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观《易经》的四大境界
三木秉凤诗文选 699

牛顿曾经说过:“科学的尽头是神学”。其实何必仅仅科学呢?哲学的尽头也是神学,反之,神学的尽头也是科学,也是哲学,天下学问本来合为一道!千万年来,神学、哲学、科学共同承担起揭示宇宙奥妙与真相的人类历史重任,三者各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自然解读宇宙。当今世界科学正突破三维时空的限制让科学、哲学、神学在宇宙探索中开始携手共进。宇宙没有实体,但又浑然一体,人文与自然的对立矛盾只是人类文明的一厢情愿罢了,人文在大自然面前根本微不足道!所以当代人类应该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战胜自然以及无止境的索取自然与破坏自然中幡然醒悟,重新取得大自然的谅解,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这才是人类文明的光明大道。中华文明只所以从未中断成为世界唯一古老文明,是因为中华文明中包含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谐共生、以德配天”等符合自然道义的人文价值。

当今科学已经证实,宇宙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存在形式是不发光的暗能量与暗物质,对于这些无形无象的能量波,中国古人称之为“气”。中国古老的《易经》明示我们,宇宙万物由阴阳两气构成,然而阴阳两气亦本同一太极混沌之气,只是将其中凝敛之气称之为阴气,将膨胀之气称之为阳气罢矣,如日月星辰山川大地等乃气之凝聚,人称为“厚德载物”之坤地,而虚空中布满的刚健运动之气,人称为“自强不息”之乾天,由此可见,阴气密度较高,阳气密度较低,分布有异而已。如果将宇宙“维次”暂且作为划分“时空”密度的标准,我们人类居住的三维空间应当属于半阴半阳的中维度宇宙世界。阴气胜过阳气之境界为“归”(古之鬼与归通用,此境界也称地狱界或阴气被铁围山所围之界等),此界又根据阴气浓稀分出若干境界,故有经典称之十八层地狱。阳气胜过阴气之境界为“天”界(也称天堂天国天界等等),根据阳气多寡又分出若干境界,有经曰称之二十六重天。然而宇宙各个维次空间之阴阳是随着空间生命物的“思想意识”境界而不断变化的,此为宗教中所言的“境随识变”,境界的提升或降落与维次生命体的欲望有关,所以每个维次时空的生命修炼其实都是一样的,即减少甚至绝缘欲望,也包括欲望形成的习气!若阴阳(善恶)习气皆修炼掉(不执著偏方两端)则是超越阴阳升华为太极元气的永恒境界,而不受阴阳束缚之苦的永恒境界,我们称之为净土。由此我们依据《易经》理论可推出,宇宙总体由四个境界构成,阴多阳少的世界,阴阳对等的世界,阳多阴少的世界,超越阴阳的太极恒元世界,这就是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四大境界。
我们既不能迷信于古代经典,又不能迷信于近代某些科学“结论”,宇宙的奥妙远非古代经典与当代科学所阐释的这般简单。《六祖坛经》曰:“佛度众生,众生度佛,是名平等。众生度佛者,烦恼生悟解,佛度众生者,悟解灭烦恼。是知,非无烦恼,非无悟解。是知,非烦恼无以生悟解,非悟解无以灭烦恼。若迷时,佛度众生,若悟时,众生度佛。何以故?佛不自成,皆由众生度故,诸佛以无明为父,以贪爱为母,无明贪爱皆为众生。迷时在此岸,悟时在彼岸。若知心空无相,则离迷悟。即离迷悟,亦无彼岸。如来不在此岸,也不在彼岸,不在中流。故佛有三身者,化身、报身、法身。化身应世,报身应智,法身应觉。觉而无为即法身,开智成道即报身,随缘救度即化身。三身者,实一身一心一智也。”
迷信之人往往不懂原理,人云亦云!不要把宗教中所谓名称表述如道、佛、上帝、太极、真主等看的神秘莫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也是大道的化身,也是佛的化身,也是上帝的化身,也是太极的化身,也是宇宙的真主,而这一切都是境随心转,相随心生,我们心外的一切现象包括身体本身都是我们内心的化现,这种显化能力源于自性,且人人皆有。只因为智慧未开,宇宙中由阴阳形成的生命体在各个境界中“循环往复”地“轮回”着,只是阴气密度较大的“暗物质”世界以及阳气密度较稀的“明物质”世界,我们现有的科学手段难以穿越空间维次而只能从宗教中暂且找到答案。古代中外圣人通过禅定方式突破维次限制悟达宇宙真相,得知阴阳太极其实就是天人合一,明白“道生万物,万物归道”的“一合相”逻辑,通达“上帝创造万物,万物复归上帝”宇宙道理,故没有了尘缘分别,没有了我执物执心执,没有了妄动烦恼,由此凡夫即修为真主,迷惑即成就智慧,在各个境界的色受想行识中故随缘度日随风化雨。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道以一贯之。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鬼谷子悟道后著书名曰《鬼谷子》,其对道描述为: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与老子之道不谋而合。由道致万物以及万物归道,由此可知人类之渺小!其实天下之道乃至古今之道,东西南北之道,佛道,易道,自然之道,上帝之道,真主之道,又何言不是宇宙恒一之道呢?孔子曰“吾道以一贯之”!所有圣人都悟到宇宙大道只有一个,宇宙规律只有一则,宇宙本体本一无别!三教九流所言的八万四千之法门,只是名号不同,都是修道之门径,借用《易经》之原理而由此观之,宇宙就是太极阴阳之气形成的四大境界而已!

第十八届“三木秉凤”杯网络征文再次开启新程,我们依然期待着天下正能正见正义的文化作品百川归海,我们期待着才子佳人再显风采,共同扛起用文化作品为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增砖添瓦的历史责任!为了使本次活动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征文内容做出部分调整,现将征文事宜公告如下: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5. 戏剧作品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限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八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3年1月1日起至 2023年5月底截稿。
五、征文与评审流程:
1. 主办单位组织成立征文及评审委员会,负责征文与评审。
2. 初选入围作品要求:
(1)文质优秀,思想健康,正能正量,坚决杜绝三俗文化作品入选。
(2)阅读量300以上者可入围三等奖以上等级,阅读量500以上即可入围二等奖、一等奖,特等奖范围。
(3)文章评审以文章质量为主,同时参照文章点击量量、尾评、打赏、阅读反馈等各种综合因素作出评定。
(4)征文的目的是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社会正能正义正道正见之文化作品,坚决拒绝三俗文化作品以及国内外各种负能文化作品列入候选。
(5)涉嫌购买阅读量点击量者,欢迎群众举报,我们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且永远不得参与本平台的赛事!
(6)特等奖由评审委员会以投票形式,从各位主编推荐出点击量高,且质量好的文章中优中选优。征文评审结果将在网络中公示七天!公示内容包括获奖作品序号、作品名称、作者笔名三个部分。
(7)为了鼓励广大作者书写出优秀文化作品,弘道承德,我们特别设立了优秀奖、鼓励奖各二百名,从阅读量未满三百但已满一百的优秀文化作品中择优挑选。
六、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5000元。
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200名:奖金50元。
优秀奖200名:奖金20元。
鼓励奖200名:奖金10元。

投稿主编:希望之梦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能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就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