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乡五味
文/周思昆
快临近春节了,因父母甚是思念故乡,于是我提前向单位请了休假,准备和父母一同回到那相隔一千七百多公里、阔别了五年之久的故乡。
我们刚下飞机,才走出候机厅不久,就听见一个洪亮的声音在叫唤着,那一声声“大哥、大哥”包含着数不尽的思念和激动,也许是父亲太过于熟悉这声音,亦或是父亲思乡心切,不假思索地就喊道:“二弟,我在这里,二弟。”我顺着声音的源头寻去,远远看见一个身材健硕,头发在风中摇曳,穿着黑皮衣、浅蓝色牛仔裤的中年男人。我对父亲说:“爸,那边那个黑衣服、蓝裤子的是二叔吗?”父亲哽咽道:“是二弟、是……。”父亲一边用衣袖擦拭着眼眶中的泪水,一边挪动着身躯在人群中穿梭,以往赶路都是我挽着父亲的胳膊,可这一次却是父亲拉着我在前行,不论我迈开多大的步子都难以赶上父亲的步伐。当父亲紧紧握住二叔双手的时候,我能清晰的感受到父亲的身躯在颤抖,虽说故乡的春天依旧寒冷,风就好似那针尖一般刺痛着我们的肌肤,可我心里明白,父亲的颤抖并不是因为严寒,而是……,想到这里,我的内心一阵酸楚,那不争气的泪水就像溃堤的大坝、宣泄而出。为了避免我心酸的情绪渲染到父亲,我悄悄移动到了母亲身后,用纸巾擦拭着眼泪、调整着情绪。父亲和二叔在一番寒暄之后,我们坐上了二叔的车子,朝老房子驶去。
车子在回家的路上穿梭,我透过车窗眺望远方,映入眼帘的却不再是那片错落有致的竹林,取而代之的则是鳞次栉比的楼宇,少了些许的生机,却多了几分死寂。我怕故乡也会变得像车窗外的景色这般陌生,因而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极力搜寻记忆中故乡的模样。我依稀记得,在入乡的道路两旁应是一株株高耸挺拔、参翠欲滴的竹林,无论严寒还是酷暑,他们都站在那里,屹立不倒、毫不动摇;而环绕故乡周围的溪流,清澈见底、透彻明亮,她时而拍拍岸边五颜六色的石卵,时而摸摸绿地上才伸出脑袋的小草,她舞动着婀娜的身姿,娇羞地滋润着故乡的田野与五谷,就像母亲一般,无私的呵护着,照顾着我们。我怀揣着期待的心情,思想着故乡的亲人、美景和美食,心头的不安似乎也已悄然离去,随之而来的则是甜蜜、喜悦。
“孩儿啊!到家了,下车吧,怎么还在发呆。”母亲的呼唤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方才知道车已经停了。我带着些许兴奋的心情下车,本以为那熟悉的一切将会包裹住我,哪知盼来的却不再是记忆中的她,这当头一棒将我打得着实不轻,它彻底击碎了我甜蜜的梦,门前随风嬉闹的嫩草已全然不见踪影,环绕故乡的溪流也已沧桑得不堪入目,点缀在故乡四周那五彩缤纷的花儿也早已远去,就连我们居住多年的老宅也已“尸骨无存”。我一面听着二叔介绍家乡这几年的变化,一面努力找寻能和记忆中支离破碎的故乡吻合的地方,好让自己有些许的欣慰,不至于一直在苦闷中沉沦而不能自拔。可不管我多么努力的去寻找,依旧没有半点的熟悉感,故乡巨大的变化彻底浇灭了我心中的希望,一阵阵凄凉和苦楚不停地侵袭心间。幸得二叔、二婶、三叔、四娘等家人的热情和关切,让自己不至于在这失落的空间中独自徘徊,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冲淡了我内心深处的悲凉,一丝丝暖意涌上心头,让我暂时忘却了先前的不快和哀愁。
家庭聚餐总是欢乐的,一家人围坐一团,谈天说地、饮茶叙旧,谈论着家乡的变化,谈论着我们一家在大城市里的近况和发展。我儿时的玩伴此刻也聚集在我身旁,他们嘟囔着让我讲讲大学里的生活,我看他们兴致正浓,也不好意推脱,便详细的将我大学里的点点滴滴都讲给大伙听,看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我也越讲越带劲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就溜走,一转眼已至深夜,大伙都疲惫了,开始陆陆续续的散去,父母也已进了客房,我独自一人看着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乡,心里五味杂陈,也许是一路上休息充足,我竟没有一丝倦意。我带上门,到周边转转。
沿着房子周围,是一条蜿蜒的碎石小道。这是一条幽静的路,白天人并不是很多,夜里就更加沉寂了,我手插着裤兜,漫步在这幽僻的小道上。忽然,我隐隐约约的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她的味道似曾相识,我好奇的顺着香味飘来的方向走去,一片梅林映入眼帘。我知道她,这正是我儿时经常来玩耍的地方,我激动的朝她小跑过去,瞬间将自己置身其中,看着那五颜六色的梅花,有那白色的花瓣中间点缀着黄色花蕊的黄梅;也有那周身都是粉红色的红梅;还有那花朵恰似白雪的白梅。她们是那么的璀璨耀眼、那么的妙曼轻盈,一阵阵微风吹过,伴随着散落的月光,就好比仙境中翩翩起舞的仙女,让人心醉神迷,林逋的《山园小梅·其一》说得好: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可想当时林逋对梅花是多么的情有独钟,若是他也能一睹我这故乡梅林的风采,想必又会是另一番韵味吧。偌大的故乡,我并非全部陌生,至少还有这片梅林,她保存了我全部的记忆,那个我曾经嬉戏玩乐过的故乡、伴随着我成长的故乡,拥有我熟悉味道的故乡又回来了,我内心的苦涩一扫而空,看着这熟悉的面容会心的笑了。我抚摸着她,脑海中曾经支离破碎的记忆又再一次完整无缺的闪现在眼前,我一路哼着小曲,一路回想着开心的往事,不知不觉已经走到自己的门前,我轻轻推门进去,屋里什么声息也没有,父母已熟睡多时。我悄悄的进入卧房,看着斜射进房的月光,心里想着:不论故乡再怎么变化、故乡的梅林还在,故乡的月光依旧,故乡的亲情永存。不知过了多久,我也渐渐睡去。
作者简介:
周思昆,男,汉族,云南普洱思茅人,1989年生,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工学学士。从小喜好中国国学思想文化,因而工作之余经常研读《老子》、《庄子》、《素书》、《阴符经》等一些国学典籍;同时我也喜好写作,代表作品有《燕雀之乐未必不如鸿鹄之志》、《人就一辈子,不能太憋屈》、《早归》、《商女》等。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