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惟有幽人自来去
文/马月
比起去年,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收到的质疑声稍小。鲍勃•迪伦的歌词自是翘楚,有人嫉而以为不配,大概因为他吸毒的过往,因而不免不屑地说诺奖得主都到戒毒所里去找便是。
让人想起中国的“文人无行”。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中提到的“文人无行”还只是指喜欢玩弄文字的人品格不端。而鲍勃•迪伦文品并无可指摘,不可说玩弄文字,但品性又确有瑕疵。文人无行,大概不能武断地说文品不佳,人品亦恶,还应分而视之。
“文人无行”的“行”自然是指品行,不过若切换读音,理解为“行,道也”之意,便另有意趣。文人无行,则文人无路,不为天地所容。似乎无甚问题,偏偏无行者无路的例子难寻,下笔无道但人生有路的文人倒是有不少。司马相如作为“为王门筝人”的代表,铺采摛文,歌颂太平,哄得皇帝龙颜泛崇光,可笔端无情亦无义,文品难称高格。但当时人岂会觉得自己文品低下,只志得意满地用脂粉铜臭气甚浓的笔开为官之路,走得平顺得很。
孔子的品性自然比司马相如高出数个档次,但真论文品,恐怕也不能说完美。一部《春秋》,摆明了是“为亲者讳,为尊者讳”的粉饰之作,至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句子,也似有愚民的企图。但是,孔子的一生并不真的悲惨到无路可走的地步,他的路,甚至比几千年来大部分文人都要光辉灿烂,在极长的时间里,无人指责其文中思想有“无行”之处。他带动了后世乃至今日无数文人将文学作为政治的喉舌,忠君,颂上,庸德之行,庸言之谨,“八妓九儒十丐”的定位也不尽冤。这些人一边为人嘲讽,一边自视甚高,毕竟他们比起那些“不识时务”的文人,求官求财的路走得宽且顺利。
与之相对的,便也有鲍勃•迪伦那样的有文无人的。这些人的路竟是也不难走,让人难免惶惶然。青衫湿遍的白乐天不痛不痒地逼死关盼盼;著述极多的朱文公号称存天理灭人欲,却诱奸尼姑与儿媳,诬陷良伎;万人敬仰的东坡曾用自己的爱妾春娘换追风白马;康有为娶了数个美妾仍然意犹未尽,嫖娼狎妓赖账逃跑,如此还凭借着变法和文章被称为“康圣人”......有了上品之文,便似乎有了粉饰品格、遮盖罪行的借口,世人亦多赞其才,不知其无行,反而让他们在仕途和文坛上都有路可走。
文人无行却有路,旷世之悲哀。因为不愿折却一身骨,便走众人目光汇集的康庄大道,即使笔下违心,足下寡义。但这样满覆华光的路,真的有走的意义吗?
陈寅恪先生以如椽巨笔扛起最后的暮色,至死未失文品与人品。一生崇尚“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依然要怅叹“自由共道文人笔,最是文人不自由”。自由为高格的下场,常常是为人所嫉恨,走康庄大路的无行文人对此高山雪莲自然恼羞成怒,各方风霜联结,便可封锁先生的路。终究,平生所学供埋骨,晚岁为诗欠砍头;谁望,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这样荒谬的有路与无路让人在失望怨愤的同时难免得出结论,文人无行则有路,文人有行则无路,便做个应和世俗的无行文人罢了。
未知,无行者走的路,旋即塌陷,为世人所忘,有行者看似无路,却自有精神恒途,屐痕深深,天道岂会辜负伟人。一如陈寅恪的两个学生,金应熙记忆力绝佳,学识和才华超绝,却将文才销蚀在各类应时的政治文章中,为陈所弃,而“既痴且坚”的刘节,以六十六岁的老病之躯代替挚爱的恩师陈寅恪去被批斗殴打,人格与文才俱拔俗。陈寅恪所珍的,世人所念的,皆是后者,即使他命途多舛,可是高士自有高士的路,下士看不见而大笑之,而不知是自身无资格踏上崇绝之路。
独行少有人走的路,举步维艰,是以悲凉为底色的大英勇。有行的文人自然不能享受无行的文人独享的恩惠。夏中义先生在《九谒先哲书》中总结过,当你不思依傍权力,则权力所支配的种种恩惠也就不再赐你,而其制控的诸多不便或不幸倒可能如鬼混缠你。混缠又何妨。真正的高格之士,岂会学问好而人格有亏,既有高蹈的人格,便可无怨而坚定地走无路之路。少有人行的路上,留下的屐痕最深,经久不灭,而众人前赴后继的路上,庸者脚印层层叠叠,早已不知其主。
笔立文骨,人不折心,不畏在现实中无路可走,而在崎岖的精神之道上缓行。此路,惟有幽人自来去,不迎嚣尘归来客,才是真正风景绝艳的路。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深层的快乐亦于此路生长。此路恒矣,文脉、国脉亦可期来日。
作者简介:
马月,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二学生,擅散文与古体诗词创作。曾获江苏省“扬子晚报杯”作文大赛一等奖,江苏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诗歌大赛全省总决赛一等奖,江苏省第八届中小学生诗歌大赛作文大赛淮安赛区一等奖,全国第十三届“创新杯”作文大赛一等奖,全国第十四届“创新杯”作文大赛一等奖,江苏省高校校报协会徐州旅游文化征文一等奖,KoKo小小文字生活征文大赛二等奖,全国2017“红顶奖”征文大赛一等奖,获得江苏省“最美中学生”荣誉称号,2016由高中出版个人文集。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