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在心中
文/陆文龙
前几天,从网上买了三种小蒜,我爱吃小蒜。主要是因为它开胃。你不知道打小我就爱生吃葱啊蒜啊什么的。哦,生姜不爱吃。看祖母在世时吃生姜,咯吱咯吱的,津津有味的样子,我嘴里顿时辣嗖嗖的。爱吃大葱,大概受着老妈的影响。常见老妈早晨临出工前和傍晚收工后,拿张煎饼,弄根老咸菜往饼里一卷,然后信步走进菜园捋几根绿葱叶往饼里夹。
鲜蒜头我是最爱吃的。上面的皮,白白的,辣里带着甜,甜里渗着辣,味道特鲜。蒜瓣那是一口一个,跟吃花生米似的。
有回从东海回昆山,就在火车上,吃烤牌就鲜蒜头,周围人侧目呵。嗯哪,这是山东人!瞧,恁吃大蒜!他们猜测着,俺是山东人。不错,上个世纪上半叶,东海县,包括徐州呵都属山东省的,只是后来归划到江苏省的,我们和山东临沂接壤啊。如今,我们仍保留着山东人大部分的风俗习惯。
其实,要说有味,还数野小蒜有味,浙江人叫它小野葱,是有点儿葱味,虽然个头比大蒜小不少,但是那股味儿却不输大蒜。
吃小蒜对身体好处很多,首先是健脾胃。小野蒜抱鸡蛋或是和鸡蛋掺和面粉做成鸡蛋饼,清香扑鼻,再就着玉米粥或大米小米什么粥,那个滋味哦,还得了。不过我还是最喜用盐腌渍了吃,辛辣刺激,让人胃口大开。其次是可补充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等,再次是味道因刺鼻,可避蚊蝇叮咬。
这最后一条是我加的,因为我发觉在苏北生吃葱蒜,没多少人特在意,因为大家都生吃。而在苏南,江南啊,就有人介意啦,也是,人家不这般吃啊。我也理解,因为这顿我没吃别人吃了,我突然闻见,也确实有点那个。于是,我又从网上买了DUNK男士香水。小蒜一定要吃,谁也甭想拦我。呵呵这不,我分别从安徽安庆大别山区,徐州农家小店和湖北武汉等地买了小蒜苗和小蒜头。亲,货到了。打开一看,妈唷,恁细小。跟细韭毛似的。怎么摘拣?愁人。六斤是带叶子蒜头,叶子都干了蔫了黄了。六捆,一捆有几百根,要一根一根摘理。蒜头还好,大大小小,挤作一团团,白白嫩嫩的,跟一个个光腚娃娃似的讨人喜。光看着,口里就生津。
搬了小凳子坐着,面前摆好快递纸箱里小蒜,然后是大盆小盆。先挑出1根下蒜,然后捏住脖颈,先把尾上黄叶掐掉,接着揪住最外层枯叶往头部猛一拉再一掀,整个枯叶带动茎杆连同蒜头上皮,都扯下来了。再次把蒜头上的须须掐掉。最后放进盆里,用水泡着。
就这样干着干着,会烦。看着几捆有些杂乱的细毛毛,就想这甚时能理好。不如送垃圾捅,多省亊,几分钟的事。
想起老妈说过,眼是孬种手是好汉。小时跟老妈去收麦割稻,或是到地里锄草,望着长长的地头,心里有些急,脸上显得沮丧。老妈就边干边说这句话,理吧,摘吧。慢慢地,盆里干净一些耐看的小蒜增加了,快递箱里的減少了。心慢慢静了,定力增加了,焦虑减少了。
不禁又想起祖母。她老人家洗菜啊拔草啊是极有耐心的。每每需要换水,她举起菜盆都能等到滴完最后一滴水。哪像人家,扑嗵倒完,了事。祖母当年住的房屋前的小菜园里是见不到杂草的。她经常坐蹲地上,像拔鸡毛一样对付个别不长记性的草。以平常心待之,因是平常亊。哪怕是小蒜,也如此。哪怕是小野蒜,也不过如此。如此,而已。祖母出身大户人家,却一生素颜多素食,过着简朴生活,更无豪言壮语。平素言语就无多,可是却字字珠玑,因她老人家颇多磨难坎坷,历尽沧桑,可谓参透生活真味。
佛说,以平常心处事,包括待人接物,是言适义。祖毋虽着粗布衣衫,却始终浆洗整洁。虽然参透人事,但是沉静于心,不骄不亢。佛在祖母心里,佛在平常心待平常事里。是理。佛在心中。心安即家,定心即佛。
作者简介:
陆文龙,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江苏省昆山市作家协会会员。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有诗文发表于《诗刊》、《秋水》(台湾)、《散文》等报刊。作品被选入《中国爱情诗萃》、《中国散文精品选》等。诗文注重哲意,追究思辩,蕴涵深长。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