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溪香雪 红叶节 诗文
何志平
一
流溪香雪随风飘
白皑璀璨湖光笑
游客痴迷踏兴趣
梅林摇芳遍野俏
二
梅香拂浪惹蜂鸟
太阳露脸低头瞧
傲空万里无雪景
唯唱流溪花渺袅
三
流溪大湖划山水
仙境变幻岸边追
涟漪欢波跳雪影
丹枫漫舞喜相随

又是梅香飘雪红叶燃烧时
何志平
当你沿着105国道开车往吕田方向,在接近跨越广州流溪河大水库的彩虹桥时,靠左的旁边有一条沿湖绿道,入口处有一牌匾,写着中华梅花第一弄,号称南国报春第一技,历史非常悠久是岭南花届中的经典,也是流溪香雪的绝美的风景之一,虽然是短短几百米的路径,要收取门票三十元(指往年举办梅花红叶节时),但进入去观赏的游客络络不绝,热闹辉煌,这也是我好多年把游山玩水(畅游大水库,爬登五指山)且风雨不改,春夏秋冬包括恶劣天气都照常的每日的功课必经的沿湖栈道领地,而且久而久之,我还发现了大自然隐藏这里的一个秘密,每到傍晚五六点钟左右,会有成千上万只雀鸟从远处近处四面八方飞来聚集靠湖边的那一片竹树林,先是集中吱吱喳喳开会,然后就散开表演节目,一大群一大群鸟儿绕着竹林及山岭飞来飞去,最后在竹林大平台大合唱后栖息睡觉,这千鸟聚集的场面真是壮观,令你震撼。这一片竹林是我认识的当地老乡的,因为竹子买不出去,没有经济效益,只能任其生长,竹林越来越茂密,社会现实有时就是会开玩笑,靠山的不能吃山,靠水的不能吃水。不过,山里人家纯朴自然热情好客,他们夫妻俩其中一个人见到我都会放下农活聊天,并且把在旁边路基菜地种植的刚摘的新鲜时令蔬菜送给我吃。
在这里晚间散步迈步,夜景犹其独特别有一格,不远处流溪彩虹桥灯光加上璀璨的往来的汽车光束倒照湖面留下倩情魔影,形成一朵朵不用化开不用解释不用探途的迷云,或吉或忧或喜或悲,仿佛一切随缘随风随意就好。月色融合山影更是绝色艳彩美丽加分,我手机里就拍下不少特色夜景风光照片。
还有,发现是一种喜悦,2021年11月的一天,我与朋友辉哥带艺术画作响誉世界的岭南油画大师国宝级老画家李金明先生,开车观览完五指山月牙湖之后,回程经过中华梅花第一弄傍边停车细看牌匾,结果李金明教授以他绘画练就的金精火眼,一双锐利的眼睛,发现牌匾挨着江边一侧几棵灌木杂树围住一棵相信要好几个人手拉手都难围住树身的百年大树,而经过有数百次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熟悉的我却走漏了眼,我在这里假设一个令题,也许我们的先人在几百年前在建筑这个牌匾时就一起种下这棵古树,后来人们进去之后只是顾着欣赏梅花而冷落旁边的古树,而古树却毫无怨言,不负苍生众望,数百年如一日沐浴阳光风霜雾雨,长得格外伟岸雄姿高大挺拔。稍提一点李教授的一双画画渗透色彩的眼睛,还有阅人看相的本事,通过表面人脸像可窥测心灵个性,人如性格,有次在李金明的画室里,我随意拿手机里的几个熟人相片,他真是能画龙点睛说出这人的个性一二,如果练就一双雪亮的眼睛,学画画应是最好的选择,我可以拜大师为画师,但是也许这样做,写诗诗都没写好,就分心学作画,只会是吃力不讨好,两头不到岸。昨天我打电话问候李金明大师,他一切很好,而且他从艺六十五周年的画展(一百幅美术作品精品)正在家乡江门美术馆如火如荼地举办。
为什么我啰啰嗦嗦写了以上文字,现时仍是观赏流溪香雪梅花飘秀红叶漫山的最佳时节,而且公园今年为避免疫情人流聚集,放开自由进出观赏,不设门票。
2023年1月6日上午写于家中

何志平,广州从化人。酷爱大自然,常于游山玩水野泳,深山密林,苍鹰伴行,冷暖自乐。热爱写作,坚持每日一诗附文,不知不觉写下了大量诗文。曾在广州文摘报,发表短诗上十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