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互鉴 与冲突》(五十)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到底在哪里?以发展物质文明为先还是以建设精神文明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是以文化建设为中心?以知识教育为主还是以文化教育为主?这一系列问题都会在未来人类文明发展前进的方向中予以明确。当今东西方文化思想正处于真正的前所未有的碰撞之中,两种文化最终较量的结果,没有胜负与高低,只有共赢与共荣,这就是世界未来出现的民族文化大融合。未来的岁月,世界性文化大融合,世界性民族大融合,世界性宗教大融合,世界性制度大融合,将是世界发展的主线。而意识形态没有阶级性!对立性!对抗性,各民族包容共荣与平等互鉴将是人类和平共处长期生存下去的唯一选择。世界不是白人的世界,也不是帝国的世界,而是七十亿全球人的共有世界,全世界精神物质财富应由全球人民共有共享,不分种族、民族、地域都有权去合理享用。由东西方文化融合为主而形成的世界大同思想和大同文化将主宰人类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惠及五大洲四大洋的理论基础。一切原始主义、奴隶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大同主义,凡是按照本民族意志合理存在的部落或社会,都应受到尊重。自原始氏族开始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及社会存在形式都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所有一切优秀文化及制度的共性提升,这将是未来融于一体的大同社会制度,也是共产主义制度,这也是世界大同的前夜。人类的未来需要全球共识的文化价值观,也只有它才能结束人类的文明冲突。而这个大一统的文化思想又必须超越各种意识形态的对立。

当我们踏着宇宙本体的肩膀,走向灵魂深处的时候,我有种一吐为快后的释然之感,思维的动漫似风行云出如履平川。在这个世界上,最难以理解的东西不是灵魂 ,而是灵魂的创造者即宇宙本体。 老子《道德经》曰:“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人类在物质世界中走的越远,我们精神的财富就会越少。也就是说道理都在心中,我们在身外之物中探索的越远,灵魂世界的真理就知道的越少。只要了解了宇宙真相,你就通达了自己 ,反之真正了解了自己之后,你也就通达了宇宙真相,这就像大海与一滴水,每滴水珠都能够折射出大海的全部。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有两样东西支撑着人们孜孜以求,一是坚定的信念,二是探究的理性。信念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主观看法,它偏重于 感情色彩。而穷究事物的内理则需要理性的判断。感性与理性,感情与理智,主观与客观,看似一对矛盾,其实是阴阳的统一。客观探究常常对主观认识产生怀疑,就像靠实验生存的科学对自心而证的宗教产生怀疑一样。将主观的自由心证与客观的实验物证的结合起来,再加上哲学的思维和判断,这将是人类探究宇宙人生奥妙的最佳途径。宗教、哲学、科学三者有机结合又相互印证,这会把人类带入前无古人的理性中。哲学思维的领域,由于宗教心证和科学物证的理性介入,而更加权威与普世。

宗教、哲学、科学三足鼎立于人类文明之中。由宗教到哲学,再由哲学到科学,人类在超越自我中实现着一次次思想跨跃。由于科学的物证能力越来越强,人类的自由心证能力反而在受到科学的怀疑和打压时变得越来越弱。然后几千年来人们通过宗教心证而形成了著作例如《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佛经》、《圣经》等,是现代科学及物证手段都难以企及的。
当前西方文化在宗教、哲学、科学上往往泾渭分明。而古东方文明中一部典籍中往往包罗万象,像《易经》及《道德经》,巨著我们很难说它属哪一类专科。这种文化差异导致了东西方在主观思维和客观实践上的巨大差别。西方的一分为二的二元文化,在立场上非敌即友,在思维上非是即非,严谨化但不灵活,程序化但不深邃,所以西方国家越分越小,术科越分越细。东方的合二为一的阴阳太极文化,没有立场故和谐共荣,思维灵活故见缝扎针,中华民族越合越大,道学文化发达。
宗教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世界,科学追求的是一个物质世界,哲学则将精神与物质结合起来去探究定位宇宙。所以说一个政治家首先是个大哲学家、大宗教家、大科学家,它将宗教的“虚无”与科学的“大有”有机结合从而阴阳和谐,使人们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同步中安身立命,共同发展,这将是人类之最大福祉。

当今世界人文科学越发达,就离自然之道越远。人来源于自然,我们必须依靠自然规律才能长久生存下去。而今,违背自然规律的东西越来越多 ,从生产到生活,从作息到食物,从个人活动到世界活动,从追求到信仰,从人文知识到信息科学,人文对自然的干预结果就是人类本能的自我丧失。人类只有自然感性,自然发展,自然延变,非科学人为的东西越少越好,否则连人类本身也在褪化。

不能否认,当我们大量引进西方的物质性文化时,西方的垃圾文化也充斥着中国文化市场的方方面面。然而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阴阳的转化是同时相互进行的,而不是单方面进行的。千百年来,我们东方古老的中医文化、易经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兵家文化等等,这些曾被十年“文革”冲击的破了“四旧”的文化,却越来越引起世界性关注。西方的生理学家,心理及精神病理学等,通过各种幻术催眠等实验,已经证明了东方文化中关于灵魂 活动以及轮回规律的可靠性。日本国际开放大学波动研究所江本胜博士通过水的实验,证明了矿物也有意识活动,也有灵魂,佛教中的万物皆有其灵,变相地得到了科学验证。宗教、哲学、科学的合一将是大势必趋,只有三者合一,人类才会在物质世界的无限索取中放慢脚步,并等待着与精神同步共振,因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并肩前进,只有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携手同行,人类社会阴阳平衡的体用互补才会相得益彰。


第十八届“三木秉凤”杯网络征文再次开启新程,我们依然期待着天下正能正见正义的文化作品百川归海,我们期待着才子佳人再显风采,共同扛起用文化作品为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增砖添瓦的历史责任!为了使本次活动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征文内容做出部分调整,现将征文事宜公告如下: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5. 戏剧作品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限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八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3年1月1日起至 2023年5月底截稿。
五、征文与评审流程:
1. 主办单位组织成立征文及评审委员会,负责征文与评审。
2. 初选入围作品要求:
(1)文质优秀,思想健康,正能正量,坚决杜绝三俗文化作品入选。
(2)阅读量300以上者可入围三等奖以上等级,阅读量500以上即可入围二等奖、一等奖,特等奖范围。
(3)文章评审以文章质量为主,同时参照文章点击量量、尾评、打赏、阅读反馈等各种综合因素作出评定。
(4)征文的目的是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社会正能正义正道正见之文化作品,坚决拒绝三俗文化作品以及国内外各种负能文化作品列入候选。
(5)涉嫌购买阅读量点击量者,欢迎群众举报,我们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且永远不得参与本平台的赛事!
(6)特等奖由评审委员会以投票形式,从各位主编推荐出点击量高,且质量好的文章中优中选优。征文评审结果将在网络中公示七天!公示内容包括获奖作品序号、作品名称、作者笔名三个部分。
(7)为了鼓励广大作者书写出优秀文化作品,弘道承德,我们特别设立了优秀奖、鼓励奖各二百名,从阅读量未满三百但已满一百的优秀文化作品中择优挑选。
六、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5000元。
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200名:奖金50元。
优秀奖200名:奖金20元。
鼓励奖200名:奖金10元。

投稿主编:希望之梦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能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就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