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婆趣事
文/袁陇来
这几天,春风细雨飞,忽见有新葱上市了,心有所感。
点开“五笔”,外婆仿佛就在眼前。
常穿一件对襟衣服、一双老布鞋、头发拿个大篦子拢齐盘在脑后,特别是用布头挽的一对对灵巧的扣子,就像小小的黑蜻蜓在胸前停了一串串。无论是在蓝底的、还是白底的衣服上,都那么的生动有趣。走在人群中,显不出一丝的怪意,反而有一种与乡村融合在一起,自然飘逸、传统质朴的韵味。
天底下啥东西最好吃?要我说外婆做的葱油饼和炒蘑菇让我铭记一辈子。
每年二月春天来到——天水这块人间宝地,随处可见团团柳吐丝、墙头迎春花儿开,还有院角艳艳红梅放。一派草翠花鲜、赶场忙碌的景致。不像兰州东躲西藏的春天,你得细心去找,在黄河岸边的小水洼处,或是城市绿化带的大石头下,还是在山上向阳的地方,你才能稀稀落落的见到一星半点儿绿色。
天水,有水自天上来。绵长的毛毛春雨,越下越大,淋淋漓漓总是不停休,筛了一箩又一筐,不知要将多少的愁绪洒下来。
外婆家的菜园子里,隔几天,小葱苗又变了个样子,先前才伸出两根尖尖的笔尖儿,再见时就蹿出半截白嫩嫩的身子。
外婆说经过一冬的煎熬,一草一木都在你追我赶的生长,把在冬天欠下的帐全都补回来。老天爷好像也通人性似的,一场接着一场大雨,在给万物加油使劲呢!
这时,我就老想起爸爸教的一首明朝解缙写的《春雨》打油诗。
“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滑倒谢学士,笑坏一群牛。”
外婆在春天里为了采摘这最鲜嫩的葱秧子,也曾摔倒在院子里的菜地里。就听见“轰隆”一声,你从这头看,人已经从那头冒出来了,年青时的外婆在农村风雨里长大,身手敏捷由此可见一斑。
小时候的我,因我母亲落下月子里的病。手脚抽搐,无法干活。我只记得在外婆家呆了好长好长的时光,春雨来了,到处绿了。大雨把院子里都灌满了,瓜果下来了。随后树杈上挂满黄澄澄的玉米,寒风起了,雪化了。我还在外婆家的热炕上听舅舅们讲故事。
每次我都是坐在廊前的小凳子上,看着外婆东奔西跑,忙活着做葱油饼。那时我还不到三岁。
只见外婆挖来一木勺子面,盛来半碗水,“三下五除二”和在一起,又拿出一根长长的擀面杖,把全身的力气都使上去,撑直了胳膊,来回不停的擀。直到只剩薄薄的一层,再点上清油,洒上细碎的葱花。然后卷起来,墩成一团,擀平提溜起来,放在燃起火的大铁锅内,接着一把又一把往灶膛内加柴草,熊熊的火苗往外蹿。有时一不小心烧到了眉毛,外婆总会说:“灶王爷子别发火,做好了也有你一份。”一会儿功夫,一缕缕清香就飘了出来。
外婆家人丁兴旺,三个舅舅,五个姨姨,上有老,下还有我小。那时粮食很珍贵,每个人都吃上葱油饼那是难得的。
葱油饼是比我大三岁的小舅子的最爱,因为他从小就不吃荤,听说有一次让猪给吓着了,随后再也不敢吃猪肉。我只记得每次早饭后或晚饭前,就是外婆做葱油饼的最佳时间,每次我都能分得一个小三角。
我把它轻轻的放在嘴里,菜子油的酥香、麦子面的劲道、小葱花的柔嫩,还有外婆做饼时打趣的动作和言语,一下子就填满了我的心胸,胜过了世间的一切美事。
要想吃到炒蘑菇,那可不是易事。只有等到大雨过后,树杈上,蔬果下,会神奇的冒出一个个胖嘟嘟的伞花朵,就好像是晚上无数的小精灵从地下走了出来,聚在一起举行黒灯舞会,瞬间被白天定格住了身影,再也无法隐遁。
“这个花裙子它太好看了,可不能吃。可记住世间最美的东西,要么不长久,要么最狠毒。”我至今还记得外婆说的话。
每遇到花蘑菇,外婆就弯下腰去,一脚踩个稀巴烂。嘴里还念念有词的说“天灵灵,地灵灵。快把这可恨的坏东西收起来。再别来人间作孽了。”
洗净、撕开,给锅内倒点油,等到锅上飘出一丝丝轻烟的时候,先抓一点儿绿蒜苗放上,再一次性倒入鲜蘑菇,有时暴热的锅内会燃起来高高的火苗,可是外婆丝毫不在意,依然用铲子在锅内翻腾着,火慢慢熄灭了,素雅清香的炒蘑菇就出锅了。
晚上,大家坐在一起吃,每人也就一筷子。未入口,山野的香气就沁人心脾。放在嘴里软软的,嚼起来又绵又嫩,接着一口咽下去,想要再重温一下味道,可是已经没有了。可见世间的东西,真是越少越让人迷恋。
每次我们吃时,外婆总是站在旁边美滋滋的看,这时要有人恭维一句,“今天炒野蘑菇味道还算行吧!”外婆就乐成了一朵花。
八十多岁高龄的外婆,去年冬天走了。就埋在我家的山上,我抬眼就可以看见。我时常想,人要不长大该有多好,停留在人生最美妙的那一刻,永远年青漂亮,无忧无虑……
“也许有一天我疲乏心起,请把我留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春天里。”
在我眼中身怀绝技的外婆,一直都是从前的样子,在我人生前行的路上,远远的望着我。催我莫停歇,快快儿往前跑。
作者简介:
袁陇来,铁路职工,现年42岁,甘肃天水马跑泉人,九四年毕业于兰铁机校,就职于兰州西车辆段。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