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此多娇,运河浪花真好。总第50期,请大家分享。
《元宵节猜灯谜的由来》
编辑//韩积蕊(山东)
大家好,我是逸夫实验小学三年级一班的韩皓轩,下面我讲一讲《元宵节猜灯谜的由来》请大家分享。
“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灯谜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猜灯谜流行于南宋。至今不衰。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既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灯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元宵节为什么要猜灯谜,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
相传,很久以前,有个财主,人称笑面虎。他见了富人就拼命巴结,见了穷人就吹胡子瞪眼。有个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烂,一次去借粮时,被他赶出大门。王少回家后越想越气,在元宵之夜,扎了一顶大花灯,来到笑面虎家门前。这大花灯上题着一首诗。笑面虎上前观看,只见上面写着:
头尖身细白如银,
称称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
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看罢,气得面红耳赤,暴跳如雷,嚷着:“好小子,胆敢来骂老爷。”便命家丁去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老爷莫犯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这‘针’怎么是对你的呢?”笑面虎一想,只好气得干瞪眼,灰溜溜走了,周围的人都乐得哈哈大笑。这事传开后,越传越远。
第二年元宵节,人们纷纷仿效,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人猜射取乐。以后相沿成习,猜灯谜、打灯虎成了元宵佳节的重要活动内容。
谢谢大家,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主编简介】
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康庄人。中学退休教师、山东省作协会员、民盟盟员、京杭书院讲师团成员、临清市关工委宣讲团成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聊城市老教师宣讲团成员,临清市宣传部思政理论讲堂宣讲人,临清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
【运河浪花】
~~~~~~~~
纵情笔墨 愉悦自我
~~~~~~~~
特邀顾问:冯喆
文史顾问:文博 鸿涛
总编:运河浪花
主编:寒冰
校对:凌云
编审:冰凌斋主人
编委:立诚 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