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1965年冬季,全县大型水利岁修工程拉开序幕,10多万人在与武汉市汉南区将近接界的地方施工,通海口区一万几千人在工地上住的是用芦苇扎的工棚,用芦材捆成的床铺,吃喝拉撒全在这一片荒滩上。
连绵数公里的工棚,重重叠叠,人声鼎沸,红旗飘飘,看起来熬是威风,好似古战场上的连营扎寨。
天还没大亮,民工们就开始上工地了。指挥部全体人员也都是天不亮就起床,这时炊事员饭已做好了的。燃着马灯,大家蹲在地上,围着一盆大白菜或是烧萝卜吃了起来。天大亮了,就到分工的段面去工作。
指挥部全体工作人员从指挥长起,每天都要和民工搞半天劳动,挖土挑土,任何人都不能借故不参加。检查质量、开会、处理事务、统计报表,统统放在下午半天去做。
(二)
这年冬季晴天较多,工程进展较为顺利,正当工程搞得热火朝天、轰轰烈烈之时,工地上出现“疫情”,而且来势很猛。
患病的民工开始时高烧不退,经检查此病叫做“出血热”,是由野鼠感染的。
因工棚均是搭建在荒芜的芦苇丛中,野鼠成群,据专家讲,这种老鼠黄褐色,脊背上有一条黑线,医学上叫“黑线脊鼠”,它身上带有一种病菌,叫“革螨”,容易感染人体,抓破了的皮肤极易感染。开始好似重感冒,死亡率很高。
几天后,工地上发病数百人,接着发展到一千多人,每天都有人死亡。
工地距离沙湖镇还有三、四十里,沙湖卫生院病床已全部住满,后来把一个大粮食仓库腾出来作临时医院。
县里省里派来了大批医疗队和专家,经过突击治疗,绝大多数病人都转危为安。但全县也死了50多人。
我们通海口区1万多民工病了100多人,死了上十人,如官路公社协伟大队一个村就死了两人在工地上。
除了及时治疗病人,专家建议要抓预防,使用药毒鼠、捕鼠的常规办法之外,动员民工在工棚周围深挖防鼠沟,沟深一米,宽半米,形成隔离带,让野鼠在夜间不能进入工棚。工棚内要喷洒药水消毒,食物要好好保存封藏。
(三)
疫情虽然使工程受到些影响,但工地上仍然是比进度、比质量,你追我赶的劳动竞赛搞得热气腾腾。
几十台大型“东方红”号碾压机,来来往往,机声轰鸣,堤上堤下,人流穿梭,红旗猎猎,一派火热的景象。
农历的腊月中旬,工程已接近尾声,患“出血热”的病号已度过危险期,分散转回各地医院治疗调养。
此时,县里召开第六届人代会,各区区长是各区代表团团长和大会主席团成员。
但大多数区长还在100多里外的水利工地上,分不了身,直到正式开会的前一天,县委才派一辆专车到工地,把这些区长接到县里,并交待凡水利工地上回来的人,每人发一张洗澡票到街上澡堂子里洗个澡换了衣服,才准许进招待所大会安排的房间,据说是怕把工地上的“革螨”带回来了。
叶培元简介: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主编《沔阳公安志》,出版长篇回忆录《沧桑岁月》、《叶培元书画作品集》、《叶培元家书》;曾获“仙桃市劳动模范”、“仙桃市优秀文艺家”等称号。
征稿启事
各位作者,我们海内外文学联合会向全世界作者征集稿件。我们分普通稿件,月征文稿件,年征文稿件,新的一年我们将举办世界级文学作品评奖,奖金非常高。欢迎朋友们投稿。投稿地址,加微信snbm5828。加微信时必须告知是投稿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