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名臣左宗棠
与汉川之渊缘
文‖吴雷
左宗棠(1812年-1885年),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祖籍湖南湘阴。系清朝政治家、军事家,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乃“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著有《楚军营制》《朴存阁农书》《左文襄公全集》等。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
咸丰四年四月,左宗棠应湖南巡抚骆秉章之邀,入佐湖南巡抚幕府,任期长达6年之久。咸丰五年,太平军反攻湖北。湖广总督杨霈未战而败,放弃省城逃到德安。当时名帅胡林翼调任湖北巡抚,率军转战武昌外围,为保卫湖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屏障防护作用。而杨霈却打着“防贼北窜”的旗号,奏调胡林翼移军汉阳以北的汉川,为其避居德安做挡箭牌。由此跟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等湘系人物的战略观点产生了分歧,于是,骆府师爷左宗棠亲自操刀策划了扳倒杨霈的好戏,并与胡、曾等人联合上奏弹劾杨霈,成功地把杨霈拉下马来。这是第一次因为汉川,左宗棠牛刀小试,成功地与胡林翼、曾国藩三个湖南老乡结下了时局共进退的种子。
咸丰九年,永州总兵樊燮京控案发,咸丰皇帝下御旨,以钱宝琛为钦差大臣,南下调查左宗棠。要求钱宝琛会同湖广总督官文,把左宗棠押至武昌,〝若有不法,就地正法!〞左宗棠被迫于当年12月20日以参加京师会试之名离开骆秉章的幕府。赴京途中在襄阳会见道员毛鸿宾,看到胡林翼的亲笔信,知道官文在京城准备加害于他。于是又改变主意从襄阳返回了汉川。然后从汉川至英山,去了胡林翼的军营。
后在曾国藩、胡林翼、郭祟焘、王闿运、高心夔等人的帮助下,重新得到咸丰皇帝的赏识,并在抗击太平军的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很短的时间内从一小小四品幕府升任浙江巡抚。
一代名臣正是从汉川这块福地进发,去到胡林翼的大营而化险为夷,开始逐步登上大清帝国的政治舞台。尔后又创造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的壮举。
【责任编辑 胡采云】



作者简介:
吴雷,男,七零后;始终以一颗求知的心致力于荆楚文化的探索和研究。


