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谈历史传说中西王母形象的角色演变》
作者//杨君
许多古籍中都记载过穆天子与西王母相会并热恋的传说故事,极富神话和传奇色彩。穆天子宫中共有八匹马,其名字分别叫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骅骝、绿耳,谓之八骏。穆天子要出游和狩猎时,便骑着八骏,带上六条凶恶的狗,跨山涉水,周游四境。
《穆天子传》记述了周穆王的一次有趣的西狩。那是周穆王十三年,为了宣扬国威,震慑周边小国,穆王亲率七萃之士,驾八骏之乘,以柏天为先导,造父为御者,长驱数千里,开始了以开拓西北方疆域为目的西巡之行。穆天子边走边狩猎,他捕获到了许多珍禽奇兽,其中有纯白色的银狐和纯黑色皮毛的貉;在阳纡山下,他把珍贵的玉碧和和猪、马、牛、羊投入黄河,去祭奠水神河伯,以此表示自己对河神的真诚祭奠。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了昆仑山,他观览了黄帝住过的宫殿,还给雷神丰隆的墓培了土。在舂山,他观赏了许多珍禽奇兽,如赤豹、白虎、熊罷以及能用巨爪钩起犬羊猴子和童叟的老鹰。
继续西行,他到了赤乌国。赤乌国出美人,个个长得如花似玉,貌比天仙。赤乌国王献给他两个美女,穆王大为高兴,将两个美女加封为嬖人。到了群玉山,遍地美玉珍宝,光华灿烂,令他目不暇接。最后到了帕米尔——西王母之邦,会见了西王母。
没想到西王母是这样一个大美人。为了两人相见,穆王特地选了个甲子吉日,向她献上珍奇异宝作礼物,在布置得如同仙境的瑶池,摆下宴席,宴请西王母。西王母把她当作最尊贵的客人,与穆王沉浸其中,欢愉无比。宴会结束,他们又一块儿刻石纪功,植树留念,搞得缠缠绵绵,卿卿我我。西王母向穆王不断频送秋波,两人相互软语相慰,就差一步,未手拉手走进寝宫,脱衣解袂,共度床笫之欢,做那“朝为行云,暮为行雨”之事。国内传来徐偃王叛乱生变的消息,周穆王不得不告别西王母,御驾亲征,回去处理国事。在告别的宴会上,两位国君相见恨晚,吟诗作赋,以抒发依依惜别的深情。西王母先赋诗一首:
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意思是:白云在天空中飘荡,它从山谷中飘出来,又再飘回去。想想重重高山的阻隔,道道江河艰险漫长,将我们阻隔在两地,互相思念,情何以堪?假如你回去后平平安安,百事无虞,是否还愿意回到我的身旁?接着周穆王咏唱:
予归东土,和治诸下。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意谓:我现在不得不回到我东方的国土上去,联合各地诸侯平定叛乱,使我的人民幸福美滿,向你保证,至多三年,我还要回来看你,骑着八骏,带领原班人马,跨上你的国邦。
(图片来源于网络)
西王母听了周穆王这样坚定深情地表白,又用动听的声音激情唱道: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乌鹊为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将去子。吹笙鼓簧,中心翱翔。世民之子,惟天之望。
在最后一首诗中,西王母更表达了内心中对穆天子的一片深切期盼,希望他早早归来,千万不要被事情绊住了脚,时间一长就把她忘得一干二净。可是据说穆天子回到周地,平定了徐偃王的叛乱,就没有再回来。
对于这段历史上说周穆王曾西狩会见西王母之事,虽然司马迁在皇皇巨著《史记》中并未把它当作一个真实的事件加以记载,甚至只字未提其事,但《晋书.武帝纪》、《隋书.经籍志》,乃至《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都认为周穆王西狩实有其事。《左传》在昭公二十年说,“昔穆王欲肄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之迹。”还说就为这事,大臣们还提出反对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对周穆王这次西狩,具体到达什么地方,和究竟有没有会见到传说中的西王母,所会见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子,却一直没有定论。根据有些史料记载,穆天子此次西狩到达最远的地方是帕米尔高原,会见西王母也在这里。
但后世硏究此事的专家认为,帕米尔高原也实在是太远太高了,那时候交通不便,高山大河阻隔,穆天子在靠骑马或步行的情况下,是无法轻易能够到达那里的。于是有人把他到达的地点设在昆仑山这里。可仍然有问题,昆仑山还是太高太远了,穆天子当时还是去不了。所以最后把两位元首会面可能的地点定在酒泉、敦煌一带。那么热烈地谈情说爱,也是后人为了耸动视听,扩大穆天子的影响凑编的。
其次便是西王母其人的身份,这次与穆天子会见的究竟是传说中神仙西王母还是别的女子,一直也未能搞清楚。考“西王母”其名,史书上说最早可见于商代龟甲卜辞中的记录。虽然只有”西母”两个字,但在字面上可以肯定说的也就是”西王母”。其时的西王母,形象凶恶而丑陋,野蛮且暴躁:身后拖着豹子长长的尾巴,长着老虎一样的牙齿,呆在山洞里,常常发出尖锐的啸声,头上戴着方方的帽子(豹尾虎齿,穴居,善啸,头戴方胜……),专管人间灾祸刑赏祸福。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难看出,这个形象说明了当时人类尚处在非常蒙昧、原始、尚末开化的阶段。其时的“西王母”,或是女巫,或是部落联盟长,或两者兼之。虽然算是“人”而不是神,但她管理着人间的一切事务,主宰世人的命运,生死祸福都由她说了算。所以迷信她,崇拜她,更畏惧她。
可到穆天子的时侯,“西王母”其人的形象已变得不再那么恐怖吓人,而是既年轻又漂亮,而且十分浪漫多情,对包括像穆天子这样的男性帅哥具有无穷的魅力,以致一时成为了人们热切追捧的明星与恋爱的对象。上面即是有关“西王母”形象和身份最早期的一些说法和记录。
但随着中国道教的出现,“西王母”又与道教文化发生了密切的联系,被神化为道教神话系列最高决策层的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按照道教文化的说法,正当宇宙还处于蒙昧混沌初开的原始阶段之时,就有一位“天地之精灵”、号称“元始天王”的盘古真人,运行游荡于混沌洪荒的宇宙玄黄中。他一日而九变,神于天而圣于地,住在大海中的玉京山“大罗仙境”,常常仰吸天地之气而俯饮地泉。
而恰在这时,有一位天姿妙曼的太元玉女,也正运行游息于天地之间,号称“太元圣母”。
有一天,她与“元始天王”盘古真人相遇,一见钟情,心心相印,同还玉京山大罗仙境,通气结精,调和阴阳,通力合作,遂诞出天皇十三头,称扶桑大地东王公,号曰元阳父,道教称之为“元始天尊”;其后天皇十三头又生地皇十一头,称为“灵宝天尊”;地皇十一头又生人皇九头,称“太上道德天尊”。这三位天尊,分别管天管地管人,又分别住于玉清境清微之天和上淸境禹余之天、太清境大作之天。
再后来,元始天王又与太元圣母运合阴阳之气,生九天元女(又叫九天玄女),即“太真西王母”,号为“西汉夫人”。至此也便完成了“西王母”在道教神仙系列的角色定位。由上可见,西王母进入到道教文化神仙系列后,其地位一开始就是很高的。因为她是元始天王盘古真人与太元圣母的女儿,所以其地位可说仅次于二老而与大哥天皇十三头的扶桑大帝东王公并列,而远远高于地皇十一头的灵宝天尊和人皇九头的太上道徳天尊。在执掌职务的权力上,能几与东王公并列:东王公为男神首领,地上的人想成仙和
已列仙班的神仙想得到职务上的升迁,都由东王公说了算;而西王母则为女神之班首,全权负责地上女子和天上女仙的黜降升迁。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过去,一些人不明了道教谱系人物的关系,不知道东王公所从来,说那不过是根据与西王母匹配的需要,随意找来的一个神,出身和职责也不明显。岂知他与西王母原是兄妹,并非夫妻关系。至于神话小说《西游记》把西王母说成是玉皇大帝的老婆更是乱了套,有悖天伦。
真实的情况是,玉皇大帝也就是元始天王,他高于“三清”和西王母,是道教神仙中最高最大的一个神。想来这样的解释是能令人感到信服和滿意的。至于有的书上,把玉皇大帝说成是西王母的儿子,或先是元始天尊(天头十三皇东王公)、灵宝天尊(地头十一皇)的跟班小屁孩,(相当于今天的小祕书),后来才升任到一把手的位置,更是不知从何起!
再回到穆天子所会见的西王母究竟为人为仙的问题上:不难看出,如果穆天子西狩,在昆仑山或帕米尔高原真的遇到了“西王母”,那也只是当时西方某个少数氏族部落的一位部落联盟长,就像唐僧在女儿国遇到的那位女国王。因为其时道教尚未产生,也就不会有被道教神化了的西王母的出现。故李商隐诗中遣青鸟传信的女主人,亦必非道教系列中名列仙班女常委之西王母,这也是显而易见的。
【作者简介】:姓名杨君,又名杨群,安徽省六安市人。近年创作小说、散文、随笔等文,见于《分水岭》、《皖人春秋》、《首都文学》、《胶东文学》、《三秦文学》、《作家视野》、《老丫文苑》、《湘西美文》、百度《百家号》等文学网站微刊、纸刊。编著《古代名人传奇百人经典》由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
【老丫文苑 :创始人】
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



金牌主播朗诵热线:
传奇: 13436847700
智昊:13756148336
阿桂:13943822385
天乐:13991678287
(备注: 作者可以选择您自己喜欢的主播老师为您朗诵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