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苑小说散文第20期
目 录
小说
仁心(三) 蓝 兰
相声
说门 宋仁年
散文
初冬漫话 原上草
小说
底层人家 李清发

仁 心 (三)
子宫保卫战
蓝兰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秋枫正在办公室查阅病历,突然值班医生打来电话:“患者张敏上午11点剖宫产结束,术后回病房血压一直低于正常,现在血压降到70/40mmhg,已经休克了,速来5号病房!”
秋枫是科室副主任,今天是她的二线班。所谓“二线班”就是值班医生处理不了的疑难病例需要“二线班”来指导完成。
秋枫匆忙到了病房,看到患者面色苍白,腹部隆起。双手捂着肚子烦躁不安,在床上来回翻转,嘴里不停地呻吟着。她低头查看尿袋里尿量不多。问患者:“哪里不舒服?”患者只是哼哼,不答话,表情痛苦,曲蜷着腿。秋枫用手触摸她的腹部,腹部软,深按能触摸到肚子里子宫的轮廓,顺着子宫的形状按压子宫底,随后可见大量血块从阴道流出,腹部瞬间变平。她回头嘱咐值班护士:“马上通知输血科配血,同时再增加一组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20单位缩宫素加滴壶,同时加升压药维持血压。”
走出病房,她仔细询问值班李医生具体情况。李医生简述:“患者叫张敏,20岁,未婚,有男朋友,现妊娠足月。孕期没有产检,今早自觉下腹痛来医院就诊,门诊医生发现已经临产,胎位不正,是臀位,急忙收了住院。今天是我的班,我向孕妇及家属交代情况后他们选择剖宫产,随后我和栾医生做的手术,手术顺利,术后回到病房患者的血压一直低于正常。现在做完手术已经5个小时了,血压还是上不来。急忙电话向您请示。”
又过了10分钟,秋枫再次按压张敏的子宫底,阴道仍有血液流出,查看心电监护血压仍低。
秋枫当机立断:即刻手术探查。
秋枫将家属(父母)叫到办公室向他们交代病情说:“张敏从上午手术回病房已经5个多小时了,血压一直低,我们用了升压药也不见好转,考虑可能是术后子宫收缩不好导致子宫出血的原因,现在急需要再次开腹手术进行止血,否则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情况紧急,你们尽快签字。”
父母听到秋枫的交代,感觉到病情很严重,当场吓坏了,父亲全身颤抖想说话可一时说不出来,母亲也在一边不停地抹眼泪。
一会父亲凑到秋枫跟前抖抖搭搭地说:“大夫,我孩子刚做手术回来,现在又要手术,她能受得了吗?”
秋枫说:“没办法,子宫收缩不好,用了药也不管用,现在必须手术探查,如果手术中止血效果不好,为了挽救生命还有可能切除子宫。你们家属要有心理准备。不过我会尽力给她保留子宫,孩子还年轻.。”
张敏母亲过来边哭边拉着秋枫的衣襟跪下说:“大夫,求您给她留下子宫,她还没结婚,以前的男朋友跑了,不知去向。她没了子宫今后还怎么嫁人?”
秋枫扶起张敏母亲说:“请你们相信我。我会尽力的,咱们现在要争分夺秒地挽救张敏的生命和子宫。”
张敏父母忙说:“好的,好的,我们听您的安排。”躲到一旁哭泣。
秋枫召集科室人员进行术前分工:“值班护士进行术前准备,电话通知麻醉科做准备,李大夫、栾大夫上台一起上台手术。”
张敏父母同意手术,已签字。
秋枫推着张敏进手术室时,被守在门口的张敏父母拦住,父亲手里捏着200块钱要给她,说:“闺女就交给您了,麻烦大夫给尽量保留子宫。”秋枫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震懵了。她低头看到的是一双粗糙、开裂、皮肤发黑的手,手里攥着皱皱折折的200块钱。秋枫眼眶湿润了。她哽咽着说:“叔,您不要这样,我们是不会要您的钱的,您把钱保存好了给闺女看病吧!”说完她一闪进了手术室。
术中证实是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子宫出血,手术台上秋枫对大家讲到:“很明显出血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现在子宫就像一个面袋子,软、大、不收缩......”
她边说边用双手按摩子宫促进其收缩,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20单位,效果不佳,血继续在出,子宫仍然很大且软。
栾大夫说:“我建议立即切除子宫,我的理由是抢救生命要紧,免除后患。”
秋枫主张:“保留子宫!理由是:患者还年轻,才20岁,还没有结婚,现在还没有到了必须切除子宫的地步,子宫应该保留,可以用‘背带式缝合子宫’来止血。”栾大夫急了:“如果保留子宫,按照你的手术方式进行,患者将来出现什么问题与我无关,一切后果你来承担。”秋枫说:“咱们手术科室一项职责分明,在保留子宫这个问题上我主张我负责。”
秋枫按照自己的手术方式为张敏做完手术,手术过程中输血800ml,之后在手术室观察了一段时间,没再出血。
返回病房时张敏父母拉着秋枫问:“大夫,孩子的子宫切除了吗?”秋枫会心一笑说:“您二老放心,子宫保留下了,而且出血也止住了,手术效果很好。”
二位老人双手合十连说:“谢谢!谢谢!”
虽然手术是成功了,秋枫心里仍担心张敏回病房再次出血,她每隔几分钟就去一趟病房,观察患者的子宫收缩情况、血压、血氧饱和度、脉搏等生命体征有没有变化。
直到凌晨4点,患者病情平稳后秋枫才回到家,爱人和孩子都被她的开门声音惊醒,家人知道她做完手术回来了。他们已经习惯了她这种“来无影去无踪”的工作方式。
没开灯,秋枫蹑手蹑脚地回到小卧室躺下,没有睡意,甚至有点得意:一晚上的搏战证明了“子宫保卫战”的可行性。
“背带式缝合子宫”是秋枫参加一次学术交流会议上学到的保留女性子宫的一种手术方式。
在会上专家提出:我们妇产科医生应尽量为女性患者保留自己的子宫。此前患者患有子宫疾病时有的医生为了“免除后患”建议切除子宫,随着医学专家们临床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认为子宫是女性必不可少的器官,有其好多别的器官不可替代的功能,不能随意切除。
那次参加会议的都是妇产科主任级别的专家讲课,专家们分享各地的成功经验,培训三天下来秋枫收获颇多,其中一项手术技能就是子宫背带式缝合。
秋枫深深地领悟了这一技术。回医院不久就用了好多次,她自己在科里也提出了“子宫保卫战”的说法,在后来的工作中也确实为患者保卫了好多子宫。
(完稿于2022.11.30)
作者简介
蓝兰,内蒙古包头市人,主任医师,曾任职妇产科主任,现任医院质控科主任。连续多年被评为年度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称号,在市级、省级、国家级医学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喜爱写作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在各级报刊多有发表。

说门解义
(相声)
天目湖客
[甲乙两人分从两边上场
甲:老师好!
乙:同学好!
甲:老师再见!
乙:同学再...回来!
甲:老师有事吗?
乙:你怎么没去上课?
甲:我出门逛逛!
乙:马上要上课了.你出门干吗?
甲:老师您不知道,今天文老师讲门的课,我不想听.
乙:文教授可是全国知名学者,他的课你不听?
甲:说门解义,这门有啥说的?
乙:这门的学问可多了,他每次讲课我都去听.
甲:门那个不知道,一生下来就见门.
乙:那叫门生.
甲:门生就是学生.
乙:你挺聪明的,我问你门字会写吗?
甲:英文字Door,叫大.
乙:大就是门,叫大门.
甲:中文笔画一点一竖一折勾,写出来就叫门字.
乙:繁写呢?
甲:(比划)那是两扇门合起来才叫门.
乙:你知道门有多少种类吗?
甲:多呐,实木门,钢木门,塑窗门,竹木门,钢质门,装饰门,复合门,合金门,隔断门,橱柜门,折叠门,太多了,至少能说出一百多种门来.
乙:你这是安做门的材料来说的.
甲:是的.
乙:按位置说呢?
甲:前门,后门,中门,偏门,厢门.
乙:按开门方式说呢?
甲:有平开门,弹簧门,推拉门,折叠门,卷帘门,移动门,自动门.
乙:不错,看来你对门挺了解的.
甲:自小和门打交道.
乙:从作用上说呢?
甲:大门,小门,进堂门,房间门,防火门,防盗门,安全门,篱笆门等等.
乙:说得很好,现在我问你一个问题,门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
甲:这个说不上来.
乙:门是谁发明的?
甲:这个说不上来.
乙:最早的门是用什么做的?
甲:这个说不上来.
乙:告诉你,据文教授考证,门在祖先穴居山洞时便出现了,为了防止野兽入侵,祖先们在洞口堆上石块挡住,就成了门.
甲:这个真的没想到.
乙:你知道有巢氏吗?
甲:那是上古时代的人.
乙:据韩非子记载,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禽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号有巢氏.
甲:那是说有巢氏发明门后,被当选为皇帝了.
乙:这在诗经易经中都有记载,你知道吗?他是我囯最早的民选皇帝.比美国的民选总统早几千年了.这外国人选总统是跟咱中国老祖宗学的,你知道吗?
甲:不知道.
乙:门还有其他作用.
甲:什么作用?
乙:古诗说,绿衣使者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甲:什么意思?
乙:这是指守住宫门后,隐瞒掩饰了多少宫闱秘事,给门关闭了,遮挡住了.
甲:是的.
乙:所以后人将泄露机密说成什么门,比如说尼克松的水门事件,特郎普的通俄门事件,贪官们的什么艳照门,手表门等等.
甲:有道理,怪不得我爹和我妈吵架,总要先关上门,是怕泄密给外人知道哦.
乙:这就对了,大门一开,真相大白,大门一关,多少千古之谜就产生了.
甲:看来这门道门道,真有道道.
乙:要说门道,可真多呢,中国人把门看得比脸还重要,门面门面,门和脸面连在一起,常听人说家门不幸,国门洞开,都是家国出大事了.
甲:说得是.
乙:门是脸面,也是身份,如山门,城门,庙门,门楼等等,无不代表主人的脸面和身份.
甲:说的是.
乙:门第就是礼制,如室外有门,门外还有阙,进门之后,有一照壁,而登门之前,即有台阶,一般分为三七九阶,以示门主身份,进门就有一门槛,你只能依序渐进,不能一步登堂入室.
甲:还真是如此.
乙:门头一高耸,来人矮三分,狮子门边蹲,客人心畏敬,门神威武立,贼盜不敢进,可见门的作用多多.
甲:老师说的是,看来这门学问挺深的.
乙:你能把门构解一下吗?
甲:说不清楚.
乙:门的结构大致如下,有门框,门扇,门轴,亮子.
甲:什么叫亮子?
乙:旧时门上有扇窗,用于采光通风,叫亮子.
甲:第一次听说.
乙:还有门窗,百叶,把手,门锁,门铃,门槛,门牌,猫眼,闭门器,固门器,门环,门闩,门鼻儿,门钹.
甲:这些都是门的一部分.
乙:门的文化民俗还不少呢.
甲:请老师讲讲,有哪些民俗文化.
乙:比如说,除夕在门上贴福字,年初一在门上贴鸡,年初五送穷出门,上元节张灯祭门,清明在门上挿柳条,谷雨贴符禁蝎,蚕月明昼闭门不开,端午门悬昌艾,大伏天在城门裂狗,七月半门上挂麻谷,重阳节茱萸酒洒门,冬至门上糯米团,等等,都是千年延传的门文化民俗.
甲:这些民俗我们年轻人知道的不多.
乙:所以门文化这门课,你应该听听.
甲:是的.
乙:这门文化,是历史和生活累积而成的,你听说过玄武门之变吗?
甲:听过.李世民上位之变.
乙:还有明英宗,在其弟弟景泰帝病重之机,夺取东华门而进宫,登上奉天殿做了天顺皇帝,史称夺门之变.
甲:这宫门就是国门啊.
乙:古代天子立五门,金凤朵云颁诏书,只有天子走正门,官员都是走偏门,民间也有柴门衙门之分,门第即等级,办事有公门私门之说,处事有前门后门之分,这都反映出中国的门文化,民间有七夕开天门,鲤鱼跳龙门等传说
甲:听老师一说,才知道这门文化的厚重与悠久.
乙:可以说,门文化是进入中国文化的一扇大门,进了这门,就走进了中国文化之门.
甲:是的.
乙:你在南京上大学,你知道南京有多少门吗?
甲:说不清楚.
乙:据文教授考证,南京在明朝时,城门就有内十三,外十八之多.
甲:内十三有那些门呢?
乙:这内十三实际是指明朝建的城门,分别是朝阳门(中山门),正阳门(光华门),聚宝门(中华门)三山门(水西门)石城门(汉西门)清凉门(清江门)怀远门(定淮门)仪凤门(兴中门)神策门(和平门)太平门,中央门,汉中门,钟阜门,金川门,
甲:这十三个城门属内门.
乙:十八个外门分别是:麒麟门,仙鹤门,姚化门,观音门,佛宁门,上元门,沧波门,高桥门,上方门,夹岗门,双桥门,栅栏门,凤台门,大小安德门,大小驯象门,江东门,集庆门.通济门,
甲:这么多城门.
乙:这都是明朝的城门,内城周长67华里,没有这么多城门,进出就不方便了.
甲:还有吗?
乙:有啊,如玄武门,西安门,东华门,后宰门,标营门,午朝门,挹江门,华严岗门等地名,都带门字.后来又增设了许多门,如草场门,丰润门,海凌门,小北门,新民门,雨花门,解放门等等.凡是做过国都的城市,它的城门就多些,如北京,西安,苏州,开封等城市,门就多多!
甲:老师,听你迭一说,我还真是个门外汉,连门都没进,惭愧!
乙:只要你肯学习,就会从门外跨进门内的,现在你去不去听文教授这门课啊?
甲:去去去,老师,我跟你一起去!
2014.11.28于常州梅巷
作者简介
天目湖客,本名宋仁年,江苏溧阳市人。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著有《宋仁年戏曲影视作品选集》《难忘乡情》等多部专著文集。现为《族群文化》杂志总编。

初冬漫话
原上草
小雨断断续续下了一天一夜,也经历了又一个失眠之夜,天明了才睡着,再醒来已经将近八点。去小区南门广场做完核酸后,便去南边的广场路溜达溜达。天有点阴,路上一堆堆的黄叶,有的躺在路上,有的还浸在水湾里,也有的被风吹着在空中飘飘悠悠。看到这一切后一阵莫名的伤感袭上身来。杜甫就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伤秋句来表达自己流落他乡、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伤悲感情。
小雪节过了,历经一年的风雨,高大的杨柳也落叶了,只有路旁的冬青树和石竹还披着一身绿色,郁郁葱葱,还有菊花在篱笆旁冲天洒香。宋·钱时有“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来赞美菊花的耐寒品格。
不过微小的石竹花也让雨打弯了腰,躬身蹲在树下。可她一身绿色仍在,桃红色的小花依然展示自己的鲜艳美丽。唐代司空曙在《云阳寺石竹花》写道:“一自幽山别,相逢此寺中。高低俱出叶,深浅不分丛。野蝶难争白,庭榴暗让红。谁怜芳最久,春露到秋风。”来歌颂石竹的坚韧品质。
石竹是我国古代名花之一,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有的在山顶河谷,有的在沙地山坡,有的草甸平川,是春秋常见花卉之一,石竹株型低矮,茎秆似竹,叶丛青翠,花期特长,从暮春季节可开至暮秋,在温室盆栽藝养可以花开四季。花朵繁茂,此起彼伏,花色有白、粉、红、粉红、大红、紫、淡紫、黄、蓝等,五彩缤纷,变化万端。从春到秋,颜色艳丽,白色红色都娇艳于其他花卉。因此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喜爱。陆游也有“红苋如丹照眼明,卧开石竹乱纵横。骚人见处终然别,只说清秋采落英。”来歌咏石竹的美丽坚韧。
看着满地的黄叶和素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美誉的草也在寒冷的西风中逐渐凋零;不由不佩服那指甲盖大小的小小的石竹花,她的生命力如此的顽强,她能和菊花一样凌霜绽放,不负秋光。立冬时节,凉意袭人,但她依然绽放美丽、抛洒暗香。有花如斯,不畏严寒,傲然盛开,怎不令人赏心悦目?又怎不令人心头生暖?小花如此,大写的人焉能畏惧风霜雨雪?
作者简介
原上草,本名李清香,山东省平度市人,退休教师。爱好文学,业余网络写作十几年,所创作的诗歌散文发表于多处文学网络,还有部分发表于多种纸质报刊。

底层人家
李清发
一
李四玉临终时对着独子和长孙断断续续地说道:“我们这个家族中,属我无能,没有给你们留下家产,就是这两间半房子,你们要争气呀!”
李四玉的丧公事草草地结束了,家里回复了往日的宁静。四玉的独子——李铁成把母亲和妻儿安顿好后,外出打工去了。
第二年的春天,李铁成在长子李继先的央求下,去村委会批了一块宅基地。
二十岁的李继先从记事起就跟爷爷奶奶一家八口挤在两间半茅草屋里度日,眼看着邻居家的同龄伙伴,父母都给盖上房子准备娶媳妇了,心里也着急起来。
爸爸,咱家也该建新房子了!
哪有钱啊!我这出外打工一年多,除了上交生产队买工分的,就只剩下一百元,连个房子的地基也不夠啊!?
你再想想办法,我也出去找找朋友借借。
半年后,李继先从父亲手里接过六百元钱,其中五百元是贷的款。
李继先怀揣着六百元钱,东奔西跑,求亲 告友。这一天来到了干爹——王有余家里,吃饭间,说明了来意。
我们的村子是出石头的,干爹这几年不去石头坑了!明天带你去看看。
干爹是个游手好闲的人物,是个嘴把式,在石头坑里呆了大半天硬是没有打出半块石头来。晚饭后,继先去了干爹的哥哥——王实余家。
王实余是坊子煤矿工人,人老实厚道,膝下两儿一女。大儿子已在矿上就工,女儿年方十八,出落得亭亭玉立。小儿子十六,听说李继先会干木工活,就准备让小儿子跟着学木工。
李师傅年纪轻轻就会木工了?
家庭情况使然,考大学没有考上就去学了木工。
让小儿子跟你学徒吧!
可以呀!不过学木工很累的呀!
没关系的!孩子上学不行,就工还没有指标,在家闲着光惹事,你就拢着他吧!
王实余得知李木匠此次来兄弟家的真实来意后,就把自己的院墙拆了让继先回家找马车来拉。就这样盖新房子的石头完备了。
李继先又在一个下午时分来到了朋友的家里。朋友徐鹏当年正上高中,父亲是潍坊市大瓦厂的政工书记。
小伙子你才二十岁的人就为家里建房子操心了,不容易啊!
徐大爷,没有办法呀。家中无人操这份心啊!原先一家八口人挤在爷爷的两间半土房子里,去年爷爷去世后,父亲一人为了我们七口人的吃穿劳作,也顾不上盖房子。
好吧,看在你为了大家庭愿意承担责任和义务,抽空来打扫一下厂子吧。
就这样盖房子的砖瓦有了眉目。
继先忙得三天都吃不上一顿热乎饭,二弟——继能却到处游玩。东邻居的李大爷问道:“二小子!你家不是准备盖房子吗?你还到处游荡?”
那是给大哥盖房子娶媳妇的,与我没有牵扯。再说俺娘也不用我干,俺爹怕俺娘,不敢管我!
砖瓦解决了,还缺石灰、水泥和沙子。继先的妹妹排行在三,五年级毕业后由于学习不好就回家了。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在家无事就跟着哥哥去拾煤碴、拣石灰,一个冬天捡了一吨石灰块,就这样盖房子的石灰有了。李铁成又找了关系买到了水泥,就差沙子、檀条等建筑材料了。
李继先找到了在宁家沟公社农机站的表姐夫,表姐夫开着大五零拖拉机给拉来了沙子,又从邻村买来了檀条。父亲铁成联系了一个乡间小建筑队,包工费360钱,给把三间新瓦房盖了起来。
二
三间新瓦房盖起来了。院墙、大门还没有盖好,一家七口人就扛着铺盖卷住进来,把新房子塞得满满的。李继先摇了摇不大的脑袋,晃了晃瘦弱的身体,哭笑不得。
父母和奶奶,以及妹妹和上初中的小儿子挤在东里间里。二小子和继先挤到西里间的一张大床上。
一天早上,李继先把李继能的铺盖卷扔了出来。奶奶赶紧问:“这是咋回事儿?”“这混小子自从搬进来和我一张床睡觉,整天价就知道嗑瓜子,弄的满屋子里到处是瓜子皮,睡觉起来被窝子也不叠,弄的满屋子油灰气、尿躁味,屋地也不打扫,满屋子里乌烟瘴气的,我来个朋友怎么看?”
二小子没有办法搬着铺盖卷回到了老房子里去住。其间,有人给继先提了个媳妇,定了亲后,母亲就说:“继先啊!家里的事以后你就别管了,你自己挣的钱攒着娶媳妇回家吧!我们给你拿五百元办婚事、招待亲朋好友用。”就这样下半年农历十月十二黄道吉日,一辆一三零两排坐汽车把新娘子娶回了家。
第二年清明节后,继先的媳妇怀孕了。这时,有人上门给二小子李继能提亲。媒人看了一家七口人挤在三间房子里就说:“你们再说个媳妇住在哪儿?”
李继先在父母愁眉苦脸的哀求下,秋后就拾掇了老房子,农历十月初六就带着大肚子媳妇搬进了茅草屋。独自另劈炉灶,一个新家就在破败不堪、摇摇欲坠的茅草屋里开始了。
真个是:破屋偏遭连阴雨,行船又遇顶头风。李继先为了媳妇生产,借钱买了木头在家里打起了家俱,准备到集市上卖了换钱,应付急用。谁知没白没黑地干,忽忙中把手指伤着了。真个是呼夭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手指还没有好,儿子出生了。父母不闻不问,出了满月后的三个月,为了还盖新房子和结婚欠下的饥荒,不得已把奶奶叫过来给看着孩子,继先夫妻俩去出外打工。
继先在儿子百岁时,借了同学六十元钱,割上肉、买上莱拿到父母家准备招待亲友。继能和妹妹继红不但不帮忙,而且还捣乱。在继先和弟弟、妹妹的理论时,被父亲打了一通耳光,在儿子的百日酒宴上喝得昏天黑地。
过了两年,继能也结婚成家,父亲让继先去给打嫁妆。打完嫁妆后,剩下了几根树枝子,继先就拿回家了。中午刚吃完饭,三弟就气咻咻地向大哥家走了过来。
继先的媳妇赶紧让男人躲了起来,拦住三小叔子——李继飞,问明原因后,把几根梧桐树枝子给父母送回家了事。
风里来雨里去,继先的儿子在奶奶的照料下会走了。继先每每回家时都花一元钱割上点熟猪肺,买上一瓶坊子白酒,拿回家跟奶奶喝上二两。因为奶奶十五、六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跟爷爷时,爷爷已经二十七岁了,在家开了个小卖部,专门卖烟酒糖茶、油盐酱醋,这样的生活养成了吃、喝等不良习惯,自然父亲打小也就会抽烟、喝酒了。
这一天,继先买了酒肉跟奶奶一块吃饭,三杯小酒刚下肚,奶奶就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六十多岁的继先,花白的头发,一双颤巍巍的手端起酒杯,好像想起了什么,两颗深邃的眼晴湿润了!四十年了呀!不堪回首。
继先的奶奶——李桂英,十二岁时父母亡故,一个哥哥早过继给他人了,家里只剩下一个十岁的弟弟相依为命。姐弟俩为了度日,十三岁桂英就到日本鬼子的南洋烟站工作,十四岁时经人介绍嫁给了大自己十一岁的李四玉了。头几年,桂带着弟弟在李四玉家过活,一晃五六年头过去了,桂英的弟弟回家自己打理家庭,四玉隔三差五的赶上小毛驴去给送点东西。
一个穷的叮当响的贫农,住着两间小土房子,一间喂驴,一间是火炕。在这盘火炕上,桂英生下了第一个女儿,由于生活贫苦,女儿在六岁时夭折了,随后又添了两个男丁——铁成和铁蛋。铁蛋一岁多又病死了。四玉和桂英就拉巴着铁成,照顾着铁成的舅舅——李文佩。继先记事去走舅姥爷家时,李文佩已经有四儿四女了!
继先看到奶奶泪流满面,儿子成虎在一傍用小手拽着太奶奶的衣襟也在流泪。
嫲嫲!今天你这是咋了?哎!
你爸爸来训斥我了!
为啥?
娘啊!你又不是不知道,继先他娘啥活都不愿意干。她说你帮着孙子干活,家里的活快把她累死了!
这些年了,继先他娘就是生了这四个孩子!吃的,穿的,生的,熟的,那一样不都是我操扯起来的?
你快别说了!你要在孙子家,就等着让大孙子给你养老,以后有事就别找你儿子了。
继先无奈地摇了摇头,给奶奶又满上了一杯酒,就去里间拾掇奶奶的生活用品去了。

中国文苑小说散文专刊
顾 问 张鹏飞 龙 秀
主 编 王维正
编 委 贾小瑞 贾永丽 茹秀奇
赵永晓 高 智 樊丽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