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诗歌联合会《诗歌有声平台》第2973期

修学心经 圆满行愿(卷四)
吕兴福·撰文
主播:米兰

接下来看什么叫五蕴?
佛经对构成人的身心诸要素进行了归类,大概分为五个方面,即色、受、想、行、识,统称为五蕴。
下面我们来看五蕴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是色。色者,即人的身体,属于物质层面,佛教将这诸物质再分类为地、水、火、风四类,简称四大。这就有了“五蕴无我,四大本空”之说。
既然五蕴皆空,其中的色相说到究竟处当然也是空,色相的构成者四大必然也是空。
二是受。受者是我们的感受,我们的六根与外境相触,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受,是心理作用。
三是想。有了受就产生了想,思想、联想、想像、作意,对所受会产生分别、取舍的心理,这就是想。
比如小孩,摸他的头,对他表示亲热,他便作幸福想。
譬如我们大家,见别人给我们以笑脸,说我们的好话,则生欢喜心。否则就生嗔恨心。
当然这是对凡夫而言,如是受产生如是想。对圣者不是这样,圣者他知道,受也空,想也空,终究是虚幻不实的。因此他在任何境界里都如如不动。
四是行。所谓行者,行为、行动,更延伸出过程流动的意思。是缘于想而生起的善恶行为。
对世俗凡夫来说,我们的一切行为造作,都不外乎善恶两类。这样理解虽然可以,其实属于望文生意,属于消文释义。
对于行,更深层面的表达则是意念的迁谢流动,前念刚灭后念再起,就像目前的疫情一样,一波又一波,无止无休,因为它从来没有停止过,故说是行。
五是识。识者,就是对境之后所产生的认识和知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观念。
这个识了不得,通过六根对境于六尘而产生六识,再通过第七意识传输于八识田中,它会在八识田中落下种子,不论是恶的种子或善的种子,只要它尚且没有转识成智,只要它还有善恶分别取舍意,那么它都必然是能轮回的因。
以上色、受、想、行、识,称为五蕴。
从其性可以看出,除了色蕴属于物质外,受、想、行、识皆属于精神层面,因此也把色蕴叫色法,把受、想、行、识称之为心法。
讲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发现了五蕴的色、受、想、行、识这排列次序后面隐藏的秘密。
认真想一下,假如没有我们这个四大假合的色身、没有眼、耳、鼻、舌、身、意去对境色身以外的色、声、香、味、触、法等等,那么,外界一切境缘对谁去触动、刺激令其产生感受呢?
同样,如果没有任何感受,麻木不仁,形同木石,又怎么会产生思想呢?
没有思想者,哪里会发生什么意念的延绵不断迁谢不息呢?
也就是说,没有想,怎么起现行呢?最后,也就谈不上产生认识、谈不上建立起观念了。
我们为什么要对这一原理加以了解呢?
这对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认知、体悟、完全而自觉地接受承认五蕴皆空有现实具体的指导意义。
何以故?从根本上下手故。……
各位大德,相聚总是短暂的,又到了和师兄们说再见的时候了。祝福各位通过修学心经,法喜充满,吉祥如意。我们明天见。
阿弥陀佛!
2023.1.4.✍

作者简介:吕兴福,文学家,佛学家,著名诗人。甘肃诗词学会会员,甘肃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歌联合会首席顾问,惠川文学社、《惠川风》杂志社创始人,名誉社长。有诗词、散文集及军旅、经济、文化、宗教诸类文集出版刊行。

主播简介:米兰,本名姚惠兰,甘肃省朗诵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华诗歌联合会主席团成员、古典诗词研究院副院长、古典诗词音频室主任、主播。兰州石化公司退休干部,馨联盟诵读社副社长,爱好诗文,与朗诵结缘。喜欢“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境界,愿生活如诗歌般美好,心情如朗诵般精彩。


中华诗歌联合会组织机构
主席兼总编:梦如诗
首席顾问:吕兴福
特邀顾问:火凤凰(海外)、钱文昌
顾问: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晨曦、吥咻、蓝儿
秘书长:艳阳天
总诗评:李希勇
现代诗歌研究院院长:钱文昌
古典诗词研究院副院长:米兰
副总编:追梦天涯
现代诗歌研究院副院长:荷塘月色
主播部部长:艳阳天(兼)
主播部古典诗词音频室主任:米兰(兼)
主播部现代诗歌音频室主任:戴维
主席团专职成员:森严、聂子
南方文学社社长:蓝儿
北方文学社社长:李希勇(兼)
北方文学社副社长:世灵
中原文学社社长:追梦天涯
西部文学社社长:梦如诗(兼)
东部文学社社长:梦如诗(兼)
儿童文学社总社长:追梦天涯
少儿语文培训部部长:秋竹

中华诗歌联合总编辑部
古典诗词音频审核:米兰
现代诗歌音频审核:戴维
诗歌、音频总审核:艳阳天
总编辑:梦如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