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善,日日行善,众人向善,幸福永远”。
有人说:“教养不是轻易从别处买来贴在身上的调性,而是你本人的生命里侧,皮肤底层渗透出来的光彩夺目的情操。”深以为然。
教养一般包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但现实生活中,高学历不等于高素养:我们见过就职于社科院的博士在高铁上霸占座位;学历低不等于素养低,我们也见过建筑工人到商场购物时,先脱掉脏鞋子再进店。真正的教养,不在于地位的高低,而在于人品的扎实;不在于学识的深浅,而在于为人的高尚;不在于言语的动听,而在于行动的真诚。真正有教养的人,他的一言一行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芒。
作家毕淑敏在《教养的证据》一书中写道:一个人可以受过教育,但他依然是没有教养的。就像一个人可以不停地吃东西,但他的肠胃不吸收,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是骨瘦如柴。而没有教养的人即便学历再高,那也是无赖!
教养这个词,从来都是用来约束自我,而不是绑架他人的。2020年初疫情期间,武汉一群环卫工人在医院做保洁后到酒店进行隔离。退房后,酒店按程序到房间进行消毒。可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环卫工们退房前仔细整理了房间,里面的陈设干净得像不曾有人住过一般,这令他们吃惊且感动。事后,他们的队长对采访的记者说:“我们都是搞环卫的,平时没住过这么好的酒店,心想千万不能把房间搞得乱七八糟,给别人添麻烦。”非常质朴的回答。环卫工人做着城市最脏、最累的活,却有着最善良、最高贵的灵魂。
真正有教养的人,似春风,风过无痕;似细雨,润物无声。真正有教养的人,他的善心和修养,他给予他人的温暖,终究会化为希望与美好,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
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可聪明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而学历与素质从来不是等价关系。好的教养,并非一定与学历有关。所以,不要高估了学历,也不可低估了教养,因为,教养可以弥补学历上的不足,而学历却填补不了教养的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