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不久,我就从淮阴县组织部拿了介绍信去城南公报到,上任公社贫协主任半脱产干部。就这样,我就与王连骥同志相识、相处、共事了,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调到清江市审干办公室为止,我与他在城南公社共事十四五年。
连遭冲击,忠心不变
1966年5月16日,是全国"文化大革命"开始之日。“文革"波及到淮阴最早的单位是淮阴中学,“6688(即66年8月8日)学生造反派的成立,掀起了清江市淮阴地区的文化大革命的狂澜。波及到城南公社时间约为1966年10月中旬前后,在城南乡最早起来造反的是中小学教师和耕读小学教师,接着就是各大队的不三不四人员相继成立造反组织,有的是一人成立一个造反队。凡是成立起来的造反队都到公社来要办公房屋和办公经费。当时公社党委按县委的模式:书记、副书记都退居二三线,让党委秘书任文革组长,走到第一线来。城南的造反派凡找党委造反的,都是由王连骥同志接待。按规定党委又不给造反派解决办公经费和办公用房,再加上在刚刚结束的“四清"运动中,有些人的入党、入团、提干等问题未得解决的矛盾,都集中到王连骥同志身上。
事有凑巧,一天夜里,县委在小营乡召开公社党委书记紧急会议,布置各公社及县直各部门要把档案和枪支隐藏起来,以防不测。出席会议的人员在会上打电话回公社传达了县委这个指示。当时城南公社接电话的就是王连骥同志。王连骥接了电话,就立即向副书记杨家禄汇报,并找来住在公社院内的公社副主任马列、治安股长许保银、人武部长唐继文、人武干事周凤章、半脱产团委书记高国太和我等人,立即研究了把枪拆散分成几部分,连同档案分几处连夜藏匿起来。
次日,造反派对此有所闻。就接二连三地找王连骥交涉,说王连骥不相信造反派,把枪和档案藏起来是视造反派为敌行为。于1967年2月8日晚上召开造反派批斗当权派大会,并联合了小营公社和果林场造反派,把小营公社党委书记糜国良、公社主任唐贯淮和果林场赏党委书记祝以信等领导人也带到会场见习陪斗。会议开始要城南公社书记交出枪支与档案,书记说:当时我在在县里开会,我不在公社,我不知道"。锣鼓听声,听话听音。造反派随即矛头直指王连骥,要他交出枪支与档案。王连骥同志当场我表态:"枪支和档案是我藏的,这是按上级党委指示办的,要交出是万万做不到的”。这时,立即上来几个造反派就向王连骥同志打来。弄来高帽被他撕了,弄来牌子要给他挂上,又被他拽了。就这样王连骥同志遭到好一阵拳打脚踢。此时,副书记杨家禄和治安股长许保银立即站出来说,藏枪藏档案是公社党委按照县委指示做的,没有什么不对之处,更不能责怪王连骥个人。同时,小营公社书记糜国良和果林场书记祝以信也站出来同意杨、许二人意见,说藏枪藏档案是县委在紧急会议上统一布置的,我们也是参加紧急会议的成员,这不是什么错误,更不是哪个个人行为。就这样会议直折腾到深夜12点多钟,把王连骥同志拖到城里淮阴县委,逼迫县委写了三句半文字,撤销了王连骥党委秘书职务,开除了王连骥同志党籍。
1967年2月9日,即农历大年初一早饭后,造反派召集了城南公社的部分大队不明真相的农民,将公社的一二把手和王连骥同志三人挂上“当权派xxx"的牌子,拖到城里游街。队伍从城南公社出发,过大运河桥,由淮海路向北,经东大街东行,穿过大闸、越由河北路西行,过北门大桥闸从人民路南下,直到城南体育场结束,游了约20里左右路程。这可算推出了城南公社的“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了。如果说,王连骥同志在“文革”初期,为了保卫党的机密、人民的利益,在与造反派的较量中是“失败”的话,他这样的“败”,则是虽“败”犹“荣”!
王连骥同志在连遭冲击后,1967年的春节刚过不几天,他就一头扎到韩城大队去蹲点。在韩城大队,一方面组织大队文艺宣传队,带领贫下中农学毛选,组织贫下中农忆苦思甜,多管齐下开展农民教育活动。另一方面与大队干部带领广大社员群众,平田整地,进行艰巨的旱改水工程。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干,使韩城大队的面貌得以改观,韩城的名声大振。到秋后,在城南公社广大革命干部和广大贫下中农的强烈要求下,县委于1967年9月15日以(1967)40号文件,下了撤销王连骥同志处分决定,恢复了他的党籍和党委秘书、机关党的书记职务。1968年春,城南公社革委会成立后,公社分政工组和生产组两大摊子,王连骥同志任政工组长兼党委秘书。
王连骥同志虽然连遭冲击,但是他的一颗永远向党的红心却始终没有改变,相反,他的党性更纯,为人民服务更彻底更坚定了。
(待续)
作者:李正友,男,1945年出生,1964年参加工作,2005年退休。退休前为淮安市清浦区城南乡人民政府国家公务员。



开滦玄望简介:
王连骥,男,1933年农历9月16日生,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原淮阴县)人,中共党员,1951年7月参军工作,在岗46年,1996年1月于江苏省淮阴市工商管理局退休,高级经济师、副教授、省级劳动模范。
开笑鸾,女,1938年农历3月初九日生,江苏省淮安市(原清江市)人,中共党员,高级教师,1954年7月参加工作,在岗40年,1993年9月于淮阴市实验小学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