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悟小草
文/王明忠
一、房顶草丛
秋风习习、霜天红叶,辽阔的东北大地、美丽的洮儿河畔,入夏以来天气极少落雨,干燥的气候使一株株植物叶黄枝枯,高岗地带的庄稼因干旱缺水已提前结束了它们生命。就连院子里几棵高大的杨树,看上去也不如往年那样枝繁叶茂,部分枯叶已脱落于枝头随风满天飞舞,看着让人产生一种凄凉悲惨的感觉。
正看着院子里凄惨的秋景感慨,抬头望去却见邻居房顶上长着一片郁郁葱葱的草丛,不由得心里暗自揣摩,严重的天旱连原野里杂草都已枯死,房顶上咋会长出草丛呢?难道邻居在房顶上搞什么科学实验?好奇心起搬着梯子爬上邻居房顶,想看看那里为何会长有草丛。
爬上房顶一看顿然明白,原来前段时间邻居家房顶损坏漏雨,修房子时泥土里可能夹杂着草籽,恰好当时气温适宜草籽便发芽出土,或许房顶上光线充足、通风较好,所以那些小草才会生长得郁郁葱葱。
看着眼前这片面积不大、却长势郁郁葱葱的草丛,再看远处大地上各种枯黄的植物,不由得心里暗自感叹,二者生长在相同的季节,却因环境不同长势相差竟然如此大,感叹之余未免产生出些许感慨来。
于是收回远处原野里的目光,掏出香烟点燃面朝草丛席地而坐,全神贯注欣赏着这些小草,因白色碱土的房顶出现一抹绿看着十分抢眼。
邻居家房子是所极普通的民宅,在略带拱形的房顶修善得非常平整,看上去恰如一个缩小的篮球场,唯有房顶漏雨修善时可能没用碱土,黑色的泥土上长着一片绿油油的草丛,看上去如同故意栽种用以点缀白色碱土房盖似的。
看罢草丛再环顾四周民宅房顶,唯有邻居家的房顶长着一片绿草,在这种特殊环境里草丛显得尤为特殊,如同一道亮丽风景展现于房舍群中。
此时恰值斜阳西坠,微弱的阳光撒落于房顶草丛上,徐徐微风吹拂着小草轻轻摆动,点头哈腰之状似乎在和我打招呼。
或许草丛绿色置于房顶太抢眼之故、或许脑细胞受到吸入的香烟刺激、亦或许草丛景色勾起某些联想、还或许被小草生命力之顽强所感动,在欣赏眼前这片草丛的同时,思绪陡然想起之前曾看到小草生长在特殊环境里的画面。
二、城墙劲草
一九九六年初秋,随京城某旅游团去八达岭爬长城,游览到缆车处时实在不敢再往上爬,无奈只好趴在城墙垛口把头探出去,神情专注地用望远镜浏览蜿蜒起伏的群山峻岭,饱览远处美不胜收的风景时想起出毛泽东那首《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
正神情专注地饱览群山,突然感觉胳膊弯处被什么东西触碰有些发痒,以为是小虫爬到胳膊上蠕动也没在意,依旧用望远镜浏览油画一般的塞外风光。可是胳膊弯处的刺痒却连续不断,恰如虫爬般有节奏地轻轻撩拨着,被弄得刺痒难耐只好在远处收回目光。
低头看胳膊刺痒处却无任何虫类,却见离胳膊弯约半尺远的地方,从城墙缝隙里长出一棵叫不上名的小草,叶子形状犹如一把小扇,草叶边缘长着锯齿般几道毛刺,一看之下当即明白,就是这株带有微小毛刺的小草,被风吹拂轻轻摆动对我进行有节奏地“骚扰”。
不由得深深感叹,长城如此高、城墙如此坚硬,这种恶劣的环境竟有小草生长,好奇心起扭头对小草仔细观察,发现此处城墙砖缝很窄、而且已经没有泥土,故而这株小草根系无法扎入城墙更多,仅有几根细如马尾的草根扎入墙缝中,用它特有的倔强维系这棵苦命小草的生命。
正仔细观察这株顽强的小草,一阵山风迎面徐徐吹来,由于小草根系扎于城墙壁内,山风一吹小草立刻快速摆动起来,因我趴着观景处恰于小草摆动范围内,所以它被风吹拂时就会骚扰我胳膊弯处,此刻被山风一吹又对我肆无忌惮地进行“挑逗”。
看着这棵因被风吹拂而摇摆不止的小草,见环境如此恶劣依旧顽强地延续生命,陡然被它的顽强精神所感动,情不自禁地用手轻轻抚摸着小草……
三、不屈不挠
回味长城那株顽强的小草良久,收回记忆重新欣赏房顶的草丛,看着看着,小草在另一恶劣环境生长的景象缭绕于脑际,于是思绪沿记忆继续延伸、眼前闪出小草顽强生长于另一环境的画面。
那是多年前搬家的时候,当我把墙根处大缸移开之后,一种奇特的景象立刻展现在眼前,不由得放下了手中活计蹲下观看(尽管当时很忙),只见在缸底不见阳光的泥土里,居然长着几株形状各异的小草,尽管缸底的泥土很湿润,却因长时间无阳光照射小草已失去绿色,变得如同失去血色的病人看着很是可怜,尽管如此,小草依然略显着斑斑点点的绿意,在大缸的沉重压迫下,于暗无天日的环境里倔强地活下来。
又被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所感动,蹲在地上情不自禁地用树杈拨弄着它们,见几株小草根系已深深扎入土,轻轻薅了一下感觉十分牢固,不由得惊诧不已,如此恶劣的环境小草竟活得这等顽强,而且好像生长的很有信心,面对大缸的“灭顶之灾”顽强地勇于面对、甚至嗤之以鼻,被小草的顽强精神所感动,蹲在地上久久观赏着、久久的。
感动之余又觉得小草可怜,因它们自出生也未曾得到过阳光沐浴,想到这些思绪里竟然产生出一丝忧虑,大缸移开小草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唯恐这些小草突遭阳光难以承受,于是找来些纸壳做成遮挡阳光的架子,把几株可怜的小草子保护起来……
感动归感动、可怜归可怜,因家已搬离对几株小草不能再做任何保护,怜悯的眼神看了看几株小草,虽无奈却也只能狠下心离开它们。
四、无处不在
或许受小草顽强精神所触动,竟对小草产生出一种特殊情感,平时总是喜欢关注它们,由衷地发现小草生命力的确很是顽强。
在搬去新址的院子里,墙角下堆放着几棵白桦树旧檩木,在阳光照射下檩木出现很多宽窄不一、也长短不同的裂痕,草籽被风吹拂落入檩木裂痕里,春暖花开时嫩嫩的草芽从裂痕里长出,密密麻麻地沿不规则的裂痕生长,檩木树皮白如纸张,和翠绿的小草形成明显的反差,看上去像是给光秃秃的檩木披一件华丽的外衣,如同有人故意在檩木上种植的一样。
当地老百姓有一句农谚叫——千年鱼仔、万年草籽,意思指只这两种东西生命力极强。事实也是如此,当过农民的人都知道,土地无论怎么侍弄草籽也永远生长不完,在同样温度与湿度的环境里,草籽却不会同时发芽,而是分期分批钻出泥土,哪怕在刚锄完的土壤里,遇到雨天温度适宜也会重新长出小草……
这就是小草的个性,也是小草顽强精神的体现,这种顽强的生命力是任何植物也不具备,在其他植物无法生长的地方,小草都顽强地与恶劣环境抗争着活下来,正如那首脍炙人口的《小草》歌曲里唱的一样:——小草无处不在、遍及天涯海角……
或许受小草的不屈精神所激励,或许被它们生命力顽强所感动,常暗自立志学习小草的顽强精神,力争在恶劣环境中可顽强拼搏、遭遇低谷时能奋力抗争、以至于勇于面对生活逆境、争取做到任何环境都能开心快乐地生活……
作者简介:
王明忠,吉林省作协会员,中国林业作协会员。文章散见于《小说月刊》、《文化月刊》、《北京青年报》、《吉林日报》等报刊。曾获《中国当代文艺名家名作》特等奖 、及多次征文一等奖,出版小说《这样的生活也很美》。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