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照元
借米
狗蛋又瞅见他妈妈在向他招手,另一只手捏着个可以抽绳缩口的布袋子。
狗蛋每次看见这个布袋就像看见村里王医生手里拿的针,每次都害怕的掉头就跑。
王医生是狗蛋所在地的村医,这上下五六里地的村民平日里看病都得找他王医生。狗蛋也另外不了,他见王医生就跟见了仇人差不多,心里面特恨,嘴里还嘟嘟囔囔不停的骂他呢!
“狗蛋!狗蛋!”妈妈往外撵着撵着喊狗蛋别跑,“你再跑我准去叫王医生过来。”
“别,妈你别叫!”狗蛋一个急刹车止住了脚步,他苦苦哀求道,“妈,你能不能不让我去借米。”
你这孩子,不知道家里有客人啊!你爸在陪客人说话,我还要准备几个菜。你不去借谁去!
上次你叫我到表奶家借米,她家大表婶张嘴就说没的,弄得我小脸火辣辣的,好难为情。她家小表婶还好,看我在大表婶家没借到,就招手叫我进她的屋,还是小表婶量了两桶借给了我。
你不是借到了吗?快去!我还等着米煮饭呢!等下你回来的时候,还跟上次一样,把米直接拿到厨房来,不能叫客人知道我们家在借米,知道不?
狗蛋点了点头,将布袋捏成一坨掖进后裤腰快步离去,可他刚走出菜园拐角又折回来了。
狗蛋,你咋又回来了呢?你是不是想把你妈气死,你今天要是不把米借回来,看你爸不给你一顿死揍。
妈!我怕我借不到米。为什么我们家老借米呀?
这一问,把狗蛋妈的眼泪给逼出来了,但她赶紧用围兜擦拭,一只手爱抚着狗蛋的头,心疼地说:“等我儿长大了,妈再告诉你。我儿听话,快去借米回来。”
狗蛋不想妈妈流眼泪,更不想妈妈为难,只好硬着头皮去借米了。
狗蛋借米的时日处在六七十年代,那个时候广大农村过得是集体生活,由生产队统一安排农活,施行集体耕种收割,按工分取酬,就是教师也是评工分获取口粮。狗蛋一家因为只有爸爸一人干农活,加上妈妈身体不行不能做重活,下面还有个双胞胎妹妹,吃饭人口多劳动力少,所以粮食根本不够吃。
狗蛋顺从妈妈的意思,第一站就来到小表婶家借米,可是这次小表婶家是铁将军把门,他只好走到表奶家。他不敢说借米,生怕又掉地下了。
狗蛋,你是不是来借米的呀?
我——我——狗蛋正想说出来意,猛然看到大表婶扛把锄头回来了,狗蛋又把到嘴边的借米二字又吞进了肚子。这时表奶家都在烧饭了,狗蛋闻着饭香着急的竟然哭了起来。
“这好好的你怎么哭了?”表奶闻声出来对狗蛋说,“你中午就在我家吃饭好不好?”
表奶,我妈让我来借点米。
你这孩子,借米你怎么不早说啊?带袋子了吗?
“妈,狗蛋他妈二月份借的还没还呢?”大表婶说,“他们也不晓得换个人家借借,好像我们家是他的粮库似的,一没米了就往我们家跑。”
整个村庄表奶家不光粮食充足,就是用钱方面也是最宽裕的,他们家男男女女干起活来都能上手,而且表爷当时是干部,人人羡慕的非农户口,还有两三家虽然家境也还好,可是去他们家借米怎么走都得经过小顺家,他家养了一条恶狗,见人就扑露出怕人的狗牙,狗蛋被它咬过一回,那次吓得魂都飞了。
狗蛋听大表婶说这话,知道自己这次借不到米了赶紧往家里跑。他一路跑一路哭,一张小嘴咕咕咕嘟念着:“真丢脸!脸都丢尽了……”
狗蛋没借到米,也不敢回家,就躲在自家屋后檐沟里。
狗蛋妈!狗蛋妈!
吔,这不是表奶嘛?她怎么来我家了?
狗蛋妈听见有人喊赶紧出来搭话,表奶赶忙打手势让狗蛋妈走到菜园边上来,她俩说了一会话儿就分开了,表奶回家了,狗蛋妈接着烧饭。
狗蛋后来才知道,表奶那次是专门送米来的,还夸他懂事,分得清好坏。
狗蛋长大后特别能吃苦,是干农活的好把式。国家施行责任制以后,狗蛋家的稻田种的肥嘟嘟的。他两个妹妹出嫁以后,粮食每年还有卖的。不过,他家那个借米的布袋却一直挂在狗蛋书桌前。

简介:曾照元,男,六三年出生,系广德市作协理事,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先后发表作品三百多篇,有诗歌、散文和剧本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