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哦,我的童年我的姓
诗/冬雪
时间真是一个伟大的美容师。它把一个出生不久的懵懂屁间小孩在它的精心装扮下,慢慢的美容成一个年轻漂亮的成年人,男人或女人。在不知不觉的,毫不留情的,轻描淡写的,残忍的雕刻下,在你的脸上刻满了皱纹,然后染白了你的发际,催残了你的双腿。在这由小孩到童年,青年,中年,到最后的老年,在这些短暂的岁月里,唯有童年是人最难忘最值得怀恋的,因为那个年龄是最纯真的,是没有太多私念与贪欲,没有吮痈舐痔。
在我小的时侯,是以这个"骞"字伴我成长的,长大了以后确是以这个"千"字行文处事。那年那月是谁出卖了我的姓字,至今村里人和我一样也是糊里糊涂的,儿时的我在上学的时侯,无论在本字上,还是大人们在刻各种印章都是以“骞"字为姓字。后来不知在那一年的那一天,突然都变成了如今的这个″千"字,村人虽嘴上抱怨,可是现到如今,谁也没有办法去更变,身份证和各种证件的完善,都是以现在的千字为姓,在身份证上要变一个字都非常困难,何况是一千多口人的姓字。也有人说,字变了没多大关系,不过是音同字不同都念″qian"。是谁出卖了"骞"字,村上的人也说不清,有人说是村上干部在填写各种表格的时侯,为了书写简单方便,把比较复杂的骞写成了现在的千,后来身份证的兴起,把自己的真姓字变成了如今的千姓,村上人都说,我们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既疼痛又无奈。
村上的村碑,如今还是以这个骞姓树名,铿锵的站在那里。
从资料中骞姓的由来姓氏渊源,出自春秋时期鲁国人,闵损,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闵损字子骞,他是春秋末期孔子的弟子之一,比孔子小十五岁,很有德行,相传,闵损年少时,后母对他很不好,到了冬天,后母让他穿上芦花填的棉衣,而让两个亲生儿子穿用棉花填做的棉衣。闵损被冻得直哆嗦,闵损的父亲知道实情,十分生气,要赶走后妻。闵损便对父亲说,“求父亲不要这样做,母在,只我一人受寒;母不在了,三个孩子都得受冷"。后母得知后,非常感动,悔改了自己的行为,从此以后对三个儿了一样看待。
由于闵损德行很高,鲁国宰相季康子便派人请闵子骞去做费邑的官,闵子骞认为季康子是一个不讲仁义,最喜欢滥杀百姓的人,便婉言谢绝,对来人说如果他再来召我,那我一定要跑到汶水那里去了。
后来世人奉闵损为"骞王",其孙子就以祖父的贤孝为荣,以其字为姓氏,称骞氏世代相传至今。其姓骞的主要分布在,陕西,华县柳枝乡骞家窑村,山西省的左权县,河南的南阳市,江苏省的南京市骞家巷,甘肃省的张掖市,湖南省的长沙市等地。
我村的人现在明白了,不是别人出卖了自己的姓字,出卖姓字的正是自己,虽然村庄的部分人要求更变姓字的浪潮高过一浪,洋溢着充沛的激情与精力,但最后都死于襁褓,不了了之。
上世纪80年代初,在我小的时候。在那个温饱匮乏的年代。每逢星期天,我们在窑洞的场上面,满场的孩子,男孩在打"硌″,就是精选磨平的四方石头,在前方划一条横线把石头称"硌"后者在用硌擦地飞过去打倒它,打倒的算赢,输者再把硌向后再移几拾公分,往往打得尘头大起,女孩则成群的踢毽子,场里到处尘土飞扬,好不热闹,到了饭时母亲呐喊着自己的孩子吃饭,可玩狂了的我们却躲来躲去,就是不吃,不时就传来了叫骂声,那骂声里充满着疼爱与慈祥,充溢着骄傲和希望。
最热闹的莫过于村上老大队那几间掉了牙的几间房。那里有村上唯一的一台电视机。每到黄昏,当残阳从西山斜射下来,村庄和村庄里的人们都罩在一片模糊的玫瑰色之中。大人们干活回来也不知道累,赶紧拿上板登椅子生怕迟了就挤不进去了,接踵而至,男女老少挤满了整个几间房,人挨人,人挤人,如果去迟了连门也挤不进去,有的人只能踮着脚伸长脖子奔着看,踮着也白踮,就是看不见,看不见气极了的人便猛在外面向房里一拥,高处的便趴到下面人的头上,立刻便带来了一片吼骂声,回头却不知是那些人推自己的,挤不进去的人心里纵然着急也没有办法,有的干脆把带着的板登坐在大队院中间拉起家常,有的则伸长耳朵认真听着电视里传出不太清晰的声音,正式电视剧播放里面是安静的,虽然人多,大家都静声屏气,聚精会神,偶尔几声咳嗽都觉得那么刺耳,如果有人喧哗,马上就有人指骂,″驴日的,皮干的佷,要说话回你家去",当然骂人者都是身材魁梧之人,这种责骂似乎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也只有这种威骂才能得到暂时的安宁。只有在广告开播了,里面才打破了沉默的死寂,说话与噪叫,议论声联成了一片。
外面看不上电视的人,说话的说活,追逐乱跑的,有的祈盼电视快点跳台,那样自己就有机可乘溜进去。最主要的一部分人等到电视一完,询问看了的人自己没看到的情节。
电视完了后,呆在房里的人像江河里的水决堤一样一下子从缺口拥出来,喧闹奔腾想汇入大队院,却卡在门边上乱叫,有说踩着自己脚,有说挤疼了腰,最多的是找鞋的,尽管你在叫后面的人还是故意乱拥猛推,生怕自己被撂在里面一样,性情良善的人是最后出来的。由于里面人太多像插玉米棒子似挤着,有人从头到尾都是弓着腰被挤得向前穹着,挤出后则慢慢的伸腰展背,麻木的腿只能轻轻慢慢的搓揉,小孩嘴里呐喊着电视里的台词,跑起来一个飞腿。
外面没看上电视的人马上一个胳膊夹着板登,凑到很前询间晚上的精彩内容,当然那种细致精彩的解说是夸夸其谈的,神彩飞场的,手足舞蹈的,他们栩栩如生的讲解,没有一点慵倦的意思,往往都是热情高丈,口惹悬河的。
听的人是全神贯注,他们也相信讲者的侃侃而谈,那怕是胡编乱造,信口开河,这样其增加了自己和讲述者对电视剧主人公的崇拜与信赖,因为明晚来早的话讲述者有可能是自已。冲着这种心思听者也只能认其夸说。个个嘴里敬佩滋滋的夸赞着主人公的英雄豪杰。诅咒着反面人物的卑鄙无耻,离经叛道。
那些天正演着《射雕英雄传》,要不就是《霍元甲》,那时的电视令多少人心潮澎湃,多少孩提做了一场武侠梦。在集体看电视你拥他挤的日子里,红了一人,那就是“秃”。那个时侯电视总爱跳台,正当人看到紧张的情节时,电视突然信号中段出了花布,那时没有人能把它调出来,只有一个年轻的小伙,长得精干利落,眉清目秀,他就是“秃",只有他能把令我们神密的频道调出来,每当电视出现花布看不清的时侯,看电视的人像炸了锅到处呐喊着秃的名字,如果不见他,我们那些被村人称为哈怂的孩子,便跑到秃的窑上面乱喊乱叫,他不出声的话,就用土疙瘩打他的门和窗,往往他的门顶窗糊的报纸被打的千疮百孔,每次糊了又被打破,气的秃的父亲最后干脆不糊了用一块白木板挡着。还有一部分孩子跑到后场里,排成队像跑早操一样形成一个圆圈,不同的是他们不是跑而是跳,嘴里还有编的顺口溜,″秃…秃…你不来,你家里是不是嗵嗵哩,秃…秃你不出,你家里是不是打锤子…"。他一开门,哗啦一下大家都退缩在后面,生怕他看清是谁,那种渴望他快点上来把电视弄好的心境是猥琐而绝对热情的!。
秃也苦恼懊丧,他也明白如果他不来的话,晚上他连觉也睡不了,院里会落满各种破砖石头,甚至粪便。他上来后,有的从破烂的袖筒里拿出2分钱一友唯一的一支羊群烟豪不吝啬的往他手里塞,要只道80年代的那时,我们那些孩子谁能嘴里偷偷的吸半支羊群烟,那不知道是多么的神气,往往都是大伙凑到2分钱在老大队玉祥开的小铺子买的,那时侯的烟是打开一支一支零卖的,合买一支烟然后分几段,一人半截吸不了几口就算过瘾了,把吸进口腔的烟不让他一丝从鼻孔漏出去,屏住气息,全部吞进肚子里,一霎间,一种特别舒服的陶醉感立即传遍了全身,那时侯的我们感觉多么的心旷神怡,神情气爽,宠辱偕忘…。
当然吸烟都是背着大人偷偷吸的,有时正吸着看见有人过来,马上把正灼着的烟迅速的藏进袖筒里,待那人走远,拿出烟时袖子里的棉花早已往外冒烟,烧得我们的手乱扑乱叫,小时侯像我们那些孩子的袖子口,是没有一个是完整的,不是棉絮外露,就是鼻涕干瘪。
秃有时是不接烟的,也不理我们,我们就前拥后推,鸣锣开道,那排场分明一个皇族似的,有的孩子跟在后面喊着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时的他在我们心里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肥了我的记忆。
时光荏苒, 时间的碎步让人经离了无数日日夜夜,多少人的悲欢离合,生死存亡都成为生命的过客,唯有童年的许许多多都历历在目,那几间热闹的,陪伴我们成长的大队老房,生我们给我们冬暖夏凉的土窑洞在土地复垦的浪潮中被夷为平地,不见踪迹。
如今走在村上,不知孩子们都去那儿了,村上非常冷清,给人一种孤独与悲怆,一切都发生着变化,翻天覆地,唯独没变的是那棵屹立了不知多少年苍桑的老槐,被岁月催残的有气无力。偶尔有几个低头族在拿着手机在玩弄着,也许高科技已代替了他们在一起的热闹嘻戏,有时我在想科技发达固然好,就像计算机的飞速兴起,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快捷方便,可是某种成度上却淡化了人们的默算能力。童年的趣事却深深的扎根在心底,永远不能抹去。
作者简介:
千宝全,笔名:冬雪,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千家村人,生活中喜欢文学,先后在《新星杯》、《青春心痕》、《中华精短爱情作品选》、《当代新人新诗选》、《中国新星诗通贤》、《当代作家联盟》、《家乡》,散文《女人丟失了什么》、《重写失恋》、《茫然》等作品,获2017年12月"创建文明诚,醉美咸阳湖″征文二等奖,第三季七天网征文人气奖。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