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三爻的张大夫走了
文/魏增刚
这段时间,学校学生得病的多,孩子继续在家上网课,我们没有电脑,孩子没有手机,我只有把手机留给孩子。
今天(2023年1月5号)公司上午通知发春联,我中午回家看到手机才知道,下午去领了春联。领春联时领导说,你不拿手机,过几天公司发米面油的话咋通知你哩,我说过几天孩子就放寒假了,一放假,手机就完璧归赵了。
下午下班回来,孩子说一位老人下午打电话了。我回了过去,一位阿姨找魏波,我说自己不叫魏波,她说打错了,我挂了电话。傍晚她又如此打了几个电话,我均说打错了,她均说对不起,看来她确实年龄大了。
夜里一个陌生人要加我微信,我拒绝了。后来他打了电话过来,说他是东三爻张大夫的儿子,问我有没有欠张大夫300多块钱,我说我没有。他说下午傍晚给我打电话的是他的母亲。
我原来给张大夫送液体,送了近二十年的液体了,一直都是货到付款的,不存在谁欠谁帐的。他说他也是随便问问。我便问到了张大夫,发现我们已经有半年多没有联系了,我猜到他可能病了不开诊所了。
他说,张大夫不在了。当我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我猛然间就停顿了下来。
他说,张大夫是2022年夏天七月份,骑车子在路上自己摔倒了,晕了后,他们知道送了医院抢救,就没有抢救过来,终年75岁。
张大夫起先在东三爻开诊所,后来东三爻拆迁,他又辗转在东三爻堡村的一个地方开,由于拆迁,他又换了个地方,又由于拆迁,他把诊所搬到了他的住所一一东三爻新村,刚搬入东三爻新村,没有多少病人,他说他还想搬到长安区开,但考虑到年龄大了就算了。
我以前在张大夫诊所时,时而就说,有些大夫已经把诊所“开”成医院了,张大夫竟然是原地踏步。他说,“开”成医院的终归是少数,他也没有能力,也不想操那么多的心,一个人有多大能力干多大的事情。我便想到自己和张大夫一样,别人干业务干了几年十几年二十年发财了,开公司了,拥有了几百万几千万的资产,而自己呢,不但没有发财,最后还拉起了摩的干起了环卫来。张大夫便安慰我说,发财的终归是少数,对财富的追求要适可而止,金银财宝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再说,不要同别人去比较,人比人是气死人的。
说到张大夫的去世,我便想到原来在西八里村开诊所的李大夫,李大夫同张大夫一样敬业,都是干到生命最后一刻钟的人。记得有一天,他的孩子给我打了电话,说他爸去世了,享年65岁,就不麻烦我以后给他送液体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当时也是悲伤不已的。
生老病死当然是人之常情,也是自然界的规律,尤其是自然界的新陈代谢,确保了天地之间永葆着生动活力与年轻。是许许多多生命的消失,让我们感到了生命的宝贵,才去珍惜身边的友情亲情,才会珍惜人与人的相处,才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从而有价值的活着。
张大夫李大夫的去世,让我想到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他们的奉献。就是这许许多多平凡人的奉献,我们的城市乡村才这样的生动和美好。
那个有些驼背的高个子老大夫一一张大夫远在2022年的夏天就走了,而我在2022年的冬天才知道的。尽管他早已去世,但是我的失落才刚刚开始,那个面容可亲瘦削的布满皱纹的张大夫到另外一个世界依然是一个平凡的大夫吗?一定是的。但愿他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依然活得开心如意。可是,他怎么知道,这个冬天西安的病人竟然是这么的多,他咋就放心走了呢?也许是累了吧!既然累了,我们就让他安息吧!他走了,以后路过那个地方,总是会想到他的,又去哪里找他聊天呢?
在同他儿子的谈话中我知道张大夫的爱人身体还好。我说张大夫在世时把阿姨当宝贝一样伺候着,希望你们作为张大夫的孩子替张大夫把阿姨经管好,也是对自己的父亲对自己的母亲应尽之孝,让阿姨安享晚年。他的儿子说,一定会的。我说我的父母去世的早,现在生活好了要尽孝之时,他们却早就走了,多有遗憾,值得安慰的是张大夫阿姨已都70多岁了。

作者简介:魏增刚,男,47岁,毕业于西安乡镇企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爱好文学,一直笔耕不辍,出版随笔散文《脚印》一书。在《扶风百姓网》《扶风微传媒》《炎帝故里论坛》《于都诗词》《乡土蓝田》《吉瑞墨香文化传媒》《城市头条》《西府文学》《新新文学》《岚山诗话》等十余家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1000余篇。最喜欢路遥鲁迅的作品。西安市电视剧文学村村民,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