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里芙蓉寄思情
文/益日文
对自然的好奇或许是人类共同的天性,小时候我对身边的一切东西充满了好奇。譬如见到溪中游动的小鱼小虾,总是激动不已,恨不得都抓了,装进瓶里养起来;春暖花开时见到刚吐芽的柳枝,手头总是痒痒的,折一把,在这插几根,那插几根……结局不是鱼虾死了,就是枝条枯萎了。无心中我“冤杀”了不少生命,现在想来有些于心不忍,挺是愧疚,但那份好奇与童真是弥足珍贵的。踏上茫茫社会,那份好奇和童真被忙碌的工作学习和快节奏生活渐渐磨灭了,但对花草的喜爱一直保留着,花草里我尤其喜欢芙蓉花。每次见到芙蓉花,就不由自主地想起父母和老家。
有一年出差江苏,在宾馆安顿下来之后闲来无事,独自围绕湖漫步游览。湖光山色很是美丽,但细看景色明显带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少了份自然的气息,激不起多少欣赏的热情。正当我失望回转离开之时,看见朵朵白色的、粉红色、红色的芙蓉花,突然从绿树丛中跳出来映入我眼帘。湖旁的芙蓉花色与水影相映成趣,显得潇洒脱俗和妩媚动人,难怪诗人王安石会写出诗句:“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胭脂色未浓。正似美人初醉着,强抬青镜欲妆慵。”秋风吹来,带来了一阵凉爽,也吹来了些许惆怅。这些年,我经常是“少小离家不常回”,家乡渐显陌生。偶尔回家一趟,短暂的几天停留,唤不起多少儿时记忆,家乡的印记逐渐变得模糊,家乡成了熟悉的“客栈”。站在湖旁,迎着凉风,看着熟悉而美丽的芙蓉花,埋藏记忆深处的思绪突然将我拉回千里之外的家乡,原先一些模糊的记忆在此刻突然变得越来越清晰。
记得隔壁家的邻居是在县林场上班,他有个特别的篱笆。与其他人多用枯树枝和带刺的荆棘等东西来做菜园篱笆不同,他喜欢种芙蓉树等开花植物做篱笆,作篱笆的树是活的,篱笆也有了生命。篱笆跟随春夏秋冬的变幻,年年演绎着四季各异的景致,但我最喜欢秋天芙蓉花开时的篱笆。每到深秋,芙蓉树陆续盛开的花朵挂满篱笆,篱笆此时成了一个洁白的花环,像是白云的化身,有着小女孩心灵一般的纯洁。秋风起,天渐渐凉,洁白的花瓣像羞涩的少女,脸庞涂抹了水红色的颜妆,转眼就变了模样。夜幕降临,水红色的花瓣悄悄变成深红色,篱笆穿了红色的嫁装,显得格外娇艳妩媚,是谁家美丽的姑娘要出嫁了?故乡篱笆四季的风景各有韵味,各季不同颜色的彩色篱笆,不但圈住了一年的丰收,绽放一大家子生活在幸福和喜悦,还系满了我童年的美好记忆。
触景生情,让我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赶紧抄起手机给父母去了电话,母亲似乎与我有心灵感应,每次都很快接通电话。在电话里总是有说不尽道不完的话,久久不愿放下电话。前些年,在电话里偶然间与父母聊到那篱笆。父亲说邻居前些年已去世了,儿女陆续搬走了,现在菜园没人种了,篱笆也荒废了。我问芙蓉树还在不在,父亲告诉我用作篱笆的芙蓉树还有,每年还会开花,开的花又大又漂亮,真是有点可惜!听了,我请父亲下次来杭时挖几棵帮我带过来。春天时父亲来了,千里迢迢带来了几棵芙蓉树。我把两棵种在屋前空地,树长得格外茂盛,每年霜降前后繁花似锦,成了小区最亮丽的一片秋景,博得无数眼球和赞美。还有几棵,我将它迁移种到了单位花园里,这些天路过时,发现花陆续开了,花如在家乡时的美丽。
每次见到盛开的芙蓉花,就会想到远在老家的父母,记起美丽的故乡,仿佛我从未远行,好像一切就在身边。芙蓉树带着岁月的记忆穿越千里来到身边,盛开的芙蓉花成了我越来越清晰的家乡记忆。
作者简介:
袁立华,笔名:益日文,男,汉族,江西南昌人,现长住杭州,本科学历,企业报编辑。爱好读书、写作,喜欢音乐、电影、交友,擅长诗词散文和小小说等。2017年参加全国诗歌散文联赛,作品《 和睦之碗》获银奖。常在企业报和全国各大网站发表文章或论文等。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