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恩来与无线电通信和机要工作》(第四集)
播讲:徐宪国&力敏
徐宪国
周恩来在上海创立无线电通信时就开始使用密码,最初的密码是张沈川编制的:一种是用汉字明码颠倒更换的;另一种是用英文字母换阿拉伯数字再变成汉字密码使用的。周恩来亲自编制过密码,称为“豪密”。周恩来不仅是中共无线电通信事业和中共机要工作的创业者和领导人,还是当时的专业编码能手。出于对情报工作和无线电通信的熟悉和重视,周恩来在江西苏区对无线电侦察工作的创建极为主动热情,不仅在人才、设备上提供保障,还时常参与研讨。周恩来的远见卓识,是中央苏区无线电侦察工作建立最早、发展最快、技术最强、效率最高、成绩最大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张国焘作为另一支主力红军的领导人,对新生事物的理解和支持就较为迟缓。业务人员向张国焘报告已经破译成功密电情报时,他还怀疑地说:哪儿有那么回事呀!几经解释之后,他才逐渐了解和相信。

紧随“展密”的成功突破,红一方面军成立了专门从事侦破工作的机构——总司令部二局。第四次反围剿大捷后,二局在整合力量的基础上,成立破译、译电、侦收等科室,实行科学分工,流水作业,专业化程度和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周恩来指导二局工作,不仅方针明确,而且周到、具体。总司令部将技侦情报通报给部队时,都用“谍息”、“密息”作来源;军委机关内部进行严格的保密教育,要求全体干部严格保守军事机密,其思虑之缜密可见一斑。

力敏
在周恩来的指导之下,中央二局在突破敌人密码防线的同时,又加强了机要保密能力,在攻防两个方面都压倒了对手。这一信息战的优势是此后整个革命战争中人民军队取得胜利,特别是长征中红军能够绝地逢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情报工作同任何其他工作一样,中央二局是个绝密的机要单位,许多高级领导也不了解,有时会因此受到委屈和误解。曾希圣回忆,长征后期,煤油、柴油都很缺乏,总政治部一位高级领导对二局使用那么多汽油不理解,说:中央领导点灯都没有油,你们要那么多油干什么?曾希圣愤怒地说:怎么啦?我吃啦!我喝啦!周恩来看到,赶忙解释:他们这个单位可不一样,中央领导没有油点灯,也不能没有他们的油用。
周恩来同志为党和军队的无线电侦察事业所建立的重要功勋鲜为人知,应铭刻于历史的丰碑。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可喜的是中国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天翻地覆换了人间!喝水不忘掘井人,为中国无线电通信起步开发电台那批通信前辈多以作古,然而他们当年那种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艰苦奋斗精神,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激励着今天的年轻人汲取传承,继续奋发图强。
我们敬爱的总理周恩来同志已经离开我们四十七周年了,但是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他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
在此感谢大家的收听!

主播介绍

徐宪国:汉中市志愿者朗诵阅读委员会成员。

何力敏,汉中市志愿者朗诵阅读委员会领读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