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样宝贝比较抢手。
不是鱼肉,
不是美酒。
翟恩波国礼子贡茶大上市,
翟卫东国礼书画写春秋。

同是翟家人,
兄弟加朋友。
同时献国礼,
友谊到永久。

翟家祠堂有联为证:
宗祠对联
四言通用
鸿才足尚;高行素传。
——佚名撰翟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翟,四世传《诗》,好《老子》,尤善图纬、天文、历算,策试第一,拜尚书,后出为酒泉太守,击斩叛羌,威名大振。下联典指晋·翟汤,笃行纯素,仁让廉洁,永嘉末寇害相继,闻汤德名,皆不敢犯,乡人赖之。

六言通用
封侯可证骨相;署门以示交情。
——佚名撰翟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说西汉上蔡人翟方进,字子威,少年时成孤儿,在太守府中为小吏,汝南相卜者蔡父说他有“封侯骨”,当靠经术做大官。后到京城,随博士学习《春秋》十余年,以射策甲科为郎,又历官朔方刺史、京兆尹、丞相,封高陵侯。下联典指西汉下邦人翟公,文帝时宫廷尉,整日宾客盈门;罢官后,则门可罗雀;后再任廷尉,又有不少宾客要到他家里去。于是,他用大字署其门道:“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国礼书画家翟卫东,号清荷轩主,1955年生于淄博,大学文化,高级职称,国家学术课题二等奖获得者。中国国礼艺术家,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海内外书画联谊会会员,海峡两岸书画文化交流中心会员,中国企业文化培训师。世界华人艺术家联合会成员,中国山水画创作研究会交流成员,中国书画名家交流协会理事,北京淘艺宝公司艺术顾问,济宁市圣地书画院艺术顾问,红色书画文化艺术馆名誉馆长,曾子书画院名誉院长,圣地书画院院长,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文化顾问。

国礼子贡茶翟恩波,奔九仙山开发人舒平女士而来,在山上建茶场,在炒茶制茶的技艺上更推陈出新,选用楷树树的芽尖为原料,研发出散发蜜香的子贡茶。
子贡茶不用农药不用肥,只是静静的在云雾中吮吸春天的甘露和大山的灵气,因为只采一季,高山茶有了更长的生长周期,来酝酿下一个灿烂,翟恩波更加努力,去学习百家工艺之长,为把子贡茶做的更好,让茶能更完美的诠释内涵。

子贡茶与清荷轩主画:借茶作画,画传茶思
茶与画的结缘,在中国茶文化中有特殊的地位。茶有禅意,茶禅一味,翟卫东借画反映出不少深入浅出的哲理,耐人寻味。可以说,茶画是水墨与茶情茶意的完美结合,细品茶画仿佛能听到那茶水叮咚,嗅到茶雾里的飘香。

卫东书画与恩波子贡茶:相互融合,相互成就
茶书岁友,茶与书画共同具有的清雅、质朴、自然的美学特征,是茶与书画千秋之缘的基础所在。鉴于茶与书画的相通、相融、相映,将品茶的身体行为转化为书画的创作行为,将单纯的感官享受转变成为精神的审美追求,将茶背后的文化作为支撑书画最有力的内涵,卫东书画恩波子贡茶交相辉映。

茶香墨韵,越瓯湘管,茶炉笔床,历来为文人不可或缺,画家又多以写楷树来抒发茶情,也因共姓一个“翟”,二者结合,充满了茶香、梅香、墨香,真个是画尽茶人的洒脱,吐尽文人之胸臆。茶和书画的关系是双向的,茶以书画助兴,书画以茶释怀,相得益彰。

(清风 长鹰/文 曹俊波/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