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4期 总第233期


心理咨询师手记连载27(完结篇)
特别的仪式
来访者:李阿姨
咨询时间:2006年5月8日下午
咨询次数:1次
70多岁的李阿姨是个退休多年的单身老人,十年前老伴就去世了。而她唯一的儿子又远在国外。孤独的她养了一条小狗和自己做伴。不料一个月前出了意外,陪伴了她十年的小狗不幸被另一只大狗咬得遍体是洞洞,医生说治不了,但一时还不会死,如果让它拖到死亡时间,会死得十分惨痛,建议给它安乐死,以免除痛苦。就这样,小狗被注射了一种叫“巴比妥酸盐”的针剂,安乐死了。而李阿姨的心却悲痛得不得了。
一个月过去了,她仍然不能从悲痛中走出来。她打电话给我,问我能不能帮她忘掉小狗。我说很愿意帮您的忙,但我不知道能不能帮上忙,如果您愿意相信我,我们就试一试。她说她相信我能帮她,因为她认识的一个人曾经得到过我的帮助,并且告诉了她我的电话。
当她坐在咨询室的沙发上对我说起她的小狗时,还是忍不住流泪。她说:我的菲菲啊,虽然不是名狗,但是它已经陪了我十年了。十年啊,朝夕相处,我已经离不开它了。自从我家老王病故后,我就养了它。它原来是只流浪狗,在街头见人就跟着跑。有天我上街买菜碰上它,它在我脚边上蹭来蹭去的,给它吃了半截火腿肠,它就一直跟我到了家。也是缘分啊,我看它孤苦伶仃的,我也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就把它留了下来。这一留就是十年了。它一直陪着我,我上街买菜它跟着我,我吃饭它坐在一边守着我,我看电视它也陪我看,家里来了客人它也摇着小尾巴跟前忙后的。唉,有它陪我,我真的不孤独。在我的眼里,它不只是一只狗,它就是我的一个伴,一个知心朋友!它走了,我每天都不敢在家呆,睁眼闭眼全都是它的影子。李阿姨边说边抹眼泪。我默默地听着李阿姨哭述,一直没有打断她,是想让她的悲痛静静地随着她的眼泪流去。也许她经历了太多人生的悲欢离合,她或许也需要借着哭小狗哭一哭逝去的丈夫,哭一哭孤单的自己。李阿姨哭了十多分钟,意犹未尽,但还是没忘记自己来的目的。
她边擦眼泪边对我说:小曹老师。
我说阿姨,您就叫我小曹吧。
她又说:小曹,我就是想请你帮忙我不再想起它,一想起它来我就难过。
我说:阿姨,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来给小狗举行一个告别仪式,可以吗?
举行告别仪式?怎么举行?阿姨有些不明白。
我找来一只沙盘游戏用的模型小狗递给她:阿姨。这只狗像不像您的小狗呢?
嗯,有点像的。她接过小狗一边端详,一边抚摸着。
我让李阿姨把那只模型小狗放在手心上,想象着那就是她的死去的小狗。然后对小狗说出自己心里想对它说的话并向它告别。听清楚我对告别仪式的说明以后,李阿姨定定地看着手中的小狗足有一分钟。我只是默默在一边看着她的动作和表情变化。
李阿姨慢慢地把手中的小狗贴近了自己的心口上,看得出,她很激动,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眼里再次噙满了泪水。她慢慢地闭上双眼,两串泪珠顺着她的脸庞流下来,滴在她手里的模型小狗身上。深吸了一口气,她开始对着小狗说:菲菲,你知不知道,你离开我这段时间,我好难过,好想你。每一天都在想你。想起你和我在一起的日子。你真是好孩子,你带给我多少快乐,有你的时候,我从来不孤独,有你在的日子,我过得多开心呀。我要感谢你陪伴了我这十年,感谢你带给我的欢乐,感谢你赶走了我的孤独。菲菲呀,你知不知道,我是多舍不得你离开我呀,但是你真的伤得太重了,医生说你无法再活起来了,即使是延长几天的生命,也只能让你感受更多的痛苦,当我听到你一声比一声惨痛的呻吟,我才下定了决心,与其让你那样痛苦地呻吟几天,不如让你早点脱离痛苦,去到无痛的天国。我同意了医生让你安乐死的意见。都怪我没照顾好你,才让你遭到意外伤害,我真的感到对不起你,很对不起你。十年了,你带给我多少欢乐,而我却就这样让你离开我了。你知不知道我心里有多难过,有多舍不得你呀。菲菲呀,菲菲,你走好啊,无论你去到哪里,你都要忘掉这最后的痛苦,重新开始快乐的新生活,你不要再记起我,要重新开始快乐的新生活。我只希望你的来生是快乐的,没有灾难和痛苦的。无论你在哪里,我只希望你快快乐乐,远离痛苦和灾难!再见了,菲菲,在另一个世界,你还会有新的伙伴,我希望你早日去到快乐的天国,找到快乐的新伙伴。菲菲,再见了。。。再见了。。。再见。。。。。。
李阿姨反复地说着再见,不知说了多少遍。她的语气由急促逐渐平缓下来。我帮她一起把那个象征着菲菲的模型小狗放进沙盘里,用沙掩埋了,堆起一个小沙丘。李阿姨在小沙丘前放了一个十字架,然后双手合十默默为菲菲祈祷。想象着菲菲的灵魂飞向另一个世界去了。
举行了这个特别的告别仪式后,李阿姨的情绪才慢慢平和下来,不再哭泣。她相信受伤的菲菲结束了这段痛苦的生命之后,一定可以获得新生,它将有新的机会得到快乐与幸福。
我真诚地希望李阿姨在心灵深处与菲菲告别之后,也能忘记悲伤,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我建议她多去参加社区的老年社交及文体活动,结识一些同龄的老年朋友,在伙伴的相互陪伴中渡过晚年时光,会有更多快乐的感受。并祝愿她晚年幸福,快乐!
咨询后记
本案的来访者是一位单身老人,她饲养的小狗无疑成了帮她排解孤独的亲密伙伴。她对小狗的依恋也如同小狗对她的依恋。她已经把小狗当成了一个陪伴自己度过晚年的亲人。这样一个具有重要的身份价值的狗的死亡对老人来说,无异于亲人离去。因此她的痛苦和悲伤是可想而知的。她在情感上难以分离,这使她也难以摆脱痛苦。她想忘掉她的心爱的小狗,以使自己摆脱痛苦的折磨。但是越想忘掉越是忘不掉。让老人为小狗举行“告别仪式”的意义在于,帮助她从心理上与小狗分离,从情感上接受小狗已经死去的事实,并为已死的小狗安排一个精神形式的归宿,同时暗示老人要为自己以后的余生寻求新的归宿。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单身老年人也会越来越多,但是老人们如果总是一个人独处,很容易引发孤独症或老年抑郁症,因此,有行动能力的老人要尽可能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交活动,到社会中去寻找伙伴,与人相处。老年人们有相互陪伴,相互倾述的需要,社会也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注和爱护。社区应多建一些老年活动中心或老少皆宜的综合游艺场所,使老人们有多一些的娱乐和谈话交流的去处,以减少他们的孤独感。同时,老人们也应该意识到,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的减退,自己的户外活动会越来越少,与外界的交流也会逐渐减少,那么,除了家人的陪伴以外,真正能让自己解除孤独感的还是自己的心态。老年人需要学习接纳衰老和孤独,尽可能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来消减孤独感。
知识链接
应激障碍 应激障碍又称反应性精神障碍或心因性精神障碍,是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心理)障碍。临床上主要包括: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适应障碍指在易感个性基础上,个体遇到了应激性生活事件,出现反应性情绪障碍,适应不良性行为和社会功能受损。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一个月内起病,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作者 曹立萍

主播 红雨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