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把春天弄丢了
□ 贡发芹
雪莱的名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大家都不陌生,我也深深铭记。我和大家一样,曾在漫长的冬夜里苦苦渴盼春天的到来。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万象更新,万木葱茏,万花齐放;春天来了,万事大吉,万众一心,万马奔腾,万流归宗;春天来了,风情万种,仪态万方,晨曦万道,晴空万里;春天来了,欣喜万分,思绪万端,遐想万千,豪情万丈。春天来了,每个人的眼前都升起了一面希望的旗帜,迎风招展,高高飘扬。
春天来了,杂花生树,草长莺飞,云淡风轻,天蓝地朗;春天来了,细雨润物,馨香袭人,青山滴翠,碧波含情;春天来了,千里莺啼,一帘梦幽,梨花带雨,暖树憩莺;春天来了,紫燕呢喃,鸣禽私语,红湿锦官,绿满川原。春天来了,每个人的心中都点燃了一枚梦想的火炬,前程似锦,闪闪发光。
春天来了,“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来了,“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春天来了,到处风景如画,诗意盎然。
春天来了,“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撌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春天来了,“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春天来了,到处美轮美奂,激情洋溢。
然而,春天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来去匆匆。春天,瞬息万变,飘忽无常,捉摸不定。苏轼早就告诫我们:“春宵一刻值千金。”我虽烂熟于心,但我悟性不高,体验不深,理解不透,思虑不远,没有紧紧抓住春天,没有把她攥在手心,拥抱在怀,含在嘴里,藏在心头。春天太珍贵了,太金贵了,太娇贵了,太高贵了,应当精心爱护,精心呵护,精心守护,精心养护。每天呼吸着新鲜湿润的空气,沐浴着明媚柔和的阳光,始终觉得美好的春天会常驻人间,会永伴身旁。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但我一直认为来日方长,来日可期,来日可望,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工夫,有的是机会,等我兴致悠闲的时候,慢慢品味,细细欣赏,尽情享受。然而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春天没有耐心等待我们,春天不光短暂,而且短暂得让人无法相信,无法接受,无法承受。
蓦然回首,我大吃一惊,“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真是“别时容易见时难”,不光是见时难,今年的春天已经远去,永不相见。李煜早就说过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我怎么就忘了呢?白居易也曾告诉我们:“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君王及时行乐,为了尽情享受春天美好时刻,宁愿放弃早朝,我为什么就没有好好珍惜春天、珍爱春天、珍重春天呢?世上没有绝对永恒的事物,很多时候,美好事物都是昙花一现,失去了就不可弥补。
自然界分春夏秋冬,周而复始。人生也有春天,人生的春天就是青春时代,青春年华,青春岁月。青春我解释为青色的春天,青绿的记忆。人人都希望青春永远,青春永恒,青春永驻,其实青春是一场华丽的梦幻,是一团迷离的朝雾,是一滴晶亮的露珠,稍瞬即逝,一闪而过,悄然消失。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可以再来,只是不一样而已,今年的春天绝对不同于去年的春天,明年的春天肯定不同于今年的春天。但是人生的春天只有一次,去了永不再来,道理很简单,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世间万事万物都可以慷慨付出,唯有青春岁月需要只争朝夕。人生几十年,弹指一挥间,人生春天更是苦短。
俗语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事实上,人生的青春时光,价值连城,无法衡量,寸光千金也难买。很多人年轻的时候没有好好珍惜青春岁月,把远远比金子昂贵的青春岁月白白浪费掉了,最终人生的春天已消逝得无影无踪,无处寻觅,我也是。我不小心,把今年自然界的春天弄丢了;我不谨慎,把今生人世间的春天也弄丢了。回首往事,除了感慨还是感慨。很多人都说,从头再来,我会做得很好,做得更好,做得最好,真是痴人说梦,上帝也无权批准你从头再来!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九百多年来,黄庭坚的美好愿望始终没有实现,也永远不可能实现,世上也不可能有人能实现,我又能奈何?
我把春天弄丢了,谁能为我找回来呀?!
2022年4月5日于办公室

贡发芹(1965年10月—),笔名亚鲁,贡晖,高级中学语文教师,三级律师,安徽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安徽省明光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历史学会会员,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学会会员。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理事,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副秘书长,滁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滁州市散文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有诗集《蹒跚学步》、《浅唱低吟》、《柔声细语》、《轻描淡写》等,散文集《帝乡散记》(38.8万字)、《帝乡散忆》(42万字)、《故园乡愁》(30万字)、《明光史话》(40万字)、《史林拾荒》(34万字),文艺评论集《管见孔识》(27万字),史学专著《吴棠史料》(35万字)、《明光历史人物》(50万字)、《明光人文概览》(16万字)、《明光政协史》(二卷)(上、下册,115万字,主编)、《嘉山县志》(80万字,点校)等作品集22本。作品入选《2010我最喜爱的散文》、《中国诗歌年编》、《滁州文学六十年》、《滁州散文选》等30余种文集,其中散文《寻找芦苇地》入选全国性高中语文试卷阅读题,《明光史话》、《史林拾荒》等书收入百度词条。曾获安徽省社科普及优秀读物奖、安徽省金穗文学奖、中国散文年会奖、华语文学创作笔会奖、屈原诗歌奖、《文学界》优秀作品奖等十数种省级以上奖项。
纸刊投稿敬请点击征文链接https://m.booea.com/news/show_2954259.html&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