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上所作的《新的人民的文艺》报告中,称《李有才板话》是“反映农村斗争的最杰出的作品,也是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之作”,对“赵树理的突出的成功”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在他的作品中,艺术性和思想性取得了较高的结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议(扩大)上的报告中,周扬把赵树理同茅盾、巴金、老舍和曹禺并列在一起,称他们为《当代语言艺术的大师。》,肯定《三里湾》是反映农业合作化的“一个优秀成果”。毛泽东曾称赞赵树理:“他最深入基层,最了解农民,最能反映农民的愿望,”1951年8、9月间,党中央在华北局所在地召开农业合作化问题座谈会,赵树理被毛泽东点名参加会议。毛泽东对主持会议的陈伯达说:“一定要请赵树理同志参加会议,别的人缺席一个两个不要紧,赵树理可千万不能少。他最深入基层,最了解农民,最能反映农民的愿望,”
但因为赵树理深入农村,了解民情,对“高指标”、“浮夸风”、“共产风”、“瞎指挥”为主要标志的“左”的错误,深痛恶绝,经过对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后,向各级领导和陈伯达写信,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他被视为“小彭德怀”,和彭德怀“一唱一和”,是“攻击三面红旗”,横遭批判。
作协党组织,对赵树理进行了长达一个多月的大会批判和小会帮助。整风会上纲上线,轮番冲击,狂轰滥炸,斗争气氛强烈。赵树理表现顽强,坚持自己的观点。幸亏“反右倾”运动产生许多问题,难以搞下去,中央决定“反右倾”,不再搞下去,“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一律不戴帽子,一风吹,赵树理才逃过一劫。
在“文化大革命“中,赵树理遭到残酷迫害。他被诬为“反毛泽东思想、|“黑标兵”、“反动作家“,被在全省各地游斗,几乎每天都被拖上卡车,挂上大牌,游街示众。他一次又一次被人从后面扭住胳膊,抓住头发仰头示众,再猛按脖子低头认罪。
有次批斗,因为赵树理反抗,造反派斗了他整整两天两夜。
他遭到拳打脚踢。两根肋骨被打断,戳伤了肺叶。他被逼迫跪在用三张桌子垒起来的高台上,打手将桌子推翻,赵树理从高处摔倒在地,昏死过去,摔断了髋骨,无法直起身来,从此残废,生活不能自理。被打断肋骨、摔断髋骨后,由于得不到及时治疗,骨头发炎化脓,引发肺部感染,患了肺气肿,呼吸十分困难。但仍要忍受伤疼,清扫厕所、院子、马路。对他的批斗继续不停。
他被非法监禁。医生要他立即办理手续住院治疗,得不到批准。
赵树理无法忍受这样的屈辱、摧残和折磨,决定以死抗争,拒绝进食。
在离世五天前,连站立都已经困难,还被押去参加5五千多名“革命群众”对他的批判会,被折磨得昏倒在台上。中国共产党的好党员、人民艺术家赵树理就是这样被折磨含冤离世,终年64岁。
人民不会忘记赵树理。为了纪念他.在全国雕立了赵树理的八尊雕像,坐落于太原市迎泽桥东的珠琳园;太原市南华门16号赵树理故居;长治师范学校赵树理的母校;晋城沁水尉迟村赵树理墓园;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晋城沁水县城 广场;山西大学艺术学院;太原市迎泽桥头青年园东北角。
《重读赵树理》以大量事实,还愿了真实的赵树理。
赵树理是骨头硬,讲真话,干实事,一心为人民的知识分子。
赵树理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值得尊敬。
赵树理的悲剧,是国之悲哀,发人深思。
决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