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 关
文/耿志平(甘肃)

年越来越近了,街上的行人不慌不忙,菜市场的摊位多了起来,最显眼的是猪肉,排了两行,一个个猪被四分五裂,有些是养猪场的,有些是农民私人家里喂的土猪肉,看起来膘肥体壮,瘦肉少一些,肉更瓷实,吃起来更香,也更受人青睐。而那些瘦肉很厚很多的肉,总是让人不放心,害怕是瘦肉精喂的,那些不懂的人才会买,还喜不自胜。岂不知早已上当受骗了。

红红的对联和年画,灯笼很是喜庆,但光顾的人很少,老板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满脸的期待。因为新冠疫情,一部分老年人没有抗过这个春节,服孝的子女不敢挂红色的东西和喜庆的年画。
一筐筐红彤彤的苹果,一堆堆瓜子,花生也不再是紧俏商品。卖调料的商户用高音喇叭循环播放,吆喝着。卖姜黄粉和香豆子的摊位基本上都是老年人,是真正的小本生意,半天来一个顾客也只买一两块钱的东西,大概一天下来也挣不了多少钱。

糖葫芦和爆米花的摊位,有零星的小朋友光顾,卖烤肠的胖女人,熟练地翻着烤肠,那种怪味在空气中飘散,虽然戴着口罩,我还是忍受不了它的味道,多年来,每次路过都是掩住口鼻更别说是吃了。
卖猪血灌肠的人是一个憨憨的中年男人,说肠子是他亲自洗的,旁边卖麻子的人认识我,说那个人干啥很认真,灌肠做得很好,太多吃不完,卖一点。我拿起来闻了闻,一股调料味,没有肠子本身的臭味,也就相信了他们的话,买了些。回去可以好好享受只有寒冬腊月才有的美食了。
市场上一圈转下来,发现摊位很多,东西也琳琅满目,只是顾客有点少,不知是离过年还有十天,还是因为疫情影响了群众的收入?没有往年的购买力大了,看来想靠腊月挣一波钱的老板形式不容乐观,说不定还会令他们失望。我倒希望剩下的几天生意可以有所改观,也不负庄稼人艰辛的付出。

不觉间一年又接近尾声,小时候老盼着过年,虽然那时候没有电视,甚至连电都没有,一家人围坐在煤油灯前,压岁钱也只有几毛钱,食物也屈指可数,但却觉着那么有意思,那么热闹。如今超市里的东西亮瞎你的双眼,只要你有钱,可以买到任何想要的东西。文艺节目也丰富多彩,但大人小孩都觉着过年没意思,除了看电视就是手机,或者几个小时雷打不动地打游戏,亲戚间拜年多数是为了面子走过场,无人知晓有多少真情实意。
小时候并不知道父母的辛苦,如今自己亲身经历了,才知道所做的一切是那么麻烦,除了累就是累,身心疲惫。

老年人常说,年好过,月难过。的确如此,不管是否好过,只要活着,就得努力,尽自己最大能力把日子过好,让家人幸福,让自己少留遗憾。
(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简介:耿志平,七零后,原籍甘肃镇原人,定居黄河象故乡合水,爱好读书写作,有文章在《九天文学》杂志和公众平台发表,都市头条实力作者,数十篇作品被都市红榜和热点精华推荐收录。写作出道不到半年,以文章朴实多彩受到读者关注,成为庆阳网红作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