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奶奶
文/心森
我的奶奶,一个农村普通的老妇人。
我不时会想起她,因为她跟其他奶奶们似乎有些不同。
我的奶奶一头白发夹杂着少许青丝,背已经弯成了一把满弓。她脸上的皱纹深刻又明了,而她的双眼尽管浑浊却无比清透。她跟晚辈们见面,通常会把我们的手拉过来,双手握住。她的手掌厚实粗糙,指关节因为多年劳作像肿起来的疙瘩。我很喜欢奶奶握着我的手,紧紧的十分温暖。
我的奶奶一辈子自力更生,她挖过的土和种下的种子像被施了魔法,不管何年何月,她都会得到丰厚的报答。那些菜蔬,鲜活又甘甜。我最爱奶奶种的南瓜,为此除了奶奶种的南瓜,其他的南瓜我一概不吃。她每日必须干活,劳动了她才安心。劳动成了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仪式。劳动充满了她不被人理解的关乎存在的意义。勤恳能干根本不足以形容她。
我的奶奶在吃的方面有着她的讲究。她做的高粱粉蒸蛋、盐菜蒸肉都是我记忆中的美味。有一次,她请人给她捎带几个苹果说要蒸着吃,我真不知道奶奶会弄出什么花样。奶奶尽管曾经吃过糠,还要各种野菜树根都不算得什么,因为过去忍饥挨饿也是常有的。常年独自生活的奶奶,身上的这种烟火气令我敬佩。
我的奶奶,她的身上总是带一股淡淡的香味,口袋里一定有一块手帕。她的衣服鞋子干干净净,整整洁洁,舒爽的像风吹过门前的那棵大榆树。以至于我每次见到她,不,只要我一想起她,心中就泛起了微笑。
我的奶奶,她的儿女们不是个个富裕,不感恩她的付出,她的儿女们也不是生活不尽如人意就忽略对她的孝顺。她的儿女们,该拿钱给她养老防病的就商量着一起给齐。她的儿女们因为外出打工,平时照顾不到的地方也会说几句温暖的话宽慰一下。我的奶奶,我没有见过她的责备也没有见过她的抱怨,更没有见过她稍微流露出些许的失望。她可以自己自足,多余的东西她还会拿出来分给大家。而她的寂寞,也许只留给了汗水和漫长的夜晚。
我长大后给过奶奶为数不多的几个红包,但最后都被了退回来。奶奶说,她不需要这个钱,因为我更需要。我只得接受,心里想着以后见了面就陪她多说说话吧!我的奶奶,她只接受儿女们给她的钱。然而我知道,她特别是在失去丈夫后,为儿女们遮挡的风风雨雨,那是什么也无法企及的。“福也要惜,祸也要惜。”这是奶奶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还在学校读书时不以为然,近些年我才慢慢理解了这是奶奶生活了一辈子,她最真切最朴实的体会。原来奶奶一直在告诉我,勇于面对,积极改变,要保持对人生的坦诚与乐观。奶奶不懂这些个道理,但她却比许多同辈的人知道如何去好好生活。
当我感到挫折,不由得一次又一次想到奶奶。奶奶活到了今天的年纪,人世间生离死别轮转,她都历经过几回。她生命中遇到的危机和灾难,令我无法想象她是如何度过,一步一步的走到了今天。痛也好,苦也罢,承受后再渐渐地淡忘。偶尔回想,悲伤一阵,无言可述。但是所有的恩恩怨怨和是是非非都将散去,泪水会和欢笑一同落下,只剩下奶奶就这样安于一隅,流淌着深沉的平静。
奶奶老了,记忆也失了真。而关于她的故事我一知半解,多半是藏于冰山下面,伴随融雪不知所去。今天仿佛我又看见了奶奶,背着手在田间散步,从从容容的姿态。我想这大概就是生命的本真吧!
奶奶说,土地就是要不断翻新,捡出里面的石子瓦片,拔出杂草,给它松一松,等遇到个好天气,就播种。瓜熟蒂落,荒山也成了宝地。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