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继往开来)
地理城步
肖丁勤
近段时间与一从事户外运动的朋友探讨城步地貌时(编者注:城步,指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我援引县志记载“城步地处越城岭山脉与雪峰山脉交会地带”说法,朋友不同意这种观点,坚持“城步全境山脉属越城岭”,并反问我“越城岭与雪峰山在什么地方交会”。朋友是城步户外运动第一人,地理知识在我之上,我不敢与之争论下去,况且我对城步认知只源于县志地理篇的片言只语。之后,我问多人关于同一问题,都回答不出来。我才发现这是普遍的带有困惑性的问题,遂做些研究,以解自己及众人心中的疙瘩。
地理即是一地自然山川之特征,小至一山一水,大至纵横千里、绵延数县,要想弄清,不是易事。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明朝徐霞客著《游记》,二位地理大师囿于各种客观条件,穷其一生都不能探求真相,更何况我们对于城步地理的认知。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关于城步的认知无非来源于报纸宣传和书籍记载。而这些有限的资料信息,却还因出处不一、表述各异,而让接受者云里雾里。以下举数例。
2009年出版的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概况》:“城步位于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雪峰山南段与南岭西部越城岭余脉的交会地区。雪峰山脉与越城岭余脉在县境汀坪、蓬洞一带交汇。”湖南《邵阳市志》:“市境西面是巍峨的雪峰山脉,南起城步佛顶山,向北经武冈、绥宁、洞口县后出境。”“绥宁为雪峰山脉南端与八十里大南山西北部的交接地带,地势最高点为牛坡头”,“新宁处越城岭山系与雪峰山系交接过渡地带,地势最高点为麻林乡顶佛山。”“武冈地处雪峰山和南岭山脉交会处,最高点为照面山1409米”,“隆回、洞口位于雪峰山脉东麓”。广西资源县志:“本县地处越城岭西麓,主峰大宝顶2142米,属南岭山地一部分”。广西龙胜县志:“地处越城岭山脉西南麓,境内最高峰为大南山,海拔1940米”。
从以上城步周边各县的各自地理表述可以初步确定,一是城步确系越城岭与雪峰山交会之地。二是各县从地方主义出发对相关地点的引用有误,佛顶山与顶佛山均系同一地名,就是城步二宝顶,新宁县之说是无稽之谈;牛坡头位于城步丹口镇竹岔山村,与绥宁县黄桑乡接壤;南山顶位于城步南山牧场,龙胜却将其搬到己县。本文着重阐述的是,城步虽系两山交会,但既不是越城岭余脉,也不是雪峰山余脉,两山交会更不是汀坪、蓬洞。

湖南城步县城“诸葛城”(陈旭摄)
南岭,又称五岭,是湘桂两省(区)边境的界山,也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湖南城步、新宁与广西的资源、龙胜交界这段山脉,称为越城岭,由几列北东或南北向的雁形山岭排列组成,整体呈东西方向连绵。资源县称为猫儿山,主峰大宝顶,2142米;城步境内主峰二宝峰,2021米。这是无须争议的。越城岭在城步的山岭依次为南山、金童山、金紫山、蓬洞老山、银竹老山、古田山、黔峰山等,群峰耸立,气势磅礴。这是山的主脉,而非余脉。越城岭横贯县境东面,在大古再起星顶,立峰铁顶岩,过威溪再至武冈云山。其余脉一支延伸至邵阳县的四明山。如在互联网上打开谷歌卫星地图,越城岭的脉络走势更为清晰。因此,县志“越城岭山脉绵亘南境”之说是不准确的。
再看雪峰山。雪峰山是湖南中部主要山脉,西有武陵山,东为罗霄山,南接越城岭,为资水和沅水的分水岭。权威地理书籍《湖南地理志》载,“该山(指雪峰山)南端起于城步,与八十里大南山相接,北部止于洞庭湖滨,东北-西南走向。”与大南山相接,并不是说源起南山,而是发源于靠近南山的牛坡头。雪峰山南段陡峭高峻,最高峰位于洪江的苏宝顶,海拔1934米,牛坡头1913米,居第二,湖南隆回白马山海拔1781米,居第三。造成人们印象中认为雪峰山不在城步的原因是,一则雪峰山历史上一直称为梅山,新邵的龙山、安化的梅山都是大梅山范围。以雪峰山之名载入史书不过百年。二则在雪峰山隧道贯通前的几十年中,洞口县雪峰天险一直是邵阳通怀化的必经之道。“雪峰山,九百九十九道弯,道道都是鬼门关”,洞口雪峰山的名字也就流传开来。廖清谬误,正本清源,城步实实在在为“越城岭山脉与雪峰山脉交汇之处”。
城步虽不及青藏高原有“万山之宗、万河之源”美誉,但称为“湖南屋脊”、“湖南水塔”是名副其实的。全县1000米以上山峰657座,1500米以上山峰234座。全省前十的高峰,城步独占一半。大小溪河816条,为巫、资、渠、浔四水之源。

大美雪峰山(刘文摄)
前面讲山,再来说水。
资水是邵阳第一大河,发源于城步县资源青界山林场黄马界。清代道光《武冈州志》载:“资水,源出城步上五都茅坪坳”。《辞海》第1953页:“赧水,资水西源,源出城步县北,至邵阳县双江口与夫夷水汇合后称资江。”2005年4月,湖南几家省报发起“触摸三湘之美,守护四水之魂”活动,为四水源头立碑铭志。根据“江河之源,唯大、唯远为源头”标准,将著名画家黄永玉题字的“资江源”碑立于城步资源。活动之初,争议即起,广西资源首先发声,称“城步资源只是乡名,广西资源是县名,资源县应是资江正源”。湖南省内地理专家按照流长、流量、河宽、航程及流域面积综合评价后,称“资水自邵阳县双江口以上分为两支,西源为赧水,南源为夫夷水,赧水流域面积比夫夷水大59.98%,为7149平方公里,但河长较夫夷水短23.93%,按照历史习惯和面积长度百分比,认定赧水为资水干流。”此为权威定论,作为城步人不可不知。
资水上游称赧水,读“nǎn”音,很多邵阳人也不知其来历。据笔者考证,“赧”即赤的意思,水流过红色岩层而表现为红色,但城步境内没有红色河床。“赧”可能是“赦”的转化,邵阳有赦江的乡名和河流,过去的地理编辑误以为赦江为资江之源,错称。后来被沿用至今。
巫水源出城步,横贯绥宁,西抵洪江,注入沅水,是城步县境最大河流。巫水古称雄溪,为武陵五溪之首,故城步苗族曾被称为“雄溪蛮”。沅江源出贵州省都匀县云雾山,是湖南四水中水量最大、水能蕴含量最丰富的河流,汛期入洞庭湖水量占到四水总量的一半。巫水是沅江最大支流,北源出自县境巫山,东源出自金紫山林场风雨殿。因境内有巫山巫水巫傩,故史上均以巫山北源为巫水之源,巫水为巫傩文化之源。巫水一路接纳众多溪流,自羊石匡塘浩荡出县。这段资料已较详尽,在此不赘。
巫水作为城步母亲河,千百年来默默流淌。对她的关注,我们做得很不够。在近十年省内开展的数次“沅江溯源,文化寻根”活动中,我县只是被动参与。民间驴友视城步为户外活动的天堂,我们却仍无所作为。好在“生态立县”已被确立为县域经济三大发展战略之一,让我们共同期盼巫水流淌得更加妩媚。

诸葛城南,巫水妩媚(陈世光摄)
南山是城步的旅游名片,也是湖南的地理坐标。《南山场志》记为“南山为越城岭与雪峰山交会地带,地处越城岭北麓”,此误前面已作交代。南山实为越城岭主脉之一。该山雄踞湘桂边界,虽然高峻,山顶却是台地草原,山间四十八坪缀落,气象万千,低温无夏,春秋相连,有着独特的山地垂直气候与南坡北坡气候差异。长期以来,城步对于南山仅从牧业和旅游业上认知,没有从大地理上来认识。南山在地理区位上,是湘桂两省(区)的分水岭,四十八溪总长256公里,分属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系渠水、浔江的发源地。广西龙胜县的芙蓉河、平等河、甘甲水、大坪水、长塘水,广西资源县的贝子河、湖南通道县的临口河,以及湖南城步县境的长安水、地阡水、黄坪水等众多溪河均发脉于南山。水系密布的八十里大南山就像是大江大河的毛细血管,其状形如长江源头的沱沱河和通天河,浅者齐踝,深者淹膝。然而下山之后,就以冲诀之势跌宕向前,汇入浩渺江湖。在绿如翡翠的大南山上,有一处名为“南山神泉”的水源,经国家地质部检测属低矿化度低钠重碳酸镁钙型含锌优质矿泉水。高山有好水,“南山神泉”完全可以打造为高端矿泉水,畅销四方,然此泉仍白流至今,令人心生惆怅。
美丽的湖南城步有着雄山秀水,徜徉其间,无不让人感到生态之美、和谐之美、心境之美。笔者作为城步山水爱好者,在此也期盼县内有识之士,为县境的巫、渠、浔三水之源以及巍峨高峰作赋立碑铭志,以补山水之憾。

南山牧场,妙曼如仙
作者简介:肖丁勤,苗族,1973年5月生,本科学历。国家邮政社会监督员、湖南省苗学学会会员、邵阳市第四届道德模范。曾入史志部门,钻研城步地方史10年,旁涉城步文史、民族文化;闲时用镜头捕捉万象,以文字记录社会。人生信条:天生我材无大用,青史留下小名字。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部分作品:
点击链接-肖丁勤作品
点击链接雷学业-“苗族风情故事”
点击链接-刘学用陈芳作品
点击链接杨盛科-“古稀杨老讲故事”
点击链接李德文-“山村纪事”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