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增广贤文,看乡村教学
文/张纯强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是的,不读书,无以长见识;无以增智慧,粗略浏览《增广贤文》,反过来看我从事的乡村教育教学,倍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乡村,传统的教育元素正在悄悄地流失,“爱”、“挫折”、“感恩”、“惩戒”等也不在慢慢的、稳稳的在教育的小溪里流淌。
一个学校,班主任、科任教师、德育主任、校长,对个别学生了如指长,想方设法读懂他们,走近他们,鼓励他们,一个社会,给他们提供勉费午餐,给他们物质、金钱等方面的不同帮助。但他们认为这理所当然,因为他们单亲、留守,父母为了生活四处奔波,一年四季几乎不回家,疏于对孩子的管理,更谈不上什么爱了。“家庭和睦,疏食尽有余欢,骨肉乖违,珍馐亦减至味。”他们是十有八九做不到的,部分家长,还天真的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一切都是学校的事,孩子在校里生病了,逃课了,上网了,不做作业了,他们总是“我忙”、“我在外地打工”推托、推卸,一点不负责任,也没有担当,言不传,身不教,更不用说“爱”子女,教子女如何去“爱”了,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学不勤,师之惰”,他们根本没这方面意识,子女们在家里都不懂自尊自爱,谈何去爱别人,爱社会?
至于感恩,更不用说了,一个不懂得爱的人,又怎能感恩呢?学校、社会给与他的,是情理之中的事,而父母与生俱来就是给自己作牛作马。一点点的不满足,一点点的不尽人意,就闹情绪,发脾气,甚而离家出走,威协、要挟老师与父母,有时与父母、老师顶撞,还有怼骂自己父母的学生,我所带的班就有两个这样的问题学生。老师只能一味的说服,家长只是一味的忍让,一味的满足,慢慢的,坏脾气养成了,家刀长们为难了,就像扔皮球一样把孩子往学校里扔,自已去打麻将,去游乐,对孩子爱理不理。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对父母是心存不感恩的。“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的道理,他们会充耳不闻,对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感谢,可能会感谢你社会,更不用说弱势群体的老师可!
社会的发展,让人们生活富裕了,家庭条件宽松了,孩子们吃得饱、穿得暖、无忧无虑了,但挫折不起、委屈不起、吃不得亏了。学习生活上喜欢一帆风顺,受不得半点打击了。那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爱着、宠着的主,更是娇气,一次测试不好,一次作业做不好,就不来上学了,一次体育课,体能跟不上了,就不上体育课了。不知道什么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老师劝、学生劝、校长劝、家长劝都无济于事。可能是夸多了,惯事习惯了,弱不禁风,经不起风吹雨打,在学校都站不住脚,可想而知社会上也不能立足。
鲁迅在先生的戒尺下,可以成长为一位文豪,复旦大学钱文中教授,也在教鞭惩罚过的日子成长为名教授,作为普通人,更相信:“不打不成人,黄金棍儿出好人”。但现在的教育闭而不谈惩戒教育,动不动就是快乐教育、素质教育。对于屡教不改,而家庭又护短的学生,教师是无计可施的,稍有不慎,有人找你麻烦,也有人去上级告你。一时间,不经调查的处理决定经媒体、网络铺天盖地向你袭来,负面影响也会影响到你,也影响到教师群的健康发展。难怪钱文忠教呼吁,对这类孩子要实行惩戒而且是更严厉的惩戒教育,不这样,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昔时贤文,诲汝谆淳”,我相信,教改的春风会拨出教育之树上的毒瘤,也会激活正在流失的元素,激发未知的元素。
作者简介:
张纯强,教师,爱好文学,有作品在微刊和纸刊上发表。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