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陵放歌
——写给盛世新生的兰陵县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在齐鲁之邦你是最古老的一个县,
因为你有两千三百多个春秋的年龄。
想当初屈原大夫给你取了这么一个美好吉祥的名字,
虽历经近二十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不曾褪色,
未料想却在历史的盛世中被隐没尘封。
在神州大地你是最年轻的一个县,
因为你才刚刚获得了新生:
公元二零一四年二月二十日这令人难忘的一天,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复,
悬挂了六十七载苍山县的牌子正式换成了兰陵!
桑梓百万父老乡亲为此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海内外众多兰陵籍游子为此激动万分掸冠相庆。
一大批专家学者纷纷发表谈话肯定这一举措:
兰陵这颗文化明珠早该让她放出耀眼的光辉,
恢复兰陵县治顺应社会发展,和乎民意国情。
掀开历史的盖头.倾听远古的钟声;
撕下尘封的面纱.露出美艳的娇容。
几千年的沧桑巨变.几千载的风雨兼程,
兰陵不仅是了不起的华夏酒都,
更是一座闪烁着绚丽光彩的历史文化名城。
啊,兰陵――你是古代丝绸文化的东方源头,
大禹的子孙们曾在这块土地上受到分封,
司马迁的<史记>里早有这样的记载:
此地的先民们与丝绸结缘以缯立国,繁衍生息,
每年都要将织好的上等黑白绸缎拿去朝贡。
啊,兰陵――你是一座儒学的圣坛,
这里不光出了宗圣曾子.后圣荀况.史家左丘明,
更有青出于兰而胜于兰的数不清的后辈们,
诸如李斯.韩非.张仓.萧望之.孟卿.匡衡等等,
撑起了秦汉帝国的一统江山.永垂千古青史留名。
啊,兰陵――你是一块文化的高地
这里古代遗址众多,据传汉字在此发明,
齐鲁.荆楚.吴越三大文化在这里融汇积淀.交相辉映。
荀学.经学.金学已成为近代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
“兰陵多学”从古至今被人们所称道传颂。
啊,兰陵――你是帝王将相的摇篮,
这里走出了数十位皇帝,近百个将帅相卿;
仅萧氏一门就有近四十人入榜,
更有何.鲍..颜.匡.王.宋等世家大族或寒门子弟纷纷登上历史舞台,
成为中华民族治国安邦的栋梁精英。
啊,兰陵――你是文人辈出的沃土
“竟陵八友”.”东海三何”.”鲍氏兄妹”.”兰陵笑笑生”……
<颜氏家训>.<昭明文选><.金瓶梅词话>.<玉台新咏>……>
近现代更有王思玷.田兵.王鼎钧.韩翰等文学大家,
数不清的名人名篇灿若星河,辉耀在历史的浩翰长空。
啊,兰陵――你是一坛浓香醉人的美酒,
曾吸引多少文人墨客来这里吟诗抒情。
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在此游历徜徉醉卧长眠,
唐朝大诗人李白到此豪饮赋诗,忘了仙乡何处,
留下了那首烩炙人口的不朽之作<客中行>。
啊,兰陵――你是群雄逐鹿的舞台,
古时候弱缯属鲁.莒国不容,吴越来犯.强楚问鼎;
魏晋乱世.南北分争,烽烟四起.血雨腥风。
在近代割据一方的土匪孙美瑶.王怀九.刘黑七.王占牛.李子迎等等
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这块土地上相互争夺肆虐横行。
啊,兰陵――你是红色革命的先声,
“苍山爆动”在此爆发,”一.一五师”在此扎营;
“鲁南战役”在此打响,”银厂惨案”在此发生。
在著名的淮海大战和渡江南下中,
兰陵儿女积极参战踊跃支前,为祖国解放立下了殊功!
啊,兰陵――你是一片生态的乐园,
千年美酒依然飘香,百里菜乡欣欣向荣。
文峰叠翠,抱犊竞秀,朗公香旺,会宝如镜。
更有一年一度的国际蔬菜博览盛会,
云集五湖四海的客商,招来世界各地的宾朋……
啊,兰陵――你是我的骄傲.也是家乡人民的骄傲。
你悠久的历史.你灿烂的文明.
你深厚的积淀.你闪耀的群星
你绚丽的光彩.你美艳的姿容……
身为兰陵人是多么的荣耀与高兴!
啊,兰陵――你是我的自豪,更是桑梓百姓的自豪。
你物华天宝,你人杰地灵,你凤凰涅磐,你浴火重生
你又铸辉惶,你再展雄风……
能生长在这块土地上感到特别的欣慰和庆幸!
甲午岁次仲春匆匆草于山东兰陵
壬寅岁末隆冬修改于魔都上海
作者简介:
李思义(微信昵称:夕阳余晖),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生于山东临沂兰陵,中共党员,中师文化。下过乡、务过农、教过书、当过兵、经过商、打过工…命运多舛,浪迹天涯,漂泊半生。自幼喜欢读书,酷爱文学,犹喜诗歌。闲暇时学习写作,曾在军内外报刊及各类网络媒体平台发表新闻稿件,通讯特写,诗歌散文,杂谈短篇等千余篇。现客居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