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点东西好
细读李太忠将军美文有感
文/王小明

人这一辈子,时时在说话,天天在写字。但叫创作写点东西,就犹如登天的难事,总感到是秀才、作家的专利。
奥斯特洛夫斯基16岁瘫痪,后来又双目失明,写就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巨著;“老舍茶馆”是作者把经常来茶馆人闲聊的故事,用心整理出来,成为了佳作。
读李太忠将军作品,深感作品是反映时代的印记,是对生活的记录。作品只要语句通顺,把故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就够了。
写作没有固定模式,“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大概说的就是这个理。

读李太忠将军作品,我的体会是,立足于求小,以小见大。不要求全、贪大,好高骛远就行;立足于现实、真实、详实,用心、用情,反映时代变迁,不说大话、空话、假话就行;立足于站稳人民立场,把握群众观点、时代脉搏,看社会整体面、把准方向性,该说道的说道,但不要把丑事、怪事、坏事无限放大就行。
范长江老师说“是初中毕业,就可以写新闻报道”。跟前辈比,我们都算得上是相当有文化的人了,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文凭一大串,学历一大堆。关键是要克服一个“怕”字,解决一个“懒”字,体现一个“勤”字。
每一个人的一生经历,都可以写就一本书。读读李太忠将军的美文、看看朱玉久和宁屯业等首长的佳作不断涌流,对我本人是现实的激发和鼓励。

过去首长是通过身教指导我们做人成长,现在是通过网教真传我们写作成才。
千万不要用闲聊消磨时光。首长的佳作当赞,首长的真传得学。
愿我们开动起脑筋、拨动起键盘,既拿“枪杆子”,又会“笔杆子”。遵照毛主席教导“用革命的两手,战胜反革命的两手”,创造生命奇迹,书写人生辉煌!
写作不图成名、出名、扬名,既自娱自乐,还预防脑钝。
写点东西好!


2023年1月12日晨于乌鲁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