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垕”千年,只为“钧”来
诗/燕超
一
钧瓷 其实只是一种陶瓷的名字
她 隐身于神奇的黑色文字中
以另外一种生存方式 深埋时空
千年了 生命期待从典籍被挖掘
但笔尖构建的哪一个骨质方块
能使钧瓷蜕变于世 重新复活
我的好奇心被这个坚挺的名词
砸出一处凹陷伤痛 几片裂纹空白
我慢慢触摸她的生命呼吸
历史 有时会混沌于一片盲区
而一座叫做神垕的村落 从神前镇奔波迁徙而来
依然保持千年的亘古心跳守护梦想
一把泥一捧水 一簇火一双手
无意抑或有意邂逅某一处的炉膛
一件器物孕育新生 浴火临盆
下里巴人 无比惊羡这世上没有的珍奇
一件器物饱满光鲜的生命花苞 绽放人间惊艳尘世
更让丝绸之路大漠驼铃 南海宝船白色风帆
见证东方古国的精彩故事 经典传奇
当酣眠的古钧台 钧官窑遗址于某个年代苏醒
一段尘封的往事注定要重新打开记忆
多少远山村落慢慢苍老坍塌成荒凉废墟
而皇天后土的瓷物依然闪烁耀眼光芒
一枚枚诱人的瓷片 一抹抹通灵的釉彩
从唐宗宋祖手掌心的帝国山河浮出
土地 炉火的幻象经过工匠精心打磨
最终唤醒深邃的梦想和绚烂的名号
——入窑一色 出窑万彩
二
我从遥远的梦境抵达北国
欲往钧都 约会一尊华美的瓷物
欲住神垕 轻挽古朴的风情入怀
聆听龙山望嵩天人合一的秘语
依偎古寺银杏冰冷厚重的肢体
远远的我看见七里长街一一
一支部落在太阳炫目的光芒中繁衍
古老村落的身影穿越风雨向上行进
饥饿了 掬一汪清澈泉水解渴
他们跋涉的足音扩散 重锤碰撞的呐喊
抛却刀耕火种的桎梏 挣脱一穗麦香的束缚
捧一颗匠心突破田园牧歌的严密防线
一座座窑炉熊熊的烈焰日夜升腾轰响
在莽苍山水荒岭滩涂山沟洼地纵横回荡
神垕古镇的先辈 站立或者弯下腰身
擦试自己的血汗 馈赠大地慈母深情
金色的太阳是高傲舞动的头颅
天高云淡苍山丛林 祖辈亲手构筑伯灵翁庙
金火圣母追逐心中的梦想 抢占天空的制高点
捏碎青铜质地的厚土 注入肖河激荡的波澜
光滑的肌肤锋芒四射或者纹路圆润
用泥与火的艺术负载大一统的江山
三
近处的树丛 呼吸自由的风涨成一片翠绿
远方的烟囱 神来之笔的影像凌空扑来
匆匆的过客行走在这一片神秘的土地
骚动的生命被原始自然力量一把俘获
无意回眸瓷物迎接陌生客人的笑靥
浮躁而疲惫的心在笼盔胡同幸福搁浅
一瞬间的惊诧后静止如水
一一钧乃君临天下 瓷为词唱千古
一件器物 内敛钧不过尺的信念
那是太阳古铜的车轮碾压过的痕迹吗
涌动的彩虹 流光的锦缎 跃动的粼波
隐约的地平线 一直在向苍茫边际退却
香烛浴火升腾 旷古的村落点燃一曲粗犷的乐章
大唐长安的烟尘渐行渐远 唯有一尊宋瓷绝响人间
照亮大宋帝国浩渺的星空 供奉东京梦华巍峨的宫殿
四
梦中的沃土被太阳的高温炙烤 泥土气息混浊而厚重
在远离尘世的荒僻之所乃至空寂之上
是谁在贫瘠中击溃苍凉 擦亮村落的图腾
混浊的意识中 钧瓷坊的身影在灼烈的阳光中拉得很长
——就如同我来时经历的漫长路程
我为什么而来 你为什么而存在
想起古陶的椭圆器皿 铠甲的勇士
粗糙的泥土掩映孤傲的身影兀立
坚硬胎体挺起一个个丰满的腰身
开片 那是悬挂在窑工胸前的纪念徽章
敲打重击躯体血肉泛出缤纷声响
瓷音 向着太阳的脸庞 纵横密布的密码啊
有谁能读懂 有谁能重塑它的模样
而今站在这片辽阔土地的边缘
一尊尊钧瓷 以千万的姿态呼吸成长
热风中扑簌簌落下的光影 铺成满地灼热滚烫的欢歌
毫无遮拦蔓延向灵魂最深处的时光
大禹之州 永恒的太阳落下升起
在原生态的村落庄严加盖一枚火热的印章
荫庇曼妙动人的无边风景 火凤凰舒展不老的歌喉
喷礴“等‘垕’多时 为‘钧’而来”的绝唱
作者简介:
燕超,网名:关山月明,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近年来,在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各类诗文200百余篇,全国各级征文大赛获奖十余次,著有小说集《落花人独立》,另有作品入选诗歌选集10余种。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