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一朵最美的你
文/赵小越
我想寻一朵你,在翠微深处,在云雾之上……
——题记
我工作的城市离家有一个小时车程,不远,却也不能日日住在家中。我租了一个单位同事的房子,七十多平,两个卧室朝阳,宽敞明亮。这两日,舅舅从成都回来,使得平日照顾姥姥的母亲能够抽身来我这小住。
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平日以充实为乐。三十而立,这种充实感愈发强烈。一到家,我就忙着备课。母亲也是个闲不住的人,一进屋来不及歇,就开始帮我收拾屋子,在厨房里清理油烟污渍、在卧室里换床单被罩、在衣柜里收罗一些脏衣服或是满屋子扫地拖地等。待我备完课,母亲也收拾好屋子了。她坐下来,把抹布娴熟地叠成块状,放在桌角,细细端详着被她打理过一遍的整洁屋子。
屋子虽敞亮,缺点东西。母亲边看边摇头。
我不解。这间屋子本无可挑剔。
缺点花花草草的点缀。母亲念叨着,她平日喜欢摆弄花木。
工作繁重,我平日不曾有闲情踏足花店,听了母亲所言,我想寻些花来。店里有如花海,寻寻觅觅之中,我发现每个大花束周围都会点缀着些花瓣如豆粒大小、净白如雪的小花,我贴近了仔细瞧着。老板看出我的意趣,在一旁道,这叫满天星,这种花分白色和淡红色两种,远看朦胧得像云雾烟霞一样,所以也叫霞草、六月雪。我一边佩服花店老板这种生意人居然知道这般雅名,一边又替这种小花抱不平,这么浪漫唯美的花怎么可以只做陪衬?
这样搭配最好看。满天星花语就是甘愿做配角。花店老板边修剪着花枝、边淡定从容地说道。
几年前我面临残酷的择业。母亲总是在我最需要人陪伴时关怀照顾着我。考研、考营养师、考事业单位、考心理咨询师等,凡是需要到外地考试,母亲不放心我一个人,都陪着我去,临时把姥姥交给父亲来照顾。早上为我准备早饭,每考完一科就在考场门口等我,然后一起在宾馆旁边找点有营养的饭菜吃。记得考研那一次,考最后一科时,我们中午已经退房了,母亲就在考场门口的台阶上铺了一张报纸坐着等我,一等就是好几个小时。那天风还很大,惹得母亲晚上回家咳嗽不停,但好在我考上了,能稍减轻些内疚感。后来父亲也陪我考过一次试,成绩下来了,榜上无名。父亲开玩笑地说:“以后还是让你妈陪你吧,她陪你准能考上!”
我只要这个满天星,给我包一大束。我对花店老板说着,忽然眼圈有点发红。
我走在回家路上,想着这么多年来,母亲总是那么柔和低调,把自己奉献给这个家,她好似这满天星,甘愿做别人的配角,沁心却不语。
在我上初中时,父亲身体出了状况,不得不在家养病。母亲为了照顾父亲,照顾正在上学的我,辞去了工作。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可父母也知道女儿要富养的道理,从未让我体会到贫穷。在困难时期,我没有听到母亲有一句怨言,她总是像勤恳踏实的老黄牛一样每天照顾父亲,支撑着这个贫穷却温馨的小家,一步一步地平稳走了过来。我还算争气,高中阶段也达到了我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连续三次文科年级第一名,给了她不少欣慰和动力。
上了大学后,也许是母亲担心姥姥的身体,也许是父母为了填补我出门读书的空白,表弟又住进了我家里,一住就是六年。她像母亲般地照顾表弟,洗洗算算,让表弟在爱的环境中成长为很优秀的青年,考上了理想大学。父亲也时刻在做人处事方面教育着表弟,让他懂得为人要正直、有责任心。
姥爷在两年前去世了,姥姥身体又不好,所有的家务活都由母亲大包大揽,每逢舅舅回姥姥家,母亲就都要准备一大桌子菜,有些是必备的,如红烧排骨、拌凉菜、豆角炒肉等,但老家的厨房小,桌子也小,每次坐4个人就满了。母亲总是等大家吃完,她才上桌吃,有时我是最早上桌,却比最晚上桌的母亲吃得还慢。最后当我要刷碗时,母亲总是不用,她说:“自己出去住,什么都得自己一个人,回来了就歇歇吧!”父亲还总对母亲说:“咱家要是没了你,就完了!”是呀,家中有了母亲才像是一个家的样子,才有家的舒适温馨。
我看着这一朵朵生命,眼前仿佛幻化出蓬莱仙境,它们以古木为伞,清风为裳,溪水为餐,就算迟暮,也灵秀婉约,不失仪态。
今年母亲已经五十多岁了,可走起路来仍挺胸抬头、端庄大方,穿起衣服来光彩照人,按姥姥的话讲:“真是天生的衣服架子!”有些衣服连我都可以捡她的穿。她虽然略带自来卷的短发已有青丝,岁月悄悄在她原本白皙透亮的面容上留下了些斑斑点点,但在同龄人里,她长得依旧很年轻。
母亲从来都把她自己放到配角的位置,用无私地行动,默默无闻地表达着她的爱。我也总是习惯了母亲的付出,因为她年复一年从不间断,然而,我却不能忽略。毕业后,我也回到家乡,时常陪伴在她身边,多尽孝道。
在众多繁花中,满天星从来都是其他花朵的点缀,无欲无求,像极了母亲随和的心性。也许,在人人想做玫瑰、百合、水仙、牡丹的时代,满天星是那样地被人忽略。但在被烘托的繁花心中,对于满天星,永远都留存着珍惜和感动。
回到家里,母亲看到我,惊讶地问,你怎么买了一大把满天星回来?
因为这是最美的花呀。我微笑着对母亲说。
作者简介:
赵小越,文学硕士,吉林省白山市作协会员,吉林省作协(2017)青年作家研修班第四届学员,中学语文教师,心理咨询师。散文作品发表于《长白山日报》、《长白山文艺》、《家园文学》等报纸杂志,短篇小说签约榕树下网站,作品多次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