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加工作20多年来,无论是在武钢热轧厂当工人,还是在武钢党委政策研究室、武钢有限公司、武钢集团公司工作期间,我都有一个随身携带的“点子本”。
“点子本”是我专门用于记录工作实践中有感而产生的准备写作的内容和体裁的本子。点子的产生,源于对工作创新的感悟,源于对新闻的敏感性,源于对基层工作和职工思想动态的了解,源于对企业重点工作的认识和把握。点子有新闻报道,有言论,也有工作经验、调查报告及研究论文。
我在下基层调研的过程中,在和车间、班组职工交谈的感受中,在各种会议倾听各级领导的讲话中,在阅读各类报刊资料中,始终凭着一种新闻的敏感性、理论的实践性思索和感悟“好点子”,总是及时记在“点子本”上,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20多年来,凭着这些点子,我先后在全国、省市、武钢公司各类报刊发表了通讯报道、消息1400多篇,其中《武钢工人报》等公司刊物1200多篇;发表言论、卷首语等80多篇;发表经验文章、调查报告及论文130多篇。
最初使用“点子本”,是在武钢热轧厂当天车司机,同时担任车间团支部书记。倒班之余,我十分关注周围新近发生的事、先进的人物,以及对某些事物的评论,将点子认真地记在小本子上,下了班就去采访和写作。
作为“三班倒”的一线工人,按照“点子本”上的内容,居然每年发表30篇以上的消息和评论,有一年达到72篇的最高纪录,成为厂里的骨干通讯员。为此,还在武钢宣传部、武钢工人报社举办的通讯员会议上介绍过抓点子写报道的经验。
在武钢党委政策研究室工作的4年多时间里,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我的“点子本”常常是满满的。如有一次我了解到某厂党委工作报告反复修改、删去相当部分文字的情况,深有感触,当晚写出了《挤掉水分》的言论,立即被《武钢工人报》采用。
在武钢集团公司工会办公室担任调研科长的6年多时间里,“点子本”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时,我除了担负武钢工会的日常调查研究、起草工作报告以及领导讲话稿等文字工作,还负责《武钢工会工作》双月刊、《武钢工会动态》旬刊、《武钢工会信息》周刊的编辑工作。我几乎每周都下基层调查研究,随时感悟需要写作的新“点子”,及时反映武钢工会的动态、基层厂矿的工作创新。其中有些被《武钢工人报》、《中国冶金报》等刊登。如围绕班组成本管理的“点子”,写了一批班组职工创新成本管理的报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写出了《武钢班组成本管理的调查和思考》、《武钢班组成本管理的再思考》,分别被《大众企业管理》等几家刊物转载。我还将文中的思考加以提炼,写入武钢工会的年度工作报告,对下一步深化班组成本管理提出新的思路,内容切合实际,受到领导好评和基层欢迎。
在担任武钢集团工会组织部副部长的5年时间里,“点子本”的重点是关于企业民主管理的内容。据此写出了一系列创新企业职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参与的报道,可以说,这期间武钢重要的民主管理新闻动态及各级工会组织民主管理的创新形式都得到了及时报道和充分反映。
2001年下半年武钢机构改革,我从武钢集团公司工会调到新组建的武钢有限公司工会,担任一部部长,负责群众生产、工会组织、民主管理及宣传工作。为此,我进一步发挥“点子本”的作用,着力感受钢铁主业工会系统的“闪光点”并及时报道,不让身边一件有价值的信息和有特点的创新工作漏掉。每年有50个以上的“点子”发表。仅2003年,在《武钢工人报》等媒体发表消息等文稿64篇,其中《武钢工人报》35篇。为此,公司工会领导给予较高评价。
如在召开公司厂务公开经验交流会、组织厂务公开调研检查的过程中,我将基层深化厂务公开的点子记在本子上,写出了《钢铁公司厂务公开实现六大转变》的经验报道,被《武钢工人报》以1500字的篇幅刊载。我还由此进一步分析研究,站在企业总体的高度,写出了《关于深化厂务公开工作的调查与思考》,被《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通讯》、《武钢党校学报》刊载。
今年来,钢铁公司工会创新劳动竞赛的思路与方法,开展了以重大项目攻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滴油、一块煤、一张纸、一块布”为内容的劳动竞赛。围绕这项活动,我经常和有关同志下厂跟踪竞赛动态,挖掘闪光点,随时将“点子”记下来,在《武钢工人报》先后发表了《钢铁公司工会紧扣“节能降耗、增创效益”主题,加大组织力度,推进劳动竞赛》、《钢铁公司工会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十大项目成效显著》等共5000多字的专题报道,有效地鼓舞了广大职工推进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武钢工人报》还为此发表编者按:钢铁公司工会开展的“节能降耗、增创效益”劳动竞赛活动意义重大,将为实现武钢2004年生产经营目标再立新功。
使用“点子本”,使我不断加深了对新闻报道的敏感性,深刻感受到新闻报道等宣传工作在“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使用“点子本”,使我逐步提高了写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调查研究,我将一些点子深化为课题研究,先后地记在小本子上,下了班就去采访和写作。
作为“三班倒”的一线工人,按照“点子本”上的内容,居然每年发表30篇以上的消息和评论,有一年达到72篇的最高纪录,成为厂里的骨干通讯员。为此,还在武钢宣传部、武钢工人报社举办的通讯员会议上介绍过抓点子写报道的经验。
在武钢党委政策研究室工作的4年多时间里,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我的“点子本”常常是满满的。如有一次我了解到某厂党委工作报告反复修改、删去相当部分文字的情况,深有感触,当晚写出了《挤掉水分》的言论,立即被《武钢工人报》采用。
在武钢集团公司工会办公室担任调研科长的6年多时间里,“点子本”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时,我除了担负武钢工会的日常调查研究、起草工作报告以及领导讲话稿等文字工作,还负责《武钢工会工作》双月刊、《武钢工会动态》旬刊、《武钢工会信息》周刊的编辑工作。我几乎每周都下基层调查研究,随时感悟需要写作的新“点子”,及时反映武钢工会的动态、基层厂矿的工作创新。其中有些被《武钢工人报》、《中国冶金报》等刊登。如围绕班组成本管理的“点子”,写了一批班组职工创新成本管理的报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写出了《武钢班组成本管理的调查和思考》、《武钢班组成本管理的再思考》,分别被《大众企业管理》等几家刊物转载。我还将文中的思考加以提炼,写入武钢工会的年度工作报告,对下一步深化班组成本管理提出新的思路,内容切合实际,受到领导好评和基层欢迎。
在担任武钢集团工会组织部副部长的5年时间里,“点子本”的重点是关于企业民主管理的内容。据此写出了一系列创新企业职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参与的报道,可以说,这期间武钢重要的民主管理新闻动态及各级工会组织民主管理的创新形式都得到了及时报道和充分反映。
2001年下半年武钢机构改革,我从武钢集团公司工会调到新组建的武钢有限公司工会,担任一部部长,负责群众生产、工会组织、民主管理及宣传工作。为此,我进一步发挥“点子本”的作用,着力感受钢铁主业工会系统的“闪光点”并及时报道,不让身边一件有价值的信息和有特点的创新工作漏掉。每年有50个以上的“点子”发表。仅2003年,在《武钢工人报》等媒体发表消息等文稿64篇,其中《武钢工人报》35篇。为此,公司工会领导给予较高评价。
如在召开公司厂务公开经验交流会、组织厂务公开调研检查的过程中,我将基层深化厂务公开的点子记在本子上,写出了《钢铁公司厂务公开实现六大转变》的经验报道,被《武钢工人报》以1500字的篇幅刊载。我还由此进一步分析研究,站在企业总体的高度,写出了《关于深化厂务公开工作的调查与思考》,被《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通讯》、《武钢党校学报》刊载。
今年来,钢铁公司工会创新劳动竞赛的思路与方法,开展了以重大项目攻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滴油、一块煤、一张纸、一块布”为内容的劳动竞赛。围绕这项活动,我经常和有关同志下厂跟踪竞赛动态,挖掘闪光点,随时将“点子”记下来,在《武钢工人报》先后发表了《钢铁公司工会紧扣“节能降耗、增创效益”主题,加大组织力度,推进劳动竞赛》、《钢铁公司工会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十大项目成效显著》等共5000多字的专题报道,有效地鼓舞了广大职工推进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武钢工人报》还为此发表编者按:钢铁公司工会开展的“节能降耗、增创效益”劳动竞赛活动意义重大,将为实现武钢2004年生产经营目标再立新功。
使用“点子本”,使我不断加深了对新闻报道的敏感性,深刻感受到新闻报道等宣传工作在“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使用“点子本”,使我逐步提高了写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调查研究,我将一些点子深化为课题研究,先后写出《武钢推行值班厂长的调查与思考》、《武钢深化职代会制度的实践与思考》、《对武钢推行职工董事、监事制度的调查与思考》等一批有价值的调查报告和论文,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使用“点子本”,使我在工作上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这些点子,不是工作安排,是自我施加的压力。8小时内的工作本来就十分饱满,而且经常要加班加点。完成这些点子的写作,需要大量的业余时间,这就需要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也正是经常性的业余写作,不仅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而且对工作上也有极大的帮助。
使用“点子本”,使自己出了一批调研成果。调查报告和论文10多次获全国、省、市获一、二等奖,20多次获武钢思想政治工作成果奖。2001年获高级政工师职称。今年,被钢铁公司评定为“优秀管理人员”,每月享受800元科技津贴。
以后,我还将继续使用“点子本”,进一步做好宣传报道和课题研究工作。
---此文载《武钢工人报通讯》2004年第3期,2004年7月20日
叶少雄简介
叶少雄,男,大学本科学历,武钢高级政工师,先后在武钢党委政策研究室、武钢有限责任公司、武钢集团工作,曾任湖北省青年自学成才协会副理事长、武钢青研会副会长,在《工人日报》、《中国冶金报》等媒体发表通讯、论文、散文等百万余字。还作为志愿者,担任武汉园博会园长,并主编《我来了,我是园长》一书。
征稿启事
各位作者,我们海内外文学联合会向全世界作者征集稿件。我们分普通稿件,月征文稿件,年征文稿件,新的一年我们将举办世界级文学作品评奖,奖金非常高。欢迎朋友们投稿。投稿地址,加微信snbm5828。加微信时必须告知是投稿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