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科学家、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名誉主席,杰出的社会活动家钱伟长院士。
次日一大早,我们提前来到宾馆,按时进入钱老套房的会客室。不一会儿,这位年逾古稀的科学巨擘风度翩翩地走出来,第一眼看到他时,我突然觉得他比我想像的更加年轻,更加慈祥。
钱老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语言风趣,亲切随和。他握了握我们的手亲切地说:“呵呵,好年轻的两个军事记者!”就像早就熟悉的自家老人一样,钱老亲切的笑容和轻松的言语,彻底打消了我们的紧张情绪。
没什么开场白,没多少客套话,钱老坐在沙发里兴致勃勃地浏览着我们呈上的《育才报》样报,寻问我们的办报宗旨和读者面,开门见山,非常随和地和我们聊起来,到后来我甚至觉得苦心孤诣准备的采访的问题,都没用上几个。
钱老说,我们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要建设四个现代化,人才是第一位的关键因素。国家非常需要人才,人才哪里来,靠培养。目前我们没有那么多的大学,很多有志青年没有机会走进大学校门,怎么办,就得靠自学。自学是宽广的成才道路,自学是广阔的成才天地。

从相关资料中我们知道,钱老中学时严重偏科,1930年以中文、历史双百分的成绩,同时被清华大学等3所大学录取,而他的理科成绩加起来不足20分。后来国家需要,他弃文从理,在多个领域取得卓越的成绩。说起这些,他的眼里充满光芒。
钱老说:“我回国干过十几桩事情,奇奇怪怪的专业,项目五花八门,很多知识也不是学校里学过的,都是自学琢磨出来的。我走过的道路说明,只要立下远大目标,自学完全可以成功。”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钱老说,“70年代初期,我接到周总理下达的一个任务——研究坦克电池。因为我们坦克电池耐力有限,开着开着就开不动了,我就决心做替换的锌氧电池。可我除了学生时代的一点化学基础,对电池不懂,我就开始学习这方面知识。”

为采访钱伟长院士做准备
钱老回忆说,接受周总理交待的任务,他暗下决心,拼命也要完成。为了学习掌握相关信息,大冬天的,他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北京所有跟电池有关的单位,查了300多万字资料,研究了一年多,高能电池终于研究出来了,没想到比美国通用公司的产品性能还好,后来他领导建立起国内一个锌氧电池厂。
钱老翻翻手中的《育才报》说:“讲自学成才,哪里都是广阔天地,部队就是一所大学校。人民解放军历来是公认的培养人、造就人的大学校,因为部队有思想的优势,组织的优势,智慧的优势。青年官兵只要树立为建设现代化而学习的决心,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题,就没有到达不了的高峰……”
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到了10点整,秘书进来提醒首长,准备去参加下一项活动。我们向钱老行军礼表示感谢,老人家高兴地说:“好啊,两个年轻军事记者,前途无量啊。正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撰写锦绣文章之韶华。”走到门口,他又补充道:“祝愿你们的报纸越办越好!希望通过你们这所开放的大学,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作者简介:雎(ju)剑波(前排中),陕西咸阳人。1983年7月毕业于西安陆军学院,1984年5月调入人民军队报社,历任编辑、主任编辑、处长,2016年5月退休。军旅生涯37年,从事专业新闻工作33年,大校军衔,大学文化,高级职称。出版过个人文学、新闻作品专辑,主编出版5部专业书籍,在中央、军队和地方报刊网站发表新闻、文学和其他作品数百万字。现居西安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