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遐想(小说)
刘海旺
一
一对夫妇,有一双儿女。含辛茹苦养大,上了大学,并且也成家立业了。老俩口帮儿女在城里还买了房,并且帮着儿女,把孙子、外孙都带大,该上小学了。一日,记者在街上偶遇老俩口,便举着话筒问:您,幸福吗?回答:幸福。那下辈子您还想来吗?老俩口齐声回答:不想了。记者问,为什么?老俩口答:太累……
二
小时候,我记得村边有一枯井,很深。一村妇,坐在井边,哭天喊地,说不想活了。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围了一大圈。都十多分钟了,就见那村妇哭闹,喊叫嚷嚷的挺凶。这时,有个小伙子,开玩笑地说,我们都等了好大一会儿了,你怎么还不跳呢?这时,那个村妇突然不哭了,接口道,你来跳下去试试。引的大伙哄堂大笑。都走开了。
三
一日,爸爸和儿子坐在大客厅看电视。电视里,又是放炮,又是焰火。很响也很热闹。儿子,没见过,就问爸爸。说那电视里放的啥呀?那么响,那么好看,好玩。爸爸说,那是电视里播的岁月回放大片。那带响的是鞭炮,那五彩缤纷是焰火。爸爸小时候,过年都玩。可好玩了,也挺带劲。农村、城里,过大年都放,可热闹了。现在住大城市,好多年不让放了。说是污染重,不环保。儿子不解,发问了:那为了环保,为什么不把所有的汽车都停了呢?都停了,不是更没污染,更环保吗?爸爸无语了。
四
新来的二排长,早晨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军上衣不见了,跑去跟营长汇报。营长问,你跟别人说了没有?二排长说,没有。营长说,没有就好。我丢东西,从来不说。二排长把这事跟我讲了,我也沿用到现在。
五
同村长大的两位小伙子,一位,改革开放后,去到某大城市打工,发展成为大富商。一位在老家农村种地谋生。新冠病毒席卷大地,富商先中招了,发烧难受,在家自己喝了多种西药,又喝了不少中药。不见好转,就紧急住院了。一查,新冠阳性,乱吃药,引发器官受损严重,功能衰竭。呼吸机都上了,抢救了几天,也没留住,走了。而在农村老家的这位,染上新冠病毒后,也没住院,用自产的白萝卜、鸭梨、红枣、生姜煮了一大锅汤,每天喝上三大碗。五六天后,没事了,又能干农活了。
六
女儿硕士毕业了,在城里也考上工作了,是中学老师。家里有个弟弟,和父母亲在县城里工作居住。弟弟不爱学习,也没考上大学。游手好闲,赌博成瘾,欠下九万块钱赌债。讨债的人,隔三差五到家催要,父母跟着受罪。老俩口无奈,就到城里找女儿拿钱。女儿同女婿一说,女婿反对。说,不能惯这毛病,他赌输了,我们替他还钱。可女儿一心想帮弟弟,非要给拿钱。并且威胁女婿,说,如果你不同意,咱俩就离婚。女婿见反对无效,就真的离开家,再也没有回来。
七
三楼的小两口,动不动爱伴嘴,隔三差五还动手,动静挺大,整个楼道都出名了。楼下的一对夫妇经常去拉架,劝说。人们见了,都说,你看二楼的一对多好,安静安稳。三年过去了,三楼的小两口,依旧打打闹闹,日子风风火火。二楼的一对,却不见出双入对了。一打听,才知道,人家离婚已经两年多了,不爱响动。
八
一位退休老太太,听说金鼎国贸卖商铺,一次性买断,按年息15%的高利息返还。老太太动心了,就背着儿女拿出90万买了一个商铺,也没有房产手续,一张白纸上盖了个唬人的小红章,就算手续了。头三个月是按15%的利息给了。可后来就再也没有音信了,分毫不见了。老太太知道上当了,就哭天喊地,到处告,到处找。找信访,找政府,找纪委,告法院。政府会应对,也能耗时间,法院不给立案。老太太没有办法,逢人便讲,快疯了。
九
一对退了休的老两口,70多岁了,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每天按时按量吃一大把西药片。一天上街,碰上卖保健品的推销商,就聊了起来,开发商听了老俩口的诉说,就跟老俩口说,今天你们赶巧了,正好碰上我们。说以后你们吃我们卖的保健品就可以了,不用再吃那么多的西药片了,而且,吃西药片副作用太大了,对老俩口的身体没好处,不如吃我们卖的保健品。老俩口被推销商给忽悠的动心了。一下子卖了6万元的保健品。这期间,还安排老两口旅游两次,又让老俩口掏钱买了3万元的保健品。经过一年多的折腾,老俩口十多万元被套走了。后来,找朋友和专家咨询,方知上当了。
十
最近,朋友因大腿根疼,行走困难,早晨打的到当地一家大医院就诊。在门诊,专科大夫很热情地接待了他。让他先躺在床上,按了两下腿,就说是典型的股骨头坏死,得住院检查治疗。朋友只能听大夫的话,就一瘸一拐地办理了住院手续。入院第二天,抽血、做心电图、量血压、测体温、做核酸。第三天CT平层扫描胸部、腹部、盆腔。第四天磁共振。输了五天液。就好了,腿不疼不拐了。朋友问主管大夫,是不是股骨头坏死,大夫说,不是。并说,股骨头坏死不可能好的这么快。朋友心想,收住院时,说的可是够严重的,怪吓人的。
十一
现在,商店、超市、饭店都会摆上财神爷供奉。有的门店,在启用或开张前,都要大装修,而且要在店门前四个角,埋下神符,用以避邪祀福,迷信色彩很浓。这不光在民间,在城市也很盛行。有无文化,都在哪里拜神弄巫。这种社会现象,从八十年代开始,可以说,愈演愈烈。疫情三年,啥都不灵。小区周围,有几家租店装修,准备开饭馆的。听说,光装修费就花了五六十万。开张那天,又唱歌,又跳舞。还请大仙跳绳作法,神五神六,可着劲的折腾。结果,开张不到一个月,店面就黑了,关门走人。新冠喜欢人类 ,但不青睐店主。
有人经常看见饭店小老板,怀揣酒瓶,在酗酒。嘴里还念念有词,摇摇晃晃,疯疯癫癫地说着一句话,又赔了。
十二
某位县处级领导干部,小时候跟他一齐长大,一齐上学,一齐参加工作的同乡同学,到年龄了,都已退休五六年了。一日,同乡同学聚会,大家嘘寒问暖,聊的很热闹,也很投机。有的好奇,就问这位身居高位的同乡领导,说你也退休了吧。这位领导说,我还不到,还得几年。后来,这位领导又在工作岗位上,干了六年才到龄退休。同乡同学都纳闷,小时候,一齐玩大,记得都是1950年出生的,一个属相,按道理早该退休了,怎么,到现在才退。后来,一打听,人家档案里有六个年龄。最小的一个是1956年出生的。同乡同学明白了,原来当领导的,年龄可以根据需要随便改。
十三
某单位一名男士,平时爱喝酒。早上吃早餐,也要来贰两。下酒菜,就是几粒花生米,外加一碗刀削面。有一天晚上,朋友请吃饭,好酒好菜。男士一瞧,满桌酒菜,对胃口,就开吃开喝了。酒过三巡,来情绪了,就和几位朋友叫上劲了,划拳赛酒。越划越来劲,越喝兴越浓。两个小时过后,贰斤白酒下肚了。酒席散了,自己一个人摇摇晃晃往家走。本来十分钟的路,走了大半宿。按说早到家门口了,但总觉得不对,就又走开了。来来回回,反复寻找回家的路。快天亮了,也走累了,就顺着感觉走到自家门口。怕出错,没敢敲门,就靠在门墙边睡着了。第二天,老婆早上一推门,吓一跳。仔细一瞧 ,是自家老公。就说,醉鬼,你怎么不进家呢?老公醉眼朦胧地回话道,爷哪知道这是咱家呢。
刘海旺,男,汉族,大专学历,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舍必崖村人。北京华夏永兴文化院会员,中国好诗作家协会会员,《中华作家网》终身签约作家。曾在北京部队服役,历任卫生员、排长、连指导员、师政治部组织干事。作品《正义的呼唤》《端午中国行》《希望》《为新疆高歌》《为祖国高歌》《展望》《致敬祖国军人》《走进北京》《大美中国》在《中华作家网》《中国精英文艺》《世界笔会》发表。

中华作家网、国际文艺网总编:
王伟(微信a13720085131)
副总编:王鑫
常务主编:刘培、刘海兰、云水禅心、孙小玲、浪淘沙、王成
主编:周桃桃、周伟、周晓燕、艾琳、周倩、钟国强、陶美、曾燕、李兴国、王美、吴芸、云上烟、徐力桦、陶静、田心、周振华、李鑫(韩国)、管彤、朱桦、王龙飞、田元庆、田盛龙、郑大伟、戴维斯(英国)、邰鑫宇(新加坡),其他详见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