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的年夜饭》
文:雲锦(美国)
如乘坐一辆老旧但真实的时光穿梭列车,摇晃着前往那只有黑与白交替的时代,期间,熟悉的味道,熟悉的感觉,纷纷从心里穿梭而过,讲述着那么熟悉的童年的故事。
出国十多年了,从来没有回故乡过新年。不是不想,而是父母都不在了,不知道回去在哪里过?虽然故乡的太阳还是那么温暖,故乡的月亮还是那么明媚,但故乡却没有了父母慈祥的笑容,没有了父母的故乡,年,就像凤儿吹落的枫叶,没有了原本的颜色。
母亲去世得早,故乡里有关母亲,有关年味儿的记忆,就只是停留在母亲年轻而美丽的年华,和母亲做的那些蘸满了年味儿的美味佳肴。父母都是四川人,按现在的行话来说就是10个四川人9个会做菜。的确,母亲的川菜可以和任何大酒店里的厨师媲美,每当年关将至,母亲总是在一个小本子上密密麻麻的写着菜谱,写着滋味四溢的年味儿的味道。每年年三十的前一夜,母亲总是要在厨房里忙到很晚甚至通宵。那时候一家人在一起总是高高兴兴的迎接新年,累得直不起腰的母亲也是哼着小曲儿又煎又炸的,新年的菜肴当然少不了一锅鲜活的鸡汤,那时候,父亲和我总是躲在房间里默不作声,而纤细柔弱的母亲则充当了杀手,直等到母亲放了鸡血褪了鸡毛,我们才敢抖抖索索的出来观战,母亲总是开玩笑的对父亲说,要和父亲交换一下性别角色。
记忆中的母亲干起活来非常麻利,迅速而准确,她边指挥着父亲和我团团转,边哼着小曲儿麻溜儿的七大碟八大碗的准备着,记得母亲的菜谱中,每一年都必须有的是梅菜扣肉,蒸蹄膀,炸羊尾,夹沙肉,炸猪排,外加一道父亲的拿手好菜蒸糯米丸子,我最喜欢守在锅台边看着母亲做饭,看她喜气洋洋的眸子里散发出来的温暖而又深情的光芒,那时候,我的内心便会萌生出一种无限幸福和快乐的感觉,跟父母在一起的新年,总是那么的甜蜜和美好!
母亲总是把做好菜肴用保鲜膜盖好放到冰箱里,到年三十的当天拿出来热一热炒一炒就可以开席。很喜欢那一锅黄澄澄鲜美的鸡汤,为了吸油,母亲总是煮一些鲜嫩的白菜叶在里面,吃起来非常绵软清香,白菜叶吃完了再喝那一口鸡汤、真正浓浓的年味儿啊!
自母亲走后,我再也吃不着那一口年味儿浓郁的川味饭了。父亲也是在我出国的当年去世的。那时候,好不容易拿到签证,父亲忍着病痛在越洋电话里一再嘱咐,别回来,千万别回来。末了又叮嘱一句“不要哭”。 这一句不要哭,是父亲留给我的最后遗言,也成了我在困境中坚持下来的精神支柱。其实当年与父亲在机场的一别,就是我们父女此生的永诀。我的出国,对于父亲来说,是一件值得高兴和骄傲的事情。而于我来说,却是如此的悲伤和疼痛。当那个大雪纷飞的新年的深夜,我接到朋友从遥远的故乡打来的电话,告之我父亲去世的消息后,我伏在地上,对着故乡的天空,哭了一夜。
父母走了,把我的年味儿也带走了。
这十多年里,每逢新年除夕,我都会冲动的到电脑上去定购机票, 我想回去享受母亲的手艺,我想回去跟父亲叙叙旧事,但往往都是在按下最后一键的刹那停住了,我不知道我回到故乡后住到哪里去?去看谁?去跟谁过新年?
当我周围的朋友们一年一年回去家乡过新年,又带着浓浓的年味儿回来时,我就有厚重的失落感沉甸甸的压在心头,我很羡慕她们,羡慕她们有家而归,羡慕她们可以和父母一起迎接新年,当有人问起我什么时候回家过年的时候,我总是沉默不语,心里酸楚得难受。
过年了,我也想买礼物,可是我的礼物却无法送出,我也想孝顺、可是我的孝顺却没有对象。我只能遥对星空,向父母道一声;新年快乐!
诗人简介
雲锦,原创作者,美籍华裔女诗人。北美华文作家协会会员,《世界诗歌》终身驻会诗人,夏威夷作家艺术协会会员,《文学与艺术》签约诗人,【2.1世界口罩日】形象大使。世界诗歌联合总会六周年华诞形象大使。
美国宾州地区春晚节目主持人及舞台总监,旅美科技协会春晚艺术总监,CCTV爱华诗歌春晚及世界诗歌联合总会诗歌春晚执行导演。视频制作人,音频主播。
代表作【我是火】曾经荣获2017中国时代文艺名家诗歌大赛特等奖。
写诗不仅是成长中的锻打与陪伴,更是生而为人方能不倦伸展的日日将息。作品散见于国内外文学社,报刊杂志及众多各类国家级网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