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清新年开局诗评看中华之五
减字木兰花-强军之路护国卫鼎保和平
文/冯志清
急风骤雨、极不平凡的2022年已谢幕渐渐远去;惊涛骇浪、大有希望的2023年正揭幕徐徐迎来。2023年新征程上,中国前进的步伐更加豪迈!这铿锵之音,是我们祖国母亲的心脏在脉动,是每个中国人的热血在沸腾!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以大无畏的勇气豪情接续奋斗,创造了今天的中国。面向明天,我们要保持这样的拼搏精神,以奋斗创造奇迹,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气神爬坡过坎、攻坚克难;要高举团结的旗帜,凝聚奋进的力量,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以奋发有为的担当实现新业绩。
2023年开局之时,面对依旧不安宁的世界、面对依旧不甘衰退霸权主义百般挑衅,矢志向着中华民族百年振兴再启征程的14亿中华儿女,护国卫鼎保和平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艰巨、都关键!此时此刻,14亿中华儿女没有任何退路,只能披荆斩棘前进!不仅要在党中央的核心领导下,继续保持启程冲关自信智勇精气神、继续凭借国之重器中国制造助远征、继续发挥促和息战大国外交显神威,还更加潜心强军之路护国卫鼎保和平!
岁末年初,回眸强军之路上又一个高光时刻——
2022年夏,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舷号为“18”。
彼时,舷号为“16”的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劈波斩浪,驰骋大洋;舷号为“17”的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正静静停泊码头,待命出航。十年间,人民海军航母进入“三剑客”时代。
强国必须强军,强军必须利器。从15式新型轻型坦克、远程箱式火箭炮、直-20直升机列装部队,到首艘国产航空母舰、075两栖攻击舰、055万吨驱逐舰下水入役;从歼-20飞机、歼-16飞机、歼-10C飞机代次搭配、形成实战能力,到东风-17导弹、东风-26导弹等批量装备……强军十年,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意味着我军现代化建设水平整体跃升。
短时间、高标准、高效益……在这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装备发展之路上,所有闪光点聚焦到一个词汇:高质量发展。为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国家安全需求,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全党全国全军贯彻党中央军委指令:创新突破,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发展动能,确保高质量发展。全军部队以更强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有效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全力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始终致力于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全国全军明了,党中央军委的强军目标,标定了人民军队作为大国军队、强国军队的样子。强军之“强”,是政治、打仗、作风整体重塑“全面的强”,是加快转型发展“跨越的强”,是跟跑、并跑到领跑“赶超的强”。强军胜战能力之“强”,依托于发展质量之“高”。
强军方略既定,实践铺展。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厚积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新时代人民军队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路,人民军队聚焦时代之变、战争之变、科技之变,从跨过今天到赢得明天,正在以发展升级实现建设“质变”。
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路,人民军队聚焦2027、承接2035、放眼2050,正一步一个台阶向更高层级进军。
着眼更长远的未来,布设更宏大的棋局,秉持更先进的理念——一幅更加壮阔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图景,正以恢宏磅礴之势铺展开来。
时间的年轮上,总有一些刻度记录历史的荣光。
时代的坐标系,总有一些方位标注崭新的未来。
2015年9月3日,抗战胜利日大阅兵,受阅装备全部为国产主战装备,84%为首次亮相。
短短两年后,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受阅部队近一半装备是首次亮相。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历经全面重塑后的人民军队光荣受阅,受阅装备40%为首次亮相。
三场大阅兵,丈量出人民军队奋进一流的跨越式步伐,折射出国防和军队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征程。
强军新征程,全军向深化改革要质效,向科技创新要质效,向战略管理要质效,在奋进一流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开启“加速跑”。
高质量发展需要更活跃的“头脑”——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就要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
“点单式”约稿研究、指定研究,“揭榜挂帅”竞争研究,建设数据库、案例库、博弈系统和信息系统平台,不断提高高端智库建设的质量水平和综合影响力……转型重塑的军事科学院,坚持理技融合、研用结合,让军事理论研究根植实践沃土、接受实践检验。
与时俱进创新战争和战略指导,健全新时代军事战略体系,发展先进作战理论……波澜壮阔的军事实践,孕育了军事理论现代化的沃土;百家争鸣的理论探索,构建了现代军事理论体系的瑰丽内容。一项项具有我军特色、符合现代战争规律的先进作战理论成果,运用于作战行动、装备建设、部队训练和院校教育中,形成跨域融合、充分开放、深入实践的军事理论科研新格局,研、训、战的链条融会贯通。
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强健的“筋骨”——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就要加快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
2016年1月11日,新调整组建的军委机关15个职能部门亮相。其中,军委科技委、军委战略规划办公室引人注目。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将总部制改为多部门制,有利于军委机关履行战略谋划和宏观管理职能。组建上述两个部门的考虑,主要是加强国防科技战略管理,加强军队战略规划集中统管,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质量和效益。
推进军事管理革命,是加快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的必答题之一。“强筋健骨”过程中,打造高水平战略威慑和联合作战体系,加强军事力量联合训练、联合保障、联合运用……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军队组织形态的整体性重塑,迈出了构建中国特色军事力量体系的历史性步伐,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
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健硕的“肌肉”——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就要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
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的提升。以机械化为基础、信息化为主导、智能化为方向,在以三代为主体、四代为骨干的装备体系中,一个关键词闪耀在装备发展新格局的方方面面:自主创新。
2022年秋,第十四届中国航展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运-20已配装国产发动机试飞,性能优越。又一国之重器装上“中国心”;精准的中国“北斗导航”已遍布全球。
大国军队的翅膀,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托举。真正的核心关键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靠进口武器装备是靠不住的,走引进仿制的路子是走不远的。
笔者认为,人类社会已站在2023年的开局时点上。时此时此刻,14亿中华儿女比以往任何时都明了,欲实现中华民族的百年振兴,决不可对任何敌视中华的西方霸权主义抱有任何幻想。14亿中华儿女,渴望世界和平,期待五千年中华民族实现百年复兴,必须牢牢锁定自己的基点、目标与信念——强军之路护国卫鼎保和平,狭路相逢,勇者胜!值此,特赋《减字木兰花》为评为纪。
国之卫鼎。
锻造强军常护行。
空海纵横。
万里边疆钢铁城。
和平神圣。
利器坚兵忠勇胜。
锦绣前程。
砺马戈旗再启征。
——2023年1月6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上海诗社行政社长、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