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神医”于新杰的故事
004、心中生敬佩,促我帮助
在与于新杰大夫交流时,他说的下面几句话给我印象非常深刻。
他说:现在的正规医院,包括正规中医院没有中医了;中医在民间,且随着老中医(生)的离世正在快速消失;中医是哲学。它博大精深,充满了智慧;过去,他不重视宣传。现在,他急于宣传——不是为赚钱,而是为了用自己的医术帮助更多的疾病患者解除痛苦,为了更好地宣传中医理论、中医知识,弘扬中医文化;他不想让儿子考公务员什么的了,而是想让他与自己一起干——起把中医理论、中医知识和中医文化传承下去。
听了于大夫以上的心里话,我对他关于目前我国中医现状的观点非常认同,对他为帮助更多疾病患者解除痛苦的人文情怀非常欣赏,对他弘扬中医文化的远大理想和“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高尚情操非常敬佩。于是,帮助他做点什么的念头油然而生。

高校毕业后,我先后在农村、乡镇、城市学校、地区级以上党委机关、事业和国有企业的单位从事过教育教学、新闻出版管理、新闻报道、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企业宣传文化和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还参加过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函授班学习,从中积累到了不少有关经验知识,特别是营销策划和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知识。此外,几十年来,我还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形式逻辑学、心理学、决策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它们探讨出了如何认识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如何预见问题发展趋势的方式方法。
退休后,我曾想利用以上经验知识再为社会做点贡献,但由于多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
为了充实生活,我开始写文章。在朋友的帮助下,我在“《人民日报》(网)”、“今日头条”、“凤凰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等新闻客户端,开设了《京楠哲思》、《京楠哲解》、《京楠见闻》(现改为《京楠记叙》)专栏,先后发表了许多文章,并被新浪、搜狐、网易、百度等几十家网络媒体转发,产生了一定影响。不少商家见到后,找我帮助搞广告宣传,但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一致,我先后皆退出和拒绝了。
现在,被于新杰大夫感动后,我决定用以上经验知识,无偿地为他实现梦想提供帮助。
根据与于新杰的交流和自己的思考,10月31日清晨,我为于新杰诊所今后发展草拟了一份规划方案。他们父子阅读后很是高兴,并邀我第二天,也就是11月1日下午与他们一起进行讨论研究。
王京楠写于2022年11月1日晨
温馨提示:图片由作者提供。
本期责任编辑:半醉半醒
编辑监制:对影成三人 半醉半醒

作者:王京楠,1961年出生,山东海阳人。1981年高校毕业。先后在城乡的学校、地区以上机关、事业和国有企业的单位从事过教育教学、新闻出版管理、新闻报道、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企业文化宣传和经营管理工作。在新华社(网)《人民日报》(网)《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全国有影响的新闻媒体发表文章数百篇次。编辑出版过我国第一本诚信教育通俗读物—《诚信史话》。开设的《京楠哲思》专栏,受到不少读者关注与好评。爱好读书、思考、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