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台春夜
文/杨肖坤
料峭春寒已过数天,时至二月初四黄昏之后,更是无风。兴许斯故,是夜云掩众星,月影难寻,多少添了些寂寥。然天台盆栽围绕,翠色甚为养目舒心,餐桌上佳肴虽不丰盛,却炉暖水沸,瓷碗、筷子、菜肉、酱油等一应咸备,母亦已入坐,只待吾矣。
第一趟上鱼肉为宜。鱼肉分鱼骨、鱼腩、鱼片。鱼骨鱼腩放在沸水中静待其熟,不必多加照料。鱼片则不然。鱼片可先横刀切之,使一侧未断,而另一侧依厚薄而起两翼或三翼状,谓之“双飞”与“三飞”。吾素喜以筷子夹其一翼置入水沸最猛之处,适时换夹他翼,待鱼片约九分熟之际迅速离锅入碗,略沾酱油即可食用。鱼出锅稍热,肉爽味鲜,而油温带咸,两者相遇,温度中和,滋味甚佳,实乃平民之佳肴也。边炉之鱼片,母常买鲩鱼,爱之骨少肉甜。鲩鱼中又不选脆肉鲩,言其肉虽耐煮不易散断,且入口爽脆如生鱼,却鲜甜不足。吾则两者皆喜,食之无碍。
吃鱼之间,母于锅中置豆腐两砖,待鱼肉尽,豆腐也熟至七八分矣。母指鱼盘中所余之姜丝及油,对吾曰:“可放之。”吾遂从,又添菜几根。菜乃娃娃菜心,形色于小白菜与常见菜心之间。斯时,锅中物料为豆腐、姜丝、娃娃菜心及汤底红枣。汤尚清澈,只见菜青,腐白,姜黄,枣红,四彩清丽雅致,相互辉映,颇具传统国画之意境。
时半墙上,梅影斑驳,微风渐起。斯梅春来即开,彷如知晓春之呼唤,当春之信使,称其“报春梅”,恰如其分,意蕴深邃。吾曾闻此梅乃祖父所种,至今已十年有余。昔时枝少花稀,如今花茂如盖矣。每逢梅开时节,父常叹息怀人,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也。父尝谓吾曰:“兹盆栽汝祖父所种者十有八九,余瞻顾思亲甚也。若坏于吾手,岂不愧对其在天之灵焉?”
花枝摇曳,风又过矣。春节时,父于天台以厚石板为凳,薄石板为几,可品茶其中。又数天前,时风不息,两衣布晾于竹竿,正翻动如浪。余视之,又视凳几,笑对母曰:“岂非酒旗耶?”母亦笑之,“他日果当挂一酒旗也。”余又曰,“岂非旧时之客栈乎?”
菜心豆腐过后,便是汤圆和鱼皮角。始尝后者,乃三岁。父曾与友尝之,甚爱,遂买。数天后煮熟与吾等食之,味酸,疑过期,视盒上说明,方知其食前须置于冰箱,时值夏季,岂不坏哉?春来秋往,暑去寒至,陈年旧事,味道如昨。
忽而,母向余身后指之曰:“汝看,一眉弯月。”吾回首望之,月正如钩,又如轻舟一叶泊于云海。母又道,“常言之,初三四,月娥眉。”母偶出旧语,乃儿时从外曾祖母之木鱼歌而学。黑狗冥然兀坐,时望余而不语。花猫自牖跃出,叫之,知其饥也。
夜阑风轻,万籁有声。凭栏远望,星光渐出,圭峰山上,树黑灯明。挽一袖春风,与夜空之弯月,又与漫天之星尘。斯是时,怀古焉?思今焉?尽在此中又不可言矣。
冥思间,忆梅开如雪之时,父问:“吾儿能否赋诗一首,聊表花意?”吾笑而不语。如今,时乃至也:
小梅寒去报春来,飞上枝头漫雪开。
谁道故人乘鹤去?琼花玉叶满高台。
作者简介:
杨肖坤,汉族,广东新会人 2010年毕业于五邑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现任职于中共新会区委宣传部。本人热爱文学,创作涉及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和文学评论,在市、区文学活动中多次获奖,也在市、区刊物上多次发表。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