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坐5号地铁到了万安桥站,从E口出去,往左拐,大约走500米路,便到了位于上城区场官弄的风雨茅庐了。
风雨茅庐,是郁达夫在杭州的故居。1933年4月,郁达夫与第二任夫人王映霞为躲避国民党迫害,由上海移居杭州,亲自设计并建造的房屋。该建筑于1936年建成,是一幢结合中西建筑风格、清丽典雅的砖木小楼,著名学者马君武题名为“风雨茅庐”。
很不巧,今天故居不知什么原因闭馆,按门口标注的开放时间,今天星期六应该是开放的。我看了看紧闭的铁门,也无可奈何。
作为现代作家和革命烈士的郁达夫,他的事迹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就不作赘述。阳光下,我在故居的门口,打开手机,只查看了一些关于郁达夫与王映霞的婚姻琐事,顺便这里说一下。
民国时期有一句话:天下女子数苏杭,苏杭女子数映霞。可见王映霞当时被称为杭城第一大美女,是名副其实的。
1927年春节,郁达夫认识了王映霞。自从见过王映霞后,郁达夫的眼里和心里全都是她的身影,至于家、妻子和孩子,全都抛在了脑后。
一次王映霞生日,郁达夫为了追求她豪掷千金,包下生日宴席为她庆生。平日里还送礼、看电影、逛街,除此之外,一封封充满浪漫情怀的情书如雪片般落到王映霞手中。郁达夫在日记中说他从来没有这样爱过一个人,他说为了她可以放弃家庭、名誉和地位,甚至生命。
面对这么一位大才子的猛烈追求,王映霞心动了。1927年6月5日,他们在杭州丰聚园订婚,1928年2月,在西子湖畔大旅社举行了婚礼。1936年,郁达夫斥巨资在杭州场官弄买了一块地,修筑了爱巢“风雨茅庐”。
新婚的激情很快过去,平淡的婚姻生活充满不确定性。结婚前,多看一眼都是幸福,结婚后,每一句交流语都是废话。数年后,郁达夫为了逃避婚姻生活,应朋友之约只身去了福州任职。
据湖畔诗社创始人之一汪静之回忆,郁达夫离开杭州后,王映霞与戴笠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暧昧往来,因为汪静之的夫人符竹茵和王映霞是女子学校的同学,所以符竹茵还求过汪静之冒充王映霞的丈夫陪她去医院坠胎。
抗战爆发后,王映霞为了避难躲到了丽水,认识了当时的浙江省教育厅厅长许绍棣。很快,两个人马上擦出了火花。
郁达夫虽然不在身边,但有关王映霞的两段婚外风流韵事他都是有耳闻的。1940年,两个人最终还是离婚了。
郁达夫一生有过三任妻子,11个子女,和第二任妻子王映霞孕有5个子女。郁云、郁飞以及郁荀依旧健在,剩下的郁静、郁亮都已经去世。
郁达夫与王映霞离婚后,一直在新加坡继续他的事业,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年仅50岁。王映霞1942年与第二任丈夫钟贤道成婚,携手走过了余生。
如今,人去庐在。风雨茅庐作为纪念杰出的新文化运动先驱者郁达夫是具有重要意义,该故居现已成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