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像一抹云
文/赵秀玲
那时候学校还设在我们村里,一座三间式的石碶瓦房,配有半亩大的院子,那是孩子们的乐园,我的童年始于此,终于此,我十岁之前的玩伴,朦胧的童年记忆,许多人,许多事就发生在这片土地上。
山中的早晨格外静谧,偶有虫声唧唧,“玲玲,玲玲,上学了……”女孩拖长的嗓音打破山间宁静,接着是一阵急促的蹬蹬声,呼啸而来,一直到我跟前停下,见我正喝着玉米粥,便在门口的石凳上端正的坐下,将她母亲缝的布书包摆在膝盖上,静静地等我吃完早饭。
这便是拴云留给我的最初印象,也是最深刻的。那会我刚上学,而她也在上学,每日早晨我们便相偕去学校。她是隔壁邻居家的女儿,也是我生命中的第一个朋友,比我年长五岁,长得高高瘦瘦,扎着乱糟糟的马尾,细看面颊上布着密密麻麻的雀斑。我上学前班时她正上一年级,我上一年级时她依旧是一年级,我上二年级她便不再上学了,回到家中帮忙做着农活。
我们的缘分应该始于更早,据母亲透露我还在襁褓时,拴云随她母亲来串门,见小娃娃可爱非要抱上一抱,结果连我带她从门外的石阶摔进门里,我家门前砌着好几个石阶,还有一个高高的门槛,这一摔可不得了,摔得我流了许多鼻血,哭得差点缓不过气来,从此家人再不敢让她亲近我。等到我长大一些,因为离得近自然而然我们玩在一起,她年纪比我长,更处处让着我。拴云有一些憨傻,有些非议我曾在背后听见过,年幼的我对此是毫无概念的。
我家养了一头驴,她家喂着一匹马,那会儿还没有耕地机,家家都用牲口犁地,可她家那马性子烈得很,让它耕地,完全不听吆喝,拖着犁和掌犁的人可劲的乱撞,将地左划一道右划一道,为此没少挨鞭子。可偏偏奇怪的是那匹坏脾气的马,和我家的那头倔驴子却能和谐相处,常常挤在一处吃草,几天不见,见面以后闻闻对方相互蹭痒一番,两只脖子交织在一起,相互用牙齿啃着对方,这是它们的交流方式,好像在说:好久不见想念啊!这更促使了我与拴云的友谊,我们常一道放驴放马,它们吃草,我们玩耍,把山坡上一簇一簇的羊胡草编成辫子,看谁编的又快又好,累了找一处石板,躺在阴凉下,看天看云看阳光。我们一起掀蝎子、刨草药、摘野果……她得了一块糖,透明的包装纸裹着,她将糖纸打开,取出长条形的糖块,放进口中用力咬一下,“咯嘣”一声,糖从中间断成两节,一节递给我,一节自己含进嘴里,我们两个唆着糖,笑着。
拴云是个没有存在感的人,上课时老师眼里看不到她的身影,甚至同学都感觉不到她的存在。时光慢慢推移,我认识了新朋友,而她的存在让我几近“乏味”,我在学校从不主动找她,而她却会默默跟在我身后,和别人剔沙包,别人会看我的面子算她一份。对于她智力上的缺陷,我开始有了新的认识,我会在乎别人的看法,故而有些刻意疏远她。每到星期天她会主动来家里找我玩,想当然玩的游戏都是她配合我,我们玩过家家,我是医生,她是病人。我负责问诊、看病、开药以及做手术,她只负责附和;我们跳绳,她负责拽羊胡草,那是编绳子用的,小孩子从不用镰刀割,而是徒手揪,而我负责坐在那里等她送来草,轻松地编成绳子即可,我跳绳她负责摆绳;小小年纪的我已深谙“处世之道”,但她从没抱怨过,我想我是自私的,我是她唯一的朋友,唯我愿与她做朋友,就像高高在上的施舍般,自觉自己无比宽宏。
那匹烈马最终还是买到了屠宰场,因为它太犟了,打不改,主人只能放弃它。而拴云也辍学了,她不能永远上一年级,却也到不了二年级,我们虽住得近,却见得更少了。后来到大队的小学上课,认识的同学更多了,知识也更广了,拴云来我家时,我们已经到了相对无言的地步,不知道说些什么。再过几年他们举家搬迁了,走的那天她母亲来我家告别,眼睛通红依依不舍得离去,离开这片生活大半辈子的地方,他们是不舍的、眷恋的。从此我再也没见过拴云,只偶尔他的父母来一趟老家,也是匆匆来匆匆去。
细细一数,竟快二十年了。望着隔壁那座倾颓的院落,房毁墙坍,满目荒草肆意生长,再不见往日光景,只听父亲喃喃唏嘘:拴云是个可怜的孩子啊!父亲也是听别人转述才知的一些近况,而今拴云的父母俱已亡故,嫁人不淑,那汉子整日喝酒,喝醉便要揍她,不管不顾拖着两条腿从屋里拖到院子,动不动拳打脚踢,娘家的哥哥,却无法顾她几分,他们兄妹是换的亲,嫂子就是大姑子,自己只能生生受着,本来就瘦的她更纤弱了。这些话就像听故事一样,从别人的口中得知,这却实实在在是我儿时的同伴,曾经那样好过也生分过,而今能为她做的只空余感叹!
拴云,就像一抹云,出现在我童年的天空,却又很快消失,留下一片模糊又感伤痕迹……
作者简介:
赵秀玲,女,籍贯河南新乡辉县,现居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南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国交四栋,华中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美术学专业,爱好文学。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