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趣闻 
文/耿国新
在风俗各异的中国,小年的时间历来都是不统一的。在中国古代,素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北方受官家影响,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为腊月二十四。而沿湖的居民保留船家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具体时间虽有不同,但人们也普遍将“小年”,视为过年的开始。写春联,剪窗花,扫尘土,理头发,灶神爷前吃糖瓜......这些流传千年的习俗,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关注时间的智慧,也是时间赋予人们的默契。在人间烟火中穿行,好像可以看见童年时的自己。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
在北方,人们称这一天为
“小年”。
北方的腊月二十三,
南方的腊月二十四,
尽管时间上有些许差异,
但小年一到,
年,就要来了。
这天以后,人们正式开启“过年模式”,
家家户户开始为过年做准备。
小年的由来
小年的传说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
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
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古时,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
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
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
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
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
在北宋时,小年不叫小年,叫“交年节”,
意为立春前后,年节之交。
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
贴窗花、祭灶等。
小年到底是哪天?
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
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
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
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
都称为小年。
俗话说,“小年”不小,
这天以后,
人们开始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
二十三糖瓜儿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小年习俗
大扫除,每逢小年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房间庭院,掸拂尘垢蛛网,干干净净迎春节。

北方称为“扫房”,南方也叫“掸尘”。
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尘)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美好愿望。
贴窗花,窗花多以喜鹊登梅、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和合二仙等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为主题。
将红色的窗花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更添喜气。
吃灶糖,灶糖,外面有一层芝麻,里边是用麦芽糖凝固而成的,有健脾胃、滋阴清火、润肺止咳的功效。
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于是人民便敬献祭灶,意为用糖糊住灶王爷嘴,上天后说些甜言蜜语。
吃饺子,过小年,民间吃饺子。取意为“送行饺子迎风面”。
在很多地区,一到腊月就开始各种吃饺子了。
冬至要吃,小年也要吃,而大年三十,初一初五初七也都要吃饺子......
沐浴理发,小年时,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把上一年的尘埃晦气除去,把新一年的好运带来是沐浴的宗旨。
所以,除了家里要焕然一新外,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洗浴、理发,褪去过往的晦气,开启新年吉祥顺利的好兆头。
无论是塞北高原,还是江南小镇;无论是繁华都市,还是乡间小村,处处都有浓浓的新春气息,大地皆是欢颜。在这团圆喜庆的时刻,原您与最爱的人,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留住美好,留住爱!欢度小年,愿你幸福快乐到永远!
我国诗词领域有许多描写小年的诗詞,例如:
《祭灶与邻曲散福》宋·陆游已幸悬车示子孙,正须祭灶请比邻。岁时风俗相传久,宾主欢娱一笑新。雪鬓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满不羞贫。问君此夕茅檐底,何似原头乐社神? 小年到,如意到!家家都忙着采办年货,祭拜灶神。这既寓意人们对今年的告别,也昭示了人们对新一年生活“繁花似锦”的美好祈愿。
小年至,虎年将逝。这一年,不管是缺憾、失落;还是满足、高兴;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
在这阖家团圆之际,让我们一起与家人团圆,亲人欢聚,欢欢乐乐过大年。
《祭灶词》宋·范成大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祝福小年到了过年的气息越来越浓了此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养生细节呢?
小年养生由冬藏转春生饮食:减咸增苦天气寒冷,但北方地区室内温度往往较高,人体容易出现燥热感。此时适当吃点凉菜等,可以缓解这种燥热。但是切忌贪食冷饮,否则会导致胃肠受寒。另外,还有些人认为冬季多吃火锅可以祛除寒气,却不知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更容易引起胃肠疾病。饮食上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此外,还应多食用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适逢春节,一般家庭都会准备丰富的过年食物,此时要注意避免饥饱失调,可以多吃具有健脾消滞功效的食物,如山楂、柚子等,也可多喝小米粥等。精神:心情舒畅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意思是说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因此在大寒时节,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尤其是老年人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起居:早睡晚起在起居方面要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古语有云“大寒大寒,防风御寒”,除了注意防寒之外,还须防风。生活:睡前洗脚最好养成睡前洗脚的好习惯。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入睡前以热水泡脚,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的皮肤和组织营养,降低肌张力,改善睡眠质量,对于预防冻脚和防病保健都有益处。
让我们一起等待春天的来临。
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景,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 小年的停泊,正是年的启动 无论此刻的你是收拾行囊,奔赴故乡的路还是客守异乡,独自打拼都记得呵护好身心去享受一个有滋有味的小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