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节气诗
文/翁统生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一
立春
东风一夜雨如丝,
满地新装客未知。
梦里依稀莺语涩,
凌窗雾冷燕来迟。
二
雨水
东风是妁雨为娘,
大地迎亲亮绿妆。
树奉鲜花雷点炮,
莺歌燕舞庆婚堂。
三
惊蛰
风揉二月雨丝扬,
此际山川淡淡妆。
欲绽桃花犹害臊,
频飞紫燕不疏惶。
何妨雾霭凝寒远,
不厌溪流漱玉忙。
一响惊雷苏万物,
祥云到处有龙昂。
四
春分
二月春分过野林,
山河处处起天音。
浮云许是来除疫,
特遣浽溦洗袖襟。

五
清明
(一)
清明追思
轻风雨絮织怀思,
老少相依抚墓碑。
柳影寒烟蒙簿泪,
三杯浊酒寄晴时。
(二)
清明祭祀有感
翁统生
青山雨絮白烟纱,
炮竹连城不见家。
纸币残烧飞作蝶,
疑亲逸影浪天涯。
(三)
清明悼抗疫烈士
轻风雨絮织怀思,
正是江城奏凯时。
朵朵樱花飞熳熳,
芳濡壮骨祭青碑。
(四)
清明感吟
细雨蒙蒙湿嫩芽,
山林百木着青纱。
瘟魔虐世悲犹在,
朔气寒春困又加。
且点心香传素意,
尤含泪水惜丹花。
东风许是知凡苦,
吻罢坟碑抚万家。

六
谷 雨
谷雨云堆日未斜,
青阴有意挡鲜花。
门前早翠千株柳,
长使春光在我家。

七
立夏
奧草萋萋绿满汀,
江心渔火对稀星。
南风渐劲槐花乱,
落到窗前作雨铃。

八
小满
野径云流树笼纱,
淮枝壮子枣开花。
天公应是知时节,
尽洒甘霖麦穗华。

九
芒种
(一)
爽脸南风撒乳黄,
神州麦海现农忙。
家家垦种丰收甚,
食饷安全百姓昌。
(二)
绿野油油水满塘,
田园暑热日间长。
青梅绎味三分涩,
菡萏熙颜十里香。
一路蝉音歌壮骨,
千畦麦穗舞金芳。
欣怡最是村农者,
赶种收成粒储仓。
十
夏至山居
林下青阴几许风,
蝉儿偶唱盖吟虫。
云开野地轻红浅,
日照空山点翠丰。
一席清凉催倦意,
千壶寂寞寄茶功。
昼长易度街灯远,
乐就茅堂做老翁。
十一
小暑
荔枝已熟蜀葵开,
伴着温风小暑来。
旭日能知收稻季,
邀停雨雾自登台。
十二
大暑山村行
南边闪电一声雷,
满片乌云向谷堆。
山上黑风吹树乱,
村头飞雨过家来。
人间暑热田忙苦,
梦里秋凉菊艳瑰。
白昼时长夜眠短,
丰收最喜笑盈腮。

十三
立秋夜
今宵品茗由衷爽,
便趁凉风上顶楼。
月照深山收晚夏,
池辉瘦柳剪新秋。
千堆云影藏千梦,
万片乡心载万愁。
恰遇寒蝉低唱夜,
听声又过半年头。
十四
处 暑
(一)
送暑凉风趁夜吹,
凌窗月影戏帘眉。
虫吟稻地声声短,
尽诉人间苦与悲。
(二)
处暑明池柳剪风,
蛙虫尽颂夕阳红。
金莲朵朵邀斜月,
喜纳清凉伴夜空。
(三)壬寅年处暑
时逢处暑暴风扬,
雨积云空夜渐凉。
正喜秋霖滋五谷,
还惊浊气扰民房。
低飞小鸟寻巢舍,
晃荡芙蕖落藕塘。
许愿平安迎盛世,
农耕沃土有余粮。
十五
白露
白露天清室宇凉,
行人着起暖衣裳。
迎风野菊金蕾现,
窃笑梧桐弄晚黄。

十六
秋 分
纷纷落叶绘秋妆,
风过层林送晚凉,
昼夜平分时序正,
人间处处染金黄。
十七
寒露
寒露惊秋夜变凉,
萧萧窗外菊开黄。
千家别院风裁叶,
万里晴空雁集行。
丹桂飘香幽野水,
禾苗改色畏晨霜。
唯眸松柏存高志,
矗立山涯愈显苍。
十八
霜降
霜凝野草现残妆,
瘦水寒山夜色茫。
熟柿红枫争出彩,
菊花依旧道桥旁。

十九
立冬
(一)
浅水荷塘一片枯,
西风渐让北风呼。
岭南此夜清霜漫,
塞外何时白雪濡。
枫色浓浓云淡淡,
夕阳瑟瑟菊姝姝。
吟梅还待约寒九,
尽早添衣备酒炉。
(二)
秋风吹尽北风呼,
黄叶丹枫缀美图。
醉赏河山悬洁月,
今宵寒气重犹无。
二十
小雪
小雪寒侵颰怒号,
层云欲想比天高。
千山寂静披冬帐,
万木萧森着白袍。
北寨糍粑攀素味,
南村腊肉竞荤臊
凡间五彩无人绘,
美好神州任客遨。
二十一
大雪寄广州抗疫
羊城鏊战凛寒仍,
风冽方仓伴炽灯。
远峪今时披素帐,
近峰此刻覆熙冰。
木棉傲骨迎霜冻,
篁竹含情抵雾凌 。
日出无声天地转,
乾坤定朗起飞鹰。
二十二
冬至
(一)
冬至旧怀
可记儿时灶火旁,
揉糍做粄母亲忙。
锅中尽起家乡味,
室内平添节日装,
一屋童孩欢作戏,
蒙窗细雨润成妆。
迎来亚岁春声近,
老少团栾百膳香。
(二)
冬至夜忆
亚岁轮回念博师,
球场笔下展丰姿。
同窗月影当年事,
此夜情长梦作诗。

二十三
壬寅小寒
隆冬岁序北风狂,
雪压梅花抑暗香。
老柳临湖寒剪月,
童孩隔晚苦成“羊”。
顷时举世熬新冠,
此际群魔逸乱方。
百姓凌空心祷祀,
冰峰越过踏春光。
注“羊”同“阳”
二十四
壬寅大寒
岁至年终节算齐,
家家储酒又囤鸡。
街边货满行人涌,
苑里花祥喜鹊迷。
新冠欢消收毒力,
寒城疫淡敛虹霓。
春音只在喧声外,
昨日东君已没西。

作者简介:翁统生,广东惠东人,本科毕业,在职教师,多篇文章在《惠州教育》发表,曾任《惠州日报》特约记者;现惠东县诗联学会会员,西江月诗社特约作者。作品散见于《星宇诗刊》、《中国诗影响》、《东江诗韵》、《放歌春天诗词精华选》、《惠东诗联》、《草庐论道》等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